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提升探究

来源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客体主体化的体现,也是对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的应有观照。“获得感”的生成关系到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入脑入心”的效果,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論课的质量。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依赖“预期满足——有效共情——行动反馈”三环节生成。因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关注和满足大学生的预期,在话语表达、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方面增强课堂的有效共情,在实践教学和考评方式方面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获得感;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提升
  “获得感”一词自2015年习近平首次提出后,开始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关注大学生的获得感,是对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的需求的重视,是客体主体化的体现,也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中提出,“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基于此,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从大学生的获得感出发,从教学的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审视,切实探索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提升路径,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论理论课的思想性和亲和力。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
  “获得感”一词可拆分为“获得”与“感”。“获得”指取得、得到(多用于抽象事物);“感”指感觉、情感、感想;“获得感”是人取得实际增益后的主观感受。当“获得感”被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指教育对象对自身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或过程后获得的精神利益及其对该获得内容的积极主观体验。”[1]
  “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提出,则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具化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课程载体。结合学者们对内涵的界定,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指向大学生及教师在课程中因实际获得而产生的积极主观感受。大学生是课程理论知识和课堂体验的最大获益者,教学效果的落脚点也在于大学生能有效地接受教育内容。因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指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互动中获得的积极主观体验,有着不同的内容层次。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容层次
  目前,大部分学者从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出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容进行了层面区分,如包含知识论层面、价值观层面和方法论层面;也有认为包含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三个层面。但结合教学任务与教学过程,大学生的获得感,不仅来源于理论知识的认知增长受益,还来源于受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共鸣,以及形成行为后的反馈。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人们内在的知、情、意、行等诸要素的辩证运动和均衡发展的过程。因而,结合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内容应包含认知、情感、意志和实践四个层次的获得感。
  1.认知层次的获得感
  认知层次的获得感指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真理、观念的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全面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政治观、法治观等理论知识。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更侧重对大学生的理论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理性认知是情感认同和行为转化的基础,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政治素养的提升也离不开对价值、规范、原则、标准等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大学生在课堂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知识论、价值观和方法论等方面的认知增益,学有所得,形成认知层次的获得感,进而促使其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并进一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行为。
  2.情感层次的获得感
  情感层次的获得感是指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所产生的积极情绪和感受。一方面,情感层次的获得感表现为大学生对教育内容产生的正向态度,如理解认知所教授的理论知识与价值观念,且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态度,在面对现实的道德判断时也能自觉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另一方面,情感层次的获得感表现为大学生对教育环境和教师的喜爱感。教学环境的感染,以及教师的人格、语言魅力的吸引,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场所。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关注大学生的真实情感需要,强调师生双向情感交流,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接受性和亲和力。
  3.意志层次的获得感
  意志是理论和价值观内化于心的状态,可以支配人们的行为。“思想品德意志,是人们在实践理想、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地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2]正如恩格斯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3]意志层次的获得感的生成,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是否真正“进头脑”。大学生通过获得认知而产生情感上的认同,此时能够对事件形成相应的态度(如支持或反对),但是当情感获得感上升为意志获得感时,大学生除了能作出正误判断,还能有一定的决心和毅力将之付诸行动。意志为实践行动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了大学生内化于心的意志获得,才能获得其更高的价值认同与文化自信。
  4.实践层次的获得感
  实践层次的获得感,指大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获得转化为行动后得到的积极感受。行为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的外显形式,行为习惯是衡量个体思想品德的重要标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有理论教导与价值引导功能,也要注重实践方面的教育,最后落实到学生能将所学所知所想付诸于现实生活的行动。在教学中,教师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和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围绕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要求,分析社会热点现象并鼓励学生进行良好行为转化,进一步将社会需求转化为个体需求。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包含的实践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践行理论,进而感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身成才发展的价值,形成获得感。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生成逻辑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获得认知、情感、意志和实践层次的实际增益后的主观积极感受。四个层面层层递进、辩证发展,共同促進获得感的生成,包括“预期满足——有效共情——行动反馈”的三个生成环节。
  (一)预期满足
  20世纪60年代,姚斯和伊瑟尔等美学理论家提出“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读者会根据自身的人生经验和审美对文学作品产生期待和预判,打破以作者和文本为中心的文学研究范式,将重点放在读者和文学作品的接受关系上,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关注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的预期需求。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多样的“期待视野”,如“是一门怎么样的课”“能获得什么提升”等。“教学过程的接受程度与教学效果的高低取决于教育者与受教主体‘视野融合’的程度。”[5]当大学生的期待视野与教育者相契合,预期需求得到满足时,获得感得以生成。但当大学生出现消极预期时,如个别大学生从功利角度出发,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专业技能提高及求职无用等,教育者不能任其发展,需正确引导。
  (二)有效共情
  “共情”是人本主义学派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概念,指能体验、感受他人的情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有效共情,依赖于师生间的交流。若师生之间情感冷漠,则会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意识形态性,要使大学生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教育者不能靠单向的灌输和强制学生遵从,而应依靠严谨逻辑和理性思辨深入人心,通过设计恰当的情景唤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从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出发,真心实意地为学生释疑解惑,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到“有情有义”。
