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论相关论文
近代中国关于钟嵘所谓“滋味说”的研究愈来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代众多关于“滋味说”的研究中,是否忽视了“滋味说”本身的......
分别介绍了柏拉图、孔子、墨子对于诗歌(文艺)的主要观点。认为三人的诗学观点异中有同,而最主要的共同点在于都承认诗歌(文艺)对人的......
本文对意格的来源和形成、基本内涵以及与意境的关系等进行了初步阐述,认为意格是古代关于诗歌创作主体的一个重要诗学范畴,它与意......
维柯"诗性智慧"的概念所强调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与中国传统诗论有奇妙的契合之处.本文从实际文本出发,探讨维柯<新科学>对朱光......
<正>比兴作为《诗》"六义"中两个重要范畴,与诗言志和"温柔敦厚"的诗教一起被朱自清先生称为我国古代诗论的三个基本理论,而其中尤......
"诗言志"长时间、全方位、多角度影响了我国古代诗论,本文从"诗言志"的内涵出发,展开"诗言志"对我国诗论深远影响的论述,说明"诗言志"是我......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古代诗论应成为高中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称新课......
意境说是古代诗歌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美学范畴。总结古代诗歌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讨其演变规律,对建设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美......
<正> 诗的意境说是我国诗歌创作和欣赏审美经验的结晶和升华,它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它究竟孕育于何时?形成于何时?发展于何时......
【正】 张连第在《古代诗论中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吉林大学学报》82年4期)一文中认为,纵观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发展,大致有......
程千帆先生是我们敬爱的大学老师。1951年秋我们进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程先生是我们的系主任,并且担任我们班基础理论课《......
<正> 意境不是诗人的凭空创造之物,它是生活境界的反映。“社会生活中常有各种不同的方面,各种不同的高度,从而有各种不同的境界。......
从理论上说,文本对理解总是开放的。但一种符合常识、影响深远的权威理解定型之后,文本的开放性就有意无意被遮蔽。再度敞开它,需......
<正> 《诗》序列古之学者必读经传之首,唐柳宗元自述:“本之《诗》以求其恒”,“此吾所以取道之厚也。”中国历来注重对青少年可塑......
<正> 我国号称“诗的国度”,诗歌创作极其发达。在有文字记载的三千余年历史上,曾经产生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六朝古诗......
在中国古代诗论中,从魏晋南北朝迄于清代,在一些重要的诗学著作中,论及诗歌创作思维的特征都指出产生杰作的思维契机是"偶然"的,而......
我国古代的药名诗词是一种很有特点、但少为人论及的诗体。本文在对古代药名诗词创作情况进行摸底的基础上,对融入药名时所运用的修......
<正> 宋人论诗,常好借禅以喻。在以以禅喻诗而著称的《沧浪诗话》那里自不必说,即在为沧浪所严厉叱责且又是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
本文结合姜夔《诗说》,对其“意格”说的形成过程及其偏序、并置和整合状态下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认为:“意格”是古代诗学中一个富......
倘若不拘泥于形式,我们固然可以断言,《论语》中有关《诗经》的论述,可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论(本文取广义,包括词论),而谈到诗歌......
<正> “知人论世”是我国古代诗歌欣赏、评论以至于研究的一种传统的方法,后来又拓展到了整个文学范围之内,而且至今仍为评论界和......
<正> 在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史上,诗论家们对诗歌艺术的内在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逐步建立起富于民族美学特色的诗歌理论;特别是在艺......
<正> 今人在评论或赏析诗歌形象时,最惯用的概念,除了文艺共有的“形象”外,大概便是“意境”了。有的论者注意到我国还有“兴象”......
<正>苏教版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选读》的开卷《致同学》一文中就说到"打开这本教科书,你会发现这是一座溢彩流光的美的殿堂","鉴赏......
空灵美作为中国古代诗作艺境的极致,占有极高的品位。许多诗论家往往拈出一些妙语金言式的象喻和独标一格的范畴对此加以认识,诸如......
<正> 要真正理解中国古代诗论意境说的深刻意义和来龙去脉,必须对它进行美学——哲学——历史学的全方位考察,首先抓住其美学意义......
<正> 读黑格尔《美学》,发现他的抒情诗美学:内容上以“意象”为中心审美范畴,表现上以“显喻”“隐喻”为手段这一基本点,同中国......
【正】 司空图论诗,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韵外之致”说。这一主张为历代论者所反复征引,重诗歌艺术特征者,对......
<正>近几年来,彝族古代文艺理论的发掘出版和研究工作,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翻译、整理和出版了《彝族诗文论》、《论彝诗体例》......
四、意兴之孕育意兴的生发 ,须由心物交感对应 ,从而产生异质同构或同质异构而完成。即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既存在着质虽不同......
<正>我国是诗的王国,意象、意境本身是对诗歌作品的重要审美规定,是中国古代诗论的重要范畴。象、境体悟,这是读懂诗歌无法回避的,......
情理相生浑然天成——简论古代诗论中的情与理门立功“诗缘情而绮靡”,但诗歌的抒情又受理性的制约。情是一种审美激情,理是一种审美......
<正>作为大诗人的苏东坡早已为世所瞩目,而作为一位卓越的诗歌鉴赏家,苏东坡至今还不甚为人注意.因为诗歌创作与诗歌鉴赏虽有密切......
在中国古代诗学中,意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范畴。说它重要,是因为它是组成诗歌意境的微小细胞,是建构诗歌大厦的基本砖石。我们只有......
【正】 清人刘熙载的《艺概》,虽然因以中国古代文论常用的诗话词话体裁来谈文论艺而显得似乎零散,但在另一方面,又须看到,此书“......
<正>自然美,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这一结论是从历代诗人对自然美的刻意追求,历代诗论家对自然美的大力提倡中总结出来的.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