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ddfasfafjdkjfkek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是在学习行为过程中实现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小学阶段是形成习惯的最佳期。在小学阶段养成了好的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培根说过“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开始,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天性与人固然是客观存在,但是习惯和教育则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习惯在人的性格、情感、意识、思想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明确的教学任务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当然,在小学阶段培养学习习惯是各学科共同的教学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哪些学习习惯?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此,谈几点本人的肤浅看法,
  
  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教科书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用书籍,是学生在学校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它有助于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的理解,便于学习、预习、复习和进行作业、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是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因此,要指导学生认真看书,培养看书能力,低年级识字少,但必须让他们知道今天所学的知识在课本哪一页上,可以这样做:先让学生把书翻到第×页,再找出这一页老师所讲的内容,或者让学生说出课本上哪一幅图是老师刚才所讲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说说图上所表示的意思,如可以表示为“先种了3棵树,又种了2棵树,一共种了几棵树?”也可以表示“有3棵大树,2棵小树,一共有几棵树?”这样学生就看懂了两个小集合圈里的物品,用一个大集合圈圈起来,表示用加法计算的意思,到了中高年级,仍要继续训练,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也应有所提高,阅读课本的能力逐步让学生从半独立到独立阅读,
  
  二、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积极思维的表现,获取知识就意味着发现真谛,解答疑问,所以学贵有疑,因此,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很重要的习惯,
  从低年级开始,先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一般来说,低年级还比较敢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由于心理上的原因,怕问,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要耐心询问学生哪里不懂,要以鼓励、诱导、启发等尊重、爱护学生的方法,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切忌责怪,对学有所长的学生,则还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如果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则要设疑,如:学生学习了数的整除以后,对质数、合数、奇数、偶数都已掌握,教师提一个问题:“质数一定是奇数,偶数一定是合数”,这句话错在哪里?“除2以外的质数都是奇数”,这句话对吗?经常训练,学生就会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质疑到会质疑,这对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和提高教学效果,将起很大的作用,
  
  三、要求学生认真书写
  
  在学生的作业中,常常发现抄错题目,如把“12”写成“21”,把“51”写成“15”;草稿纸上的“7”到了本子上就变成了“1”,“0”变成了“6”或“9”,在混合运算中把运算符号写错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学生书写不认真所造成的后果。所以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学生刚入学,首先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对正确握笔方法要具体指导,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提醒学生注意一尺、一拳、一寸,教师在学生做作业时,要巡视指导,随时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握笔姿势,书写数字要注意规范,先让学生在数学练习本上描写。然后在有虚线的练习本上练习写,最后脱离虚线本,在捕线本上要求按规范写,开始时要写得慢一些,尽量不要用橡皮,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可以打两个分数,一是对正误的评分,=是清洁分,如在本子上印上一只小白鸽,比一比谁的分数高,白鸽多,每过一个阶段,就进行表扬,到了中高年级,要防止为了追求速度而忽视对书写的要求,如有些教师要求学生把草稿纸钉成本子,并用笔画成一个一个方块,在每个方块里写上题号,这样既便于教师检查错误的原因,也养成了学生在草稿本上也应该认真书写、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认真书写习惯的培养,要通过各年级教师一起严格要求,全校应有统一要求,统一格式,便于年级之间的衔接,并且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要求学生自觉检查
  
  当前由于独生子女较多,家长对子女的学习都比较关心,不少家长每天都会检查孩子的作业,发现有错,就让孩子改正,家长对子女学习上的关心是必要的,但长此以往,则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对此,教师必须从小注意培养学生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并作为教学要求,如:学生学会了加法,则要求用交换加数位置再做一遍;学会了减法,则要求用加减法的关系进行验算,在乘除法中,先估计一下两个数相乘或相除的积或商约是几位数,然后再用乘除法关系进行验算,在学生的作业中,应该有验算要求,或者要求在草稿本上验算,教师要检查是否认真进行了验算,对坚持自觉检验的学生要加以表扬,在应用题教学中,当求出答案后,应该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总之,要求学生检验,教师要持之以恒,这对养成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是有益的,
  
