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考试没商量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遵循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改变以往只强调考试的选拔功能,在突出考试诊断功能的同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喜欢考试的同时享受考试,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让考试评价的内容更广泛,更全面,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命题的主体上有所改革,让学生也来参与出题,甚至让家长也参与出题,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丰富试卷内涵.
  一、学生参与设计,积极面对考试
  历来试卷内容的安排是教师的权利,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自己的经验来设计试卷,学生只有做试卷的义务. 然而,如果教师下放考试内容设计的权力,发动学生共同参与试卷内容的设计,则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可以交流传抄,研究解答方法,而后由教师选出或组合数张编得好的试卷在考试中使用. 当考试的时候,学生一改往日考试时的严肃与紧张,轻松、坦然地接受了考试. 从认识过程上说,出题比解题更为深刻,要求学生整理所学的课程内容,更深入地理解概念,综合性地思考. 另一方面,学生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跃. 传抄、交流本身就是学习,通过这一过程,他们弄懂了以前不懂的东西,思考了以前没想过的问题,思维深刻了,知识面宽了. 尤其是学生想知道教师选中了哪些题目,他们期待着教师选中自己的题目,由此创造一种能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积极态度的考试形式. 有些没有被选中题目的学生说:“今后我要出得更好些. ”有些选中题目的学生说:“下次我要出得更妙一些. ”这就调动了学生深层次的动力,而这种动力又促使他们进一步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二、教师整合设计,丰富试卷内涵
  每次单元教学结束,我除了帮助学生归纳整理知识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每名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体会,设计一、两道题目. 教师再把这些题目进行适当整合,力求在试卷上体现下列要求:
  1.注入暖意,凸显“人文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数学是一种文化,就应该体现人文性,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享受到关爱,感受到愉悦. 传统的数学考卷,语言表达过分严肃、呆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乏味,容易产生压抑、厌烦、恐惧等心理现象. 我们应该把考试当作一种教育学生的机会,注意发挥试卷的教育功能. 课改实验后的试卷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精心构划版面,精心设计插图,比如可创设“照镜子”、“智慧宫”、“大闯关”等栏目,另外还可在试卷旁边写一些提示语,如“考试是特殊的作业,题目一定要看清,书写要端正哦!”“别着急,你能行!”“我是小法官,巧判是与非!”“题目做好了,请别忘了检查!”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测试,真正让测试变成孩子们极富情趣的智慧之旅.
  2.返璞归真,体现“生活性”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植根于生活. ”传统的数学命题为了巩固数学知识,在某一现实问题的原型上经过高度加工而成,因而拉大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造成设计的问题离学生太远,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面对这样的问题感到枯燥乏味,兴趣索然. 因此,我们认为数学命题设计不能局限于现成的书本,应该拓展思路,扩大视野,将一些现实的题材改编成有新意的试题. 如学校举行运动会,运动员的编码设为4位数字,第一位代表年级,如一年级用“1”,二年级用“2”……第二位代表班级,末两位代表学号,那么一年级二班34号的运动员编码是多少?
  3. 因人而异,关注“差异性”
  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 关注并尊重学生的差异,选择和编制适合不同层面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方式和兴趣的试题,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促进每名学生的发展. 因此,命题时既要达到“课标”和“教材”的双基要求,又要找准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合格水平,使多数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但是,用同一张卷子的内容来考查所有的学生,这无疑会使一些后进学生感到非常困难,无法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会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 针对学生的差异,考卷可以按能力层次的要求分A,B,C卷,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考卷,也可以在同一份考卷内把部分题目分A,B,C题让学生选做,还可以设计思考题、附加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4. 引领应用,突出“综合性”
  新课程不仅对教学目标,对教学行为,或是教学评价,都注重整体、综合. 落实在数学学科里,既可以是数学内部的综合,体现数学之间的联系,又可以是数学与其他学科乃至生活实际的综合,体现数学的价值. 如可设计这样的题目:学校有一块长30米、宽10米的长方形空地,现在要在这块空地上建造一个花圃,使种植花草部分的面积正好占整块空地的三分之二,你认为该如何设计花圃的建造方案(请作图表示). 这道题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它融阅读理解、分数含义、面积计算、图案设计为一体,不仅趣味性、应用性、创造性强,还渗透了美的设计理念. 由于每名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他们会对同样的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理解、思考,并作出不同的个性化的解答.
