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数学魅力 提升课堂效率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时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有部分学生在努力学习数学的同时,逐渐地厌烦、冷漠数学,随着数学知识的丰富,厌倦的程度也在加剧;还有部分学生在离开学校若干年后,你问他哪些数学知识现在还能派得上用场,他茫然不知如何应答,或是干脆回答:“真不好意思,除了加减乘除,其他的都还给了老师.”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数学课堂形成了固定的形式,导入、新授、想一想、练一练、议一议等,很少有新鲜、灵活的形式.课堂内容枯燥乏味,重复、机械的练习充斥其间,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别提引人入胜了.
  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提升课堂效率,笔者认为从数学文化入手,捕捉数学魅力,体验好玩的数学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一、阶段前初步感受数学魅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其实这是让学生领会数学的“意义”,为他们学数学和用数学提供价值观的基础.观念是行动的依据,为了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在阶段前(如开学初、刚进入初中等)给学生一次数学魅力的洗礼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这是今后收获课堂效率的前提.
  案例1:我们的数学真美
  九月的第一天,七年级的新生开始了他们新阶段的学习,展现在教师面前的可是一张等待你去描绘的白纸,第一笔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经过反复的思考,我把始业教育定格为讲座的形式——“谈谈数学之美”.数学美吗?当这个题目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引起了一时骚乱.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述的:
  1.数学之美,美在它的本身(数字之美、图形之美)
  如数字美:0.618、诗赋歌词中的数字运用等;
  图形美:对称、数学大会的会徽图案等.
  2.数学之美,美在它的逻辑(递进之美、严谨之美)
  从简单分析入手,感受得出结论的那份喜悦.
  3.数学之美,美在它的价值(实用之美、广泛之美)
  身边处处有数学,高科技中数学应用等.
  在各个环节中穿插丰富的图文与趣例,使得学生怀疑的眼光慢慢变得赞叹、愉悦、感触,讲座的幻灯片不知不觉走到了最后一页.
  后记:美是数学魅力的一种表现.全新的数学始业教育一改传统概念教学的严谨“面孔”,对学生在比较宏观的层面上展示数学的特征、作用和力量,作为给初中新生的“见面礼”.尽管没用具体需要落实的知识点,而实际上却营造了轻松愉悦、丰富多彩的数学氛围,为整个中学数学的学习作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二、课堂中再次感知数学的魅力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同时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课堂是实现数学教育目标的“主战场”,是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的大舞台,一切成绩的取得更是离不开课堂教学.结合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与知识点,融入数学魅力,是收获课堂效率的关键.
  1.重视情境创设,增强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更是如此.上课伊始,合理有趣的引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案例2:引人入胜的数学诗
  应用题往往给人一种难而乏味的感觉,如何使学生能饶有兴致地学习呢?在数学七(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课中,我引用了阅读材料中的“丢番图的墓志铭”作为引入:
  过路的人!这儿埋藏着丢番图.请计算下面的题目,便可知道他多少岁时寿终正寝.他的一生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十二分之一是无忧无虑的少年,再过去七分之一的年程,他建立了幸福的家庭.五年后儿子出生,不料儿子只活到父亲一半的年龄,竟先其父四年而终.晚年丧子老人真可怜,悲痛之中度过了风烛残年!请您算一算,丢番图活了多大年龄?
  学生兴致勃勃地加入到朗读、分析的过程之中,看来主动是高效的源泉,一会儿工夫就经历了应用题解答的三部曲,即理解分析——设元列式——检验作答.把方法留了下来,打通了应用之道,把兴趣提了起来,开启了智慧之门,不失为一种恰当的引入.
  后记: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着求知欲望和生命力的个体,他们有能力解决符合他们现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的问题,这样就需要在教学中为他们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不一样的问题情境,给了学生焕然一新的感觉,点燃了学生的求知之火,使得课堂的“温度”节节攀高.