  五、重要内容主动熟记
  
  小学生记忆特点以机械记忆为主,要充分发挥他们记忆力强的特点,当然,在发挥他们记忆力强的长处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有意义记忆的能力,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效果就更佳,首先,对基本内容要熟记,如九九乘法口诀表;如20以内表内加法、减法;简单的分数、小数互化:常用长度、质量单位的换算等,应熟记到能脱口而出,正确无误,另外,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巧记,如: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这一基本公式,就能知道如何求单价和数量;时间、速度、距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要记住“时间×速度=距离”,就能知道如何求时间和速度,又如,求圆周长,只要记住半径与周长的关系,培养学生对重要内容主动熟记的习惯,将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琐碎繁杂的,但对于学生的一生却是受益无穷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也就可谓学会了学习,学生就能自主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能让学习数学成为一件乐事!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状态是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和发现、积极思考和探究.这要求作为老师的我们对数学学习情景的创设不仅体现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也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要充分把握和运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因势利导,重新创设教学情境,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情景;因势利导;线面平行;面面平行;讨论;互动;重设情景;探索;学习  新课程要求,数学教
作为一个高等数学教师,特别是一个常年辅导并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指导老师,能深深地体会到数学建模竞赛论文与一般的数学论文不同,主要表现在它的综合性.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紧密联系实际,针对问题的客观实际特征,有分析、整理综合的过程.它包含题意解读、选择合适的数学工具、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使用恰当的计算方法、严格的论证和推演、明确的结论、结果的实际检验、恰如其分的评估和总结.还要有通俗简洁的语言
【摘要】通过分析十进制中的逻辑运算内涵,从中找到证明的方法,以及存在着怎么样的规律,或者有无可能存在着不足,以及是否有对其作出补充的可能.在例证解析中,通过对有限区间内的偶数、奇数、零偶各自与质数之间存在的关系来发现其中的逻辑内涵.  【关键词】逻辑运算;与;或;非;关系运算  逻辑代数是一门主流科学,不仅仅是从它的作用非凡来证实,也可以经过数学演算来证实.证明解析过程如下:  命题 十进
无论哪门学科,除了领导的重视、各部门的热情服务、制度上的奖惩分明外,在复习策略上的科学布局,是高效复习的保证. 小学数学总复习也是这样,科学布局、高效复习就是要实施“八个一”总复习策略:  一﹑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明确各阶段甚至每一课时的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是师生课堂学习围绕的中心,也是通过学习力求达到的要求. 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详细地科学布局复习内容,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
【摘要】 小学六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一个出口期,做好小学数学总复习工作至关重要,精心组织小学数学总复习工作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数学学力和素养,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基.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复习;巩固;提高  小学六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一个出口期,也算是一个学校的输出窗口. 学生的毕业质量检测成绩不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但它是一个重要参数. 做好小学数学总复习工
【摘要】 思维能力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并不明显,其思维视觉和形象思维更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通过多种途径,让小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关键词】 思维活跃;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角;教学思考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思维仍处于未完全开发的状态,因此,对于一些抽象概念不能清晰理解,但在教学中可通过生活实际,应用形象思维,指导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本质.  一、在“认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联合生活实际,活跃
【摘要】问题引领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对所学的知识由易到难,形成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开拓思维,形成能力.  【关键词】问题引领;数学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主构建学习过程,挖掘学习潜力并发展其良好思维,渗透自主探索、深度学习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高效学习,这是教学的一个新思路.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这种新思路,培养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不应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应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 基于这一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将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探索“为什么”“怎么办”上. 由于教材中的知识点是以固化的文本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学生难以从中感受到知识产生的过程,所以教师作为学生知识探索
【摘要】 小学阶段的教学是整个学生生涯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更是呼应着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号召.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和开放性思维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也广泛地被利用. 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预设和生成的概念着手围绕着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效率展开自己的认识和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预设;生成;开放性  引 言  在我们中国的古语中就有
如何遵循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改变以往只强调考试的选拔功能,在突出考试诊断功能的同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喜欢考试的同时享受考试,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让考试评价的内容更广泛,更全面,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命题的主体上有所改革,让学生也来参与出题,甚至让家长也参与出题,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丰富试卷内涵.  一、学生参与设计,积极面对考试  历来试卷内容的安排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