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and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课堂上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老师很多,但往往对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不够重视。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熟练掌握合作规则,学会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组织和评价,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合作学习 教学应用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成为初中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老师很多,可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只顾形式好看、气氛活跃,而对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不够重视。要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一、注重合作规则的掌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很高,他们经常不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答案说出来。这样一来,学困生相当于走过场,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时,要求小组讨论这样一道题:有一口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烙三分钟,烙三块饼,最快要几分钟?这样的题目大多数学生是初次接触,要做正确很难。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集思广益,自主尝试,尽可能地想办法,哪怕想出的不是最快的烙饼方法。可有一组里有一位同学课外接触过此类题,于是不等同组其他同学思考,一股脑把他想法陈述出来。虽然小组里的其他同学听懂了,但我认为这样的合作也就不是真正的合作,和老师直接讲授没有区别。长此以往,很多学生的创造性就这样被扼杀了。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统筹安排,各个成员依次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最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最后汇报交流。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学生已掌握了必要的合作规则。
  二、注重学生合作中倾听习惯的培养
  在刚开始采用合作方式学习时,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都具有个人优势,再加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发言比较认真,不容易接纳别人的意见,对于其他同学的发言不重视甚至不屑一顾。如:我在教初一年级的对称图形“找规律”一课时,在一个小组中,一个学生找出了一个规律,这时另外几个学生妄加评判说没有这样的规律,打击了这个学生的积极性。其实那位学生找的规律是存在的,结果被同学否定后,这位学生不再坚持自己原先的想法,这样的合作适得其反。为此,在课堂上应要求学生学会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要听完整,不插嘴;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要点;听后认真思考,作出判断,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这样的要求下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善于倾听他人意见,不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提供给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达到相互启迪、帮助的效果。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尊重别人意见的同时积极思考。
  三、注重学生合作中组织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等技能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也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而组织技能则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技能。组织技能是掌握听、说技能和独立思考的前提,合作讨论的效果、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内的组织者。我在教学中发现如果某个小组长的组织能力较强,那么这个小组的合作就能进行得井井有条。2012年,我教四年级数学,我班有个叫汤某某的女同学,由于她一直担任班长一职,因此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她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事干,分工明确。而有的小组是一人干,别的成员看,合作学习成了组长的独角戏。于是我有意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我是这样做的:指导组织者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组内分工、调节合作的进程或顺序、归纳组内意见等。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注重学生合作中评价能力的培养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适时、适当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合作学习中合理运用评价可以把合作引向深入,取得更好的效果。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对结果等作出的简单评价,还包括学生的情感评价、过程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又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既要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又要对每个学生的情感表现进行评价。但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只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结果对就万事大吉。其实很多时候,虽然结果对了,但在解题时使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对于那些有奇思妙想的回答应给予更高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于是在教学中,我总是大力表扬有奇思妙想的小组和个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范评后,学生的评价观念有很大的改变。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在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通过正确地评价让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得到保护,激发学生发展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
  当然,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提高。
其他文献
在普遍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新课改更应“与时俱进”,让情境教学走进数学课堂,不仅是对数学新课改的一种有益的大胆尝试,更是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自然要求。我结合在情境教学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谈谈自己的见解和做法。  一、重视情感培养,营造创新氛围  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其中,个性在创新活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精髓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数学教师如何依据其所教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笔者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具有创新意识  数学学科的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首先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中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具有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学在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人们对数学教育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而且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我在农村中学任教十一年,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方法作了探讨。  一、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首先,知识无用论,相当一部分学
摘 要: 本文主要从明确数学复习目标,将基础知识作为复习的重点,重视学生自主复习,以及勤加练习四个方面论述了提高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复习教学 有效性 复习目标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复习是高中阶段教学最紧张的时期,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学生的复习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根据教学实际,明确复习目标  在高中复习教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 数学教师应教给学生有效的预习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仅要教会学生通读数学教材,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尝试练习,还要开展课前有效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预习方法 教学效率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教给学生预
作业是教学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但长期以来,由于老师认识上的褊狭及应试的导向,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封闭单调的误区,学生终日陷于“题海”苦不堪言。因此,加强作业改革,赋予作业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在减负的同时还能增效,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在实践过程中,我归纳出以下几种数学作业布置的策略。  一、提高数学作业的有
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教师贯彻自身的教学意图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灵活的教学形式。提问,一能激发学生思维,二能集中学生注意力,三能反馈教学效果。有效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激动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不仅能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反过来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师生间很容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对课堂提问进行恰到好处的艺术设计,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