  (三)行为反馈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过程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延伸至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实践行为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大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不仅是增长理论知识,还有解决现实难题的能力。个别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考试成绩也较为理想,但实际生活中的某些行为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引导的培养良好道德品质、规范约束个人行为等教学目标相差甚远,没有内化为个人自觉的行为追求,也没有外化为实际的行动表现,若践行得不到正向反馈,亦会影响获得感的最终生成。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现实审视
  结合现实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目前仍存在“供给”与“需求”契合不足、教学中共情引发不足,以及学生行为转化不强等问题。
  (一)教学供给与学生需求的契合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自身的教学内容、目标、要求和任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为大学生输送相应的理论、思想、实践等方面内容。但大学生有各自不同需求和期待,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实效性。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供给与需求的契合仍然存在不足。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备课程”上已有丰富经验,但在“备学生”方面的探索,部分教师仍有待加强。新时代面向的大学生群体是在网络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对现实的关注度高,大学生渴望通过学习掌握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方法恰能满足大学生这一需求。但是一些“重理论传播轻现实分析”的情况使得课堂教学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另一方面,分析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待与需求的工作仍需加强,供需矛盾日渐显现,灌输式教育亟待改革,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主体性发挥不充分,距离感提升,获得感下降。
  (二)教学方式对学生共情的引发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依靠教师阐述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和营造教学环境等教学方式的设置,能有效引导大学生产生共情。若教师忽视大学生情感层次的获得感,这种情感共鸣则难以实现。
  共情引发不足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课堂“抬头率”低。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因自身认识误区导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另一方面,教师的话语表达艺术、教学环节设计的不足也影响课程的共情效果。据全国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价连续三年低于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水平课程设置的评价。”[6]部分课堂教学未能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晦涩难懂。另一方面,教学环节和教学环境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影响共情生成。现实教学中,仍有一些教师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手段,趣味性和生动性不足,教学过程缺乏交流互动,大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激发,难以促进学生内化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更难以外化为行动。
  (三)实践指导与学生行为的转化不强
  “与其他哲学纯粹的抽象思辨不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7]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是让大学生利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等评判和分析现实。然而调查显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吸引大学生兴趣的最主要的两项原因分别是趣味性不够、实践性不强”[8]。此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效果并不乐观,有调查显示:“在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上,45.4%的大学生选择‘积极参加’,33.8%的大学生选择‘被迫参加’,20.8%的大学生选择‘应付了事’;在行为改变上,22.1%的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学习‘促使自己在行动中有很大改变’,38.2%的大学生认为‘促使自己在行动中一点改变’,39.7%的大学生认为‘只是听听而已,行动上没什么变化’。”[9]
  空洞的理论说教既切断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又违背了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当前“一些高校将实践教学简单化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看励志电影’等,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不够”[10]。同时,在考评方式上,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核仍占很大比重,缺少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提升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提升,需综合考虑学生内在需求和教育外在机制,前者是学生接受教学内容的驱动力,后者是获得感生成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关注和满足学生主体的获得需要,同时从教学方式、教育环境、课程考评等方面进行优化创新,以增进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的获得感。
  (一)教学内容关注和满足大学生的多样需要
  “需要是接受主体进行接受活动的内部条件,需要引导和调节接受主体在对象环境中的具体活动,需求意识越强,主体的接受活动越具有内在的驱动力。”[11]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教学内容关注和满足学生的多样需要,是尊重学生主体性、促进客体主体化的表现。教师应在开展教学前深入了解班级学生,包括年级专业特点、學生认识水平高低等,也可以通过“你心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你想通过课程获得什么”等调查,初步掌握大学生的期待和需求。教学内容的挑选和制作,要满足学生成长需要、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等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同时,对于学生的无理要求,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在课程教学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教学效果反馈,为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准备。
  (二)增强大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共情
  要增强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共情,需从提升教师魅力、充实教学内容和营造教学环境的感染力入手,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教学效果。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通过人格魅力与亲和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把握时代话语,将枯燥乏味的理论,转化为学理性与生动性相结合的逻辑阐述。其次,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共情资源”,如以“共同体”理论引导大学生对集体、学校、民族和国家的情感认同;用“青年观”阐释青年责任担当,满足大学生主体地位和自我实现的情感需求;用“中国梦”激发大学生为祖国建设的奋斗激情。同时联系实际,解决大学生的现实问题,找准其情感的触发点和思想的共鸣点,将理性认知与感性触动相结合。最后,在教学方法设计上,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其参与度和主动性,实现从“老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再者,在教育环境的营造上,注重文化熏陶和情感渲染。
  (三)拓展教学的实践场域和考评方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融入到生活与实践,才能满足学生获得感的实践层次需求。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应与学生的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等紧密联系,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开拓校外实践场域,让学生在社区、企业、田间的社会实践与调查中提高实践技能和道德修养,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将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德育实践结合,优化课程结构,使校内实践场域得到拓展。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应把控整个实践流程,不能把实践教学简单理解为“看红色电影”“参观基地活动”等,应注重引导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为。
  注重考核评价方式的科学化,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过讨论发言、社会实践、情景体验等多种形式考察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成效。变知识性评价为行为性评价,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关注行为考察,从知、情、意、行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能更客观地反映学生思想状况。
  参考文献:
  [1]程仕波,熊建生.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J].思想教育研究,2017(07):22-26.