  2.营造文化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早已是人们的共识,融入了古老和先进的数学文化,数学课堂教学会变得更加生气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
  案例3:人类追求π值精确度的旅程
  在数学七(上)“实数”这节课的无理数教学中,我们发现“π”符合无限不循环的特征,属于无理数.此时,在课堂中来这么一段小插曲——π的精确度旅程:
  三国时期,刘徽利用“割圆术”算出3.141024<π<3.142709;
  公元460年,祖冲之求得3.1415926<π<3.1415927;
  17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35位;
  20世纪中叶,英国人贤可土用毕生时间,把π值推进到小数点后527位;
  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用电子计算机将π值算到小数点后150万位;
  1989年,日本人金田康正用计算机花了67小时13分,将π值算到5.3687亿位,若把这些数字排列起来,可达1103公里之遥!
  课堂上的学生发出不断的赞叹声,在加深知识的同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案例4:镶嵌图形中的数学艺术
  在数学七(下)“平移变换”的课堂中,当我们的学生了解了有关平移的性质之后,出示并介绍两幅埃舍尔在镶嵌图形中的数学艺术:骑士平面镶嵌与黑白鸟的镶嵌,如图1.
  
  学生在欣赏中热情高涨,在下个教学环节——自行设计中,显得格外积极与兴奋,有一种想超越埃舍尔的劲头.
  后记:数学的文化背景中包含着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与意志,它是数学魅力的本质,向人们展现了数学的无穷美丽,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开阔了眼界,特有的数学文化教育在使学生们亲近数学的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无形中改变着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启迪着他们的心智,激荡着他们的心灵.
  
  三、作业里体验数学魅力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要让学生在作业中体验数学的应用魅力,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是有价值的,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和认识水平.它是收获课堂效率的保障.
  类型一:撰写数学小日记
  每个学生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有条理地记录下来,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反思,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① 听了讲座之后,可以以“数学真美”为题,谈谈自己的感受;
  ② 学了“图形和变换”之后,可以以“生活中的镶嵌”为题,促使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③ 学了“事件的可能性”之后,可以以“获奖的概率有多大”为题,用数学的眼光来说一说一些商场或超市为促销而设置的抽奖游戏等.
  类型二:制作手工模型
  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聪明的工具.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布置一些动手操作类的作业,体现数学的使用价值.如:
  ① 在“几何图形”这节课的作业中,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七巧板来设计富有生活含义的图形,并加以绘制;
  ② 在“事件的可能性”的章节作业中,可以要求学生自行设制转盘,在某些活动中加以利用,如班会课、班队活动等;
  ③ 在“图形的初步知识”的章节作业中,可以要求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等.
  后记:通过实践,这些课外作业,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余地和思考空间,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操作,极大地深化了课堂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要学生学好数学,提升课堂效益,首先要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要有来自教师的引导和启迪,我们的教师就要充分地给学生展现数学魅力,让我们的课堂在“捕捉魅力”中提升效率,能够使我们的学生甘心情愿地走进数学大门,哪怕是荆棘丛生、道路泥泞.■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意味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全面展开。与《历史教学大纲》不同,历史新课标凸显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历史课堂的教学设计,必须站在学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下面拟对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
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美育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美育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积极情感,主要是一种愉悦身心、和谐自然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巨大的作用.  杨振宁在《美和理论物理》一文中提出物理学具有“物理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但传统的物理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唯智主义教学的影响,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于美育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不注意
鲁迅曾说:“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鲁迅笔下的人物,如茴香豆,嚼起来费劲,但嚼后余味无穷。《祝福》里的祥林嫂,读后令人唏嘘不已。她的经典话语“哎哎,我真傻”,她的悲惨遭遇,扣
2010年即将远去,细数那些留给我们无数感动和美好的电影:无与伦比、开创电影新时代的《阿凡达》;30年后张瑜再度演绎的《庐山恋2010》;才女徐静蕾倾力奉献的职场励志爱情剧《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贯穿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思想,突出以人为本的精神,提高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强调对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主体意识,更加注重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