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坦·弗洛美》相关论文
吕叔湘(1904-1998)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他为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规范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也翻译和编纂过多部英文作......
翻译理论家吉迪恩·图瑞的翻译准则认为:翻译涉及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传统,涉及两种体系的准则,译者在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要求之间做......
《伊坦·弗洛美》是美国女作家伊迪斯·华顿的代表作,是一部公认的最好的悲剧故事。中国迄今已经出现不少汉译文本,其中吕叔湘先生的......
伊迪斯·华顿是活跃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坛的著名女作家,也是首位荣获普利策奖的女作家。其作品描写了大量丧失人格、心......
伊迪丝·华顿(1862-1937),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女作家。她一生著作颇丰。与她以往描写“闲适”阶层生活的作品不同,......
《伊坦·弗洛美》(1911)是美国作家伊迪斯·华顿的中篇小说。1947年,吕叔湘将其译成汉语。吕译一经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学界也对其进行......
《伊坦·弗洛美》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斯·华顿的作品。她的作品语言优雅、流畅、用词审慎、灵活、生动。吕叔湘是中国著名的语言......
世界上的语言都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与汉语分属印欧语系与汉藏语系,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均存在巨大的差异。传统的翻译理论,如:严复的......
伊迪丝·华顿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名女作家之一,其中篇小说《伊坦·弗洛美》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本文运用结构主义中的二......
伊迪丝·华顿是一位伟大的美国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其代表作之一是一个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典范.作为现实主义小说家的代表,华顿......
内容摘要:在小说的叙事表达过程中,文化意象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在《伊坦·弗洛美》这部小说中,作者透过女性所特有的视角来描述了一个男......
在《伊坦·弗洛美》中,伊迪斯·华顿熟练地运用意象的象征意义,成功地营造出一个阴郁、凄凉、与世隔绝的哥特式氛围,运用意象的对......
伊迪丝·华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伊坦·弗洛美》是华顿的第一部描绘下层社会生活和复杂感情世界......
学位
世界上的语言都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与汉语分属印欧语系与汉藏语系,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均存在巨大的差异。传统的翻译理论,如:严......
《伊坦·弗洛美》(1911)是美国作家伊迪斯·华顿的中篇小说。1947年,吕叔湘将其译成汉语。吕译一经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学界也对其......
小说主人公伊坦身陷理想追求与现实责任的囹圄,备受煎熬,然而他最终以死殉情的愿望却未能达成。作者何以安排如此悲惨的结局?小说......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本文旨在通过对《伊坦·弗洛美》中叙事视角的解读,来展现华顿大胆地让第一人称叙述者超越内视角边界,侵入到无限制视角领域,自由......
<正>作者和茨维坦·托多罗夫的结构主义诗学介绍《伊坦·弗洛美》的作者伊迪斯·华顿夫人(Edith Wharton)是美国20世纪初的女作家,......
《纯真年代》(1920)和《伊坦·弗洛美》(1911)是伊迪斯·华顿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两部作品。前者描述的是旧纽约上流社会的生活,后者......
伊迪斯·沃顿是美国内战后五十年最重要的女性作家。她在塑造小说《伊坦.弗洛美》中的两位女主人公时将女性定格为"魔鬼"或者"天使......
伊迪斯·华顿笔下的细娜在许多读者心中留下了阴险丑怪的印象,本文从《伊坦·弗洛美》的叙述策略入手,以新的角度来观照这一人物,......
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美国女小说家伊迪丝·华顿的著名小说《伊坦·弗洛美》中的宿命论色彩进行分析。小......
《伊坦·弗洛美》是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创作的短篇力作。除了其独特的叙述手法外,该小说在情节、场景与人物肖像描写、神秘性......
伊迪丝·华顿于1862年出生在老纽约的名门望族,是20世纪早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重要代表之一。作品《伊坦·弗洛美》和《夏季》一反......
“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最早是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索瓦·德奥博纳(Francoise d’Eaubonne,1920-2005)于1974年首次提出来,用......
伊迪斯·华顿以新英格兰农村为背景的小说《伊坦·弗洛美》的叙事结构是通过人物与束缚他们的环境之间激烈的互动建立起来的。在"......
《欢乐之家》(1905)、《纯真年代》(1920)和《伊坦·弗洛美》(1911)是伊迪斯·华顿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三部作品。前两篇描述的是旧纽......
文学翻译中的美学研究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论题。国内著名学者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导论》中提到:就翻译而言,其审美活动包括了对作品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