  [2]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28-12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6.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5]张敏.接受美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教育评论,2015(01):101-103.
  [6][8]沈壮海,王晓霞,王丹等.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7)[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502-504.
  [7]房广顺,李鸿凯.以大学生获得感为核心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J].思想理论教育,2018(02):56-61.
  [9]邵雅利.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6):34-36.
  [10]石文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影响因素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8):95-99.
  [11]刘丽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
  责编编辑  晨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引领是贯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学内涵呈现出一种革命精神、家国情怀与价值引领的特点。因此,无论是从类型学还是教育意义的角度,学习红色文学与开展高校思政育人都有着内在关联逻辑。新时代以红色文学为依托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国家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高校筑牢意识形态阵地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等时代机遇,也会面临着现实挑战。以“岭师文传”育人路径新实践
期刊
摘 要:SCL-90量表的抽样分析表明,大部分贫困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极少数新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隐患。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非独生子女,城镇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农村新生。因此,新生资助工作要在资助对象、资助信息等方面提高精准度、特别做好新生的创新教育和心理教育。  关键词:贫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精准资助  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家庭经济困
期刊
摘 要:从国家、学校、学生三个层面分析,开展通识拓展课程是落实国家政策、解决校园文化活动问题、促进高职学生发展的需要。广东A高职学院的通识拓展课程以“德、智、体、美、劳、创”六个方面的素养培养为目标,以通识为内容,以拓展为策略,以课程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而构建的“项目—课程—活动”三级体系。课程实行“校—院—班”三级管理制度,统一教学目标、内容和载体,以特色化品牌、系统化设计、个性化档案、拓展化平
期刊
摘 要:“互联网 +”时代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学生党建对于新时代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然而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高校党建也应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转变工作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拓展党建教育内容,增强党建教育效果,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本文从“互联网+”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机遇、挑战入手,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原则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互联网+”时代高校
期刊
摘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对于提升新时代一流人才培养水平,加快“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暨南大学为例,通过实证研究高校教师立德树人意识水平及政治站位,初步探索“双一流”大学的“三全育人”有效路径,激发党员教师立德树人积极性,强化师德建设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以期建立高校教师党建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机制,从而推动“三全育人”的落地生根和立德树人的开花结果。 
期刊
深挖■的根,速解相關题
期刊
摘 要: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基于“新工科”视野的角度考察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内容、形式和成效。调查发现,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丰富,主要以有偿校外社会实践为主;实践效果显著,如增强学生领导力、塑造崇高理想、提升服务能力等,但是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意义不够明确、活动专业性和思想性不强、形式单一、学校层面公益类实践活动较少等不足影响了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效度评价。因此,可以从
期刊
摘 要:创业素质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方面。当前,大学生缺乏创业信念、高校缺少创业实践基地和对创业课程不够重视等问题,是造成大学生创业素质匮乏的主要原因。因此,需从高校与政府两方面培育大学生创业素质。高校应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营造大学生创业文化氛围、构建创业素质教育运行与保障机制,以培育大学生创业素质,政府应完善创业服务政策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
期刊
摘 要: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数字化工作模式将会在时代发展潮流的推动下,成为高校学生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手段。新时代下的高校学生群体对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事物关注度更高,更易于接受、也更愿意配合新奇有效的工作模式。将数字化工作模式和高校奖助贷工作结合起来,既可以让高校学生群体更加有效地表现自我,表达诉求,严格按照要求配合学校完成奖助贷工作,同时也可以让高校奖助贷工作紧跟学生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坚持“人是生产力主体”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先后提出“人民群众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等重要论断。围绕这些认识,我党先后推出一系列实践策略,如注重社会分配公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发挥教育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强大功能,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