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定位相关论文
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真菌病害,严重威胁小麦产量。虽然化学防治取得一定成效,但是......
水稻有利基因的发掘、遗传分析和分子定位是水稻遗传育种的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以黔农、鬼衣谷等地方品种为材料,通过遗传研究和分......
小麦叶锈病是一种世界性小麦重要病害,严重发生造成小麦40%甚至更高产量损失。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候条件更合适小麦叶锈病......
小麦白粉病是由布氏白粉病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经济、安全、有效......
本文进行了甜瓜DH群体的SSR鉴定,SSR分子标记构建甜瓜分子遗传图谱以及甜瓜蔓枯病和枯萎病抗性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1.以遗传差异......
为明确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材料RB563S和三明显性核不育材料SMDGMS的遗传特性,并最终实现这两个不育基因的克隆,本文对这两个材料分别......
小麦叶锈病,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因其较强的气候适应能力而在世界广泛分布,严重影响世界小麦的稳产高产,也是影......
小麦叶锈病是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小麦重要病害,严重发生造成小麦40%以上的产量损失。近年来由于全球......
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发病范围特别广是一种世界性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严重时可达40%甚至更大。通过生产......
在研究家蚕的性状遗传过程中,在其第18连锁群上先后研究发现了5个突变基因,它们分别为显性短节油蚕(Dominant obese translucent,Obs)、......
从转基因水稻“克螟稻”中获得了一个矮秆突变体。为更好和合理地利用该突变体,对其进行了形态鉴定、遗传分析和理化特性分析。具体......
问号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简称钩体)感染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自然疫源性......
用电击法将带有CAO基因片段的Psp109-E8质粒转入到莱茵衣藻cbnl-48mt+堪因突变株中后,转化子中出现了叶绿素b的恢复性表达,初步验证......
水稻抽穗期决定了品种的地区和季节适应性,是水稻品种选育、改良和推广过程中主要目标性状。千粒重主要决定于谷粒长度、宽度和厚......
家蚕作为鳞翅目昆虫的代表,是至今唯一被人类完全驯化的经济类昆虫,也是遗传学研究的极好的材料。并且家蚕遗传图谱也经历了近百年......
由花青素合成代谢形成的紫色柱头性状在包括长雄野生稻在内的AA基因组野生稻中较为普遍.为研究长雄野生稻中的紫色柱头性状,以具无......
常规粳稻秀水09经过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获得了一个矮秆窄叶突变体dnl1(dwarf and narrow leaf 1),经多代自交性状稳定。dn......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Xa 2 5是从体细胞突变体HX 3中鉴定出的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通过花药培养构建了 0 2 4 2 8(粳稻 )和HX 3(籼稻 )的双单倍体 (D......
有关分子级的表面产物、产物结构及其表面分布的直接信息对于矿物有效分离过程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信息对不同特定用途(如过滤......
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45S的育性转换受光长和温度的互补作用调控。对45S(Oryza sativa L.ssp.indica)/YC169组合的F2、BC1F1和F2......
期刊
利用原核表达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棒状体蛋白(EtRP)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经4次免疫后取脾脏制备免疫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
应用由籼稻组合中156/谷梅2号衍生的304个重组自交系,构建了由177个标记组成、覆盖12条水稻染色体的连锁图谱,定位控制水稻稻瘟病......
用电击法将带有CAO基因片段的Psp109-E8质粒转入到莱茵衣藻cbn1-48mt+基因突变株中后,转化子中出现了叶绿素b的恢复性表达,初步验......
胞外碳酸酐酶是藻类CCM机制和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组分,藻类从高CO2转入低CO2浓度培养时可诱导出胞外碳酸酐酶.应用金标免疫分子定......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对常规粳稻‘秀水09’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了3个黄叶突变体Yl-1,Yl-2和Yl-3,多代自交稳定遗传。突变体与野生型‘秀......
通过EMS诱变恢复系缙恢10号,获得了一个稳定遗传的全生育期黄绿化叶色突变体。其叶绿素总含量稳定在2.01~2.28 mg g-1之间,仅有对照......
叶片形态是理想株型的重要指标之一,叶片适度卷曲有利于理想株型的建成,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重要材料。在EMS诱变籼稻缙恢10号群体......
在水稻品种新稻18中发现了一个多分蘖植株,经过多代自交获得了稳定的多分蘖突变株,突变体ht1在整个生育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分蘖数......
CH5026是携带中间偃麦草抗病基因的渗入系。为了更好地利用CH5026,拓宽小麦抗性育种资源,对其抗条锈性来源和遗传模式进行了分析,......
采用RAPD技术,以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近等基因系Century(分别含有Lx、lx1、lx2、lx3、lx1.3、lx2.3基因)为材料,筛选了520个随机引......
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广占63S的不育基因来源于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其育性转换表现为温敏型,是迄今两系杂交水稻中应用最广泛的......
【目的】研究定位出来源于不同国家的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为棉花三系杂交育种提供恢复系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
检测了Lemont/特青RI群体212个株系的糙米率(BR)、精米率(MR)和整精米率(HR)等3项加工品质性状,利用RFLP连锁图和线性模型的复合区......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相互作用体系是当今植物分子病理学和抗病育种学研究领域的模式体系之一,其中抗病基因的分子定......
为了确定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属特异性OmpL1s抗原膜定位及其自然抗体应答情况和抗体类型,为OmpL1s用于研制通用性钩体基因工程疫......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传播的病毒性病害。近年来,在中国许多水稻种植地区再流行,并成为部分地区......
从普通野生稻/9311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中筛选获得一个含有早抽穗QTL的代换系CSSL13。光温反应特性分析表明:CSSL13早抽穗的特性对......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具有强大的优势,但亚种间杂种的不育性限制了这一优势的利用.开展杂种不育基因的定位工作,对于进一步了解杂种......
发掘水稻有利新基因,丰富水稻的遗传多样性,探索有利新基因的遗传规律、对新基因进行分子定位,为育种利用奠定基础,是国内外水稻遗传育......
利用300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保持系Ⅱ32B,获得了一个黄叶突变体ⅡB11。经与Ⅱ32A回交,育成了一个全生育期带黄叶标记的不育系......
矮泰引-3的矮生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半矮秆基因控制,利用SSR标记将这两个矮秆基因分别定位到第1和第4染色体上.等位性测交的结果......
低温会影响水稻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增强耐冷性已成为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了鉴定和定位水稻耐冷性相关位点,本研究以广陆矮4......
以具有黄色颖壳的亚洲栽培稻品种RD23为轮回亲本与具黑色颖壳的长雄野生稻进行杂交后用RD23回交,获得颖壳颜色有分离的1个BC6F1定......
21世纪,全世界共同的重要话题是"人与自然".在这回眸与展望中,无论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能发出异口同声的呼唤,其背景因素是"人类更加......
稻瘟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水稻粮食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培育和合理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随着水稻(Oryza......
图位克隆是建立在植物分子标记图谱之上的一种基因克隆技术。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精细定位,用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