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反思能力论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反思能力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反思性学习
  反思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近些年来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反思性学习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种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可以通过反思来找出自己学习中的弱点和缺点,及时进行查缺补漏。反思性学习的关键是通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地探究来建立自己对相关问题的解答方式,使得学生对相关的问题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能力,并且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有策略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活动,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新课标”中,“反思”被赋予了较高的重视程度。在新课改中,我们的教育目标向着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和探索性人才出发,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所以说,如何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成为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任务。
  二、学生进行反思的过程以及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1反思的过程
  (1)通过反思发现问题。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之上,关注与教学相关的特定问题,并且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出发,积极地搜索相关的资料。首先要通过自身的反思来发现问题,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并且通过自己收集的资料针对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进行发现和探讨,从而扩充自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
  (2)分析问题。通过反思发现问题之后,就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前一阶段收集的相关资料来分析问题的具体状况,以自己的思想配合搜集的资料,对已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问题的详细分析,进一步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不明白之处,为下一步打下基础。
  (3)假设问题。通过分析,已经找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时就需要对问题进行假设,结合搜集的资料来假设问题的正确性。
  (4)验证假设。验证假设是自己对问题的深化认识,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验证自己假设问题的正确与否,如果遇到特别困难的问题,可以寻求教师或者他人的帮助。
  (5)将探索发现运用到新的学习过程中。当假设被验证之后,学生往往对问题也有了较为深刻地了解和认知,这时学生就已经具备针对问题进行自主意识分析的能力。并且这是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探索而得到的结果,能够更深入更深刻的了解问题,从而完成对问题的深化认识过程,将问题转化成为自身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对相关知识的把握程度。
  2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教学现状
  由于反思教学是近些年来刚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所以在实践中运用的效果并不是太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不注重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并不能较好地利用反思来提高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把握,最终导致学生不能融会贯通相关知识,从而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成绩。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1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因为高中学习任务繁重,学生投入各科之间的精力应该平衡,然而对于那些不善于反思的学生来讲,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会占用学生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学生反思过程的培养,积极地教授给学生反思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了解反思的具体实施过程,才能更好地运用反思这一工具来提升自身对问题的认识。教师还要从自身做起,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反思式教学来加强学生对反思的运用。
  2在解题中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学生的反思能力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解题来锻炼。因为数学课程的学习,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解题来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巩固,而在知识的巩固过程当中,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所以要充分利用解题来锻炼学生的反思能力。数学解题过程同样也是四个部分,了解题目、制订解题计划、实施解题计划、回顾。其中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对问题进行反思,这与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相同。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解题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学习过程的反思,是对相关信息的反馈和控制,通过解题的反思,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反思的效果。
  3在课堂小结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一般都会在课堂小结上对本课时所教授的内容进行总结,这是让学生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机会。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充分的重视课堂小结的设计,通过学生自己的概括和总结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比如设置一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第一,我们这堂课主要讲了什么。第二,对于教师讲授的内容,有什么疑问。第三,对于有疑问的内容,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
  4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发散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并且通过发散性思维来寻找解题思路。因为反思同样需要举一反三,通过反思来寻找自身的不足以及问题的解决办法。所以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通过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四、总 结
  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反思能力的培养通常被教师忽略,因此对于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在实际解题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索能力,让学生在探索和求知中锻炼自己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反思能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不应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应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 基于这一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将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探索“为什么”“怎么办”上. 由于教材中的知识点是以固化的文本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学生难以从中感受到知识产生的过程,所以教师作为学生知识探索
【摘要】 小学阶段的教学是整个学生生涯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更是呼应着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号召.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和开放性思维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也广泛地被利用. 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预设和生成的概念着手围绕着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效率展开自己的认识和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预设;生成;开放性  引 言  在我们中国的古语中就有
如何遵循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改变以往只强调考试的选拔功能,在突出考试诊断功能的同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喜欢考试的同时享受考试,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让考试评价的内容更广泛,更全面,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命题的主体上有所改革,让学生也来参与出题,甚至让家长也参与出题,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丰富试卷内涵.  一、学生参与设计,积极面对考试  历来试卷内容的安排是教
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是在学习行为过程中实现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小学阶段是形成习惯的最佳期。在小学阶段养成了好的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培根说过“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开始,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天性与人固然是客观存在,但是习惯和教育则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习惯在人的性格、情感、意识、思想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明确的
【摘要】 “回头看”是苏州市平江中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数学学科如何进行课内“回头看”和课外“回头看”的阐述,提出了该学科在推进这一项教学改革中的理论依据、具体做法与措施,以及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思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苏州市平江中学校教学改革所带来的效益和给教育工作者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回头看”;自主学习    “回头看”是苏州市平江中学校在“自主、灵动”教育理念下,
【摘要】 传统数学教学过于重视教学内容而忽视教学行为,致使学生学会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而不知为什么学、如何学、学得怎样. 在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下,学生变成了做题的机器,没有自己的思想,更没有反思、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实践;反思;成长    期末复习阶段,老师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题目讲评以后学生都会做了,但隔一段时间再去做,又有很多同学做错. 究其原因,是有的学生在订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向量部分的内容一直都是数学教学的重点,特别是在苏教版的数学教学中,“向量”部分的内容更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为了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在“向量”内容教学中,教学主线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在把握教学主线的基础上,改革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教学发展.  【关键词】向量;教学主线;探索  在苏教版高中数学课程中,“向量”部分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不仅是因为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非常重要,还因
【摘要】 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解决问题,才能最终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文章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初中数学自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教师作为教育前线的第一人,应担当起推行素质教育的重任,在保证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同时,也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
【摘要】 折线统计图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运用迁移规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在练习中,我搜集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相关实例. 让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描述数量变化情况,作出合理地分析、判断和预测,体会到了折线统计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关键词】 统计;折线统计图;增减变化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
教学数感是指个体在实际情境中对书和运算知识的意识,它也是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的自觉性.  它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是学生终身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将会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培养小学生教学数感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乐于甚至是善于自主学习,使学习变成一种享受的过程,而非负担.  一、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一)数感的主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