  考试评价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研究. 我们坚信,只要转变考试观念,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机制,定能让学生爱上考试. 那么,我们的考试改革也将会迎来万紫千红满园春!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一门将实际问题高度抽象化的科学。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数学学科的自身体系得到了完善,却使数学逐渐失去了与大众的亲和力。因为亲和力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数学亲和力的回归刻不容缓。  【关键词】亲和力;数学;严密性    亲和力,词典里的解释是“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指“在人与人或人与物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 
【摘要】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状态是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和发现、积极思考和探究.这要求作为老师的我们对数学学习情景的创设不仅体现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也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要充分把握和运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因势利导,重新创设教学情境,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情景;因势利导;线面平行;面面平行;讨论;互动;重设情景;探索;学习  新课程要求,数学教
作为一个高等数学教师,特别是一个常年辅导并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指导老师,能深深地体会到数学建模竞赛论文与一般的数学论文不同,主要表现在它的综合性.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紧密联系实际,针对问题的客观实际特征,有分析、整理综合的过程.它包含题意解读、选择合适的数学工具、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使用恰当的计算方法、严格的论证和推演、明确的结论、结果的实际检验、恰如其分的评估和总结.还要有通俗简洁的语言
【摘要】通过分析十进制中的逻辑运算内涵,从中找到证明的方法,以及存在着怎么样的规律,或者有无可能存在着不足,以及是否有对其作出补充的可能.在例证解析中,通过对有限区间内的偶数、奇数、零偶各自与质数之间存在的关系来发现其中的逻辑内涵.  【关键词】逻辑运算;与;或;非;关系运算  逻辑代数是一门主流科学,不仅仅是从它的作用非凡来证实,也可以经过数学演算来证实.证明解析过程如下:  命题 十进
无论哪门学科,除了领导的重视、各部门的热情服务、制度上的奖惩分明外,在复习策略上的科学布局,是高效复习的保证. 小学数学总复习也是这样,科学布局、高效复习就是要实施“八个一”总复习策略:  一﹑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明确各阶段甚至每一课时的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是师生课堂学习围绕的中心,也是通过学习力求达到的要求. 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详细地科学布局复习内容,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
【摘要】 小学六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一个出口期,做好小学数学总复习工作至关重要,精心组织小学数学总复习工作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数学学力和素养,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基.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复习;巩固;提高  小学六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一个出口期,也算是一个学校的输出窗口. 学生的毕业质量检测成绩不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但它是一个重要参数. 做好小学数学总复习工
【摘要】 思维能力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并不明显,其思维视觉和形象思维更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通过多种途径,让小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关键词】 思维活跃;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角;教学思考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思维仍处于未完全开发的状态,因此,对于一些抽象概念不能清晰理解,但在教学中可通过生活实际,应用形象思维,指导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本质.  一、在“认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联合生活实际,活跃
【摘要】问题引领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对所学的知识由易到难,形成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开拓思维,形成能力.  【关键词】问题引领;数学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主构建学习过程,挖掘学习潜力并发展其良好思维,渗透自主探索、深度学习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高效学习,这是教学的一个新思路.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这种新思路,培养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不应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应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 基于这一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将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探索“为什么”“怎么办”上. 由于教材中的知识点是以固化的文本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学生难以从中感受到知识产生的过程,所以教师作为学生知识探索
【摘要】 小学阶段的教学是整个学生生涯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更是呼应着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号召.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和开放性思维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也广泛地被利用. 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预设和生成的概念着手围绕着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效率展开自己的认识和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预设;生成;开放性  引 言  在我们中国的古语中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