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批判性和敏捷性

来源 :商情·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starsean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强弱,决定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以逻辑思维为主线。这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数学教材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线,贯穿各个知识点。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是发展学生思维,发展思维不可能脱离教学内容独立进行。因此,我们可以有理由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是教学思维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数学思維的批判性是一种思维品质,它指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估计思维材料、检查思维过程,不盲从、不轻信。思维的批判性来自学生对思维活动各环节、各方面的调整、校正,即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的“调整”“校正”又来自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初中数学思维的批判性,在概括过程中表现为善于精细地分析数学材料,准确选择推理条件;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推理过程,并能及时调整和校正。在推理过程中表现为善于从不同角度、正反两方面去理解概念,区分相近概念;善于区别不同的运算法则、定律、性质及其适用的条件;善于发现并指出理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倾向,排除错误的干扰。在运算过程中表现为解决数学问题时善于排除无关因素的影响;善于进行辩证地思索与分析,自觉检查思维过程,自我控制和调整思维方向,对解答结果能自觉作出估计和检验。在思维理论效果上表现为推断、估计、自学以及对结论与推理过程进行评价的能力较强。
  怎样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思维的批判性?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自由争辩”的学风。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盲目随从,这不利于增强思维的批判性。为克服学生的盲从心理,教师有时可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学生去发现、评价。如教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出示几组数据:①7cm,3cm,2cm;②10cm,4cm,6cm;③8cm,5cm,4cm;④12cm,10cm,7cm;要求学生根据数据画出图形。学生画图后发现,①、②两组数据画不出三角形。这是为什么?教师便引导学生讨论,找原因,从而发现,两条边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另一条边的长度,这样的线段不可能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设计,在审题时即对题目条件的可靠性进行论证,无疑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从而增强了学生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必大于第三边”知识的可信度。在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自我反省”的习惯。由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还不成熟,往往忽视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对自己思维的破绽、错误不易注意。因此,在组织练习的过程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反省自己的思维,自觉地表述思维过程,自觉地加以检验。
  另外,进行多项选择题的训练,也有利于思维批判性的发展。如: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与圆有公共点的直线是该圆的切线。②垂直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该圆的切线。③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该圆的切线。④过圆直径的端点,垂直于此直径的直线是该圆的切线。
  多项选择题和其它类型相比,问题提法改变了,题目虽然不大,涉及内容却很广,有很多的陷井,要想选出正确的答案,必须用批判的态度去思考。
  数学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简缩性和快速性。具有这一思维品质的人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能适应紧急的情况,迅速作出正确判断。在数学学习中,具有这一品质的学生能缩短运算环节和推理过程,“直接”得到结果。克鲁捷茨基的研究表明,推理的缩短取决于概括,“能立即进行概括的学生,也能’立即进行推理的缩短。”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在概括过程中表现为善于快速地概括出数、式、形和数量关系中的数学特征、规律以及相应的解题技巧等。在理解过程中表现为善于迅速地抓住数学问题的实质,熟练地进行等价变换。在运用过程中表现为用压缩了的结构进行数学思维,思路清晰,弯路少。在推理效果上表现为从冗长的分析推理中解脱出来,减少中间环节,简缩数学推理过程和相关的运算系统。
  不仅会解一题,而且会解一类题。适当变换题目的条件、结论、叙述形式,或变换图形,把一道题变成有关的几道题,这种方法既能活跃学生思维,又提高学生审题和解题的能力。如“两圆内切于P点,大圆的弦AD交小圆于点B、C。求证:∠APB=∠CPD“可变换成”两圆内切于点P,大圆的弦AB切小圆于点C,求证:∠APC=∠CPB。再启发学生思考:“上面两题中的两圆相切改为相交又应怎样证出∠APC=∠CPB呢?通过比较,鉴别,进而达到不仅会解一题,而且会解一类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敏捷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又如:把“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什么?”换成“以已知线段为底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的轨迹是什么?”这样做,更有利于训练学生敏捷思维能力。某些问题尽管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但实际上具有相似的结构形式,这就是同构异索问题。教学时可以使形式超脱内容,把不同题材中共同的结构形式分离出来,进一步抽象化、符号化,只研究结构形式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概括程度越高,迁移量也就越大。数学中按照抓基础、促迁移、简结构、大容量的原则来组织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觉地、合理地联想来训练他们思维的敏捷性。联想,即把解决简单问题所采用的手段和所获得的结论,类推到较复杂的情境中,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联想,大都可以看作关系联想。数学概念之间、数学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关系联想是这多种多样联想的反映。联想丰富了,想象也就丰富了,思维的活力增强,思维的敏捷性自然就提高了。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差异对翻译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从文化意象、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典故几个方面探讨文化差异对汉英习翻译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对文化差异的了解是习语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语言的转换只的翻译的表层,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  [关键词]汉英翻译;习语;文化差异    1 引言    1871年,人类学家Edward Tylor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的定义:“所谓文化和文明
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对知识的发现过程,接受过程和创造过程”.然而传统的数学学习活动都是单纯的
在新课标要求下“出活题,考能力”是中考命题的方向。体现数学思想方法、重视数学能力的好题在中考试卷上比比皆是。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广大中学数学教师的极大关注,它使我们认识到“应该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数学思想是指对数学的基本观点,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数学教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变革,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以决策者、组织者和沟通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变成参与数学活动的一分子;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下面谈谈我对转变教学方式的几点体会。    1 激情引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让学生在情境中,能给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活力。新教材以改往日变了新面孔,不仅图文并茂,色彩鲜艳,而
情景,不仅是“一组刺激”,而且是与教学目标相应的,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相结合的一种人为优化的场景,这种有意识创设的、优化了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客观情景,在教师语言的启迪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心理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思其人,不僅促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认知,而且激发学生有情感地主动参与学习。数学教学能在创设情景的氛围中完成,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验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更好的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让师生明确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意义。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有利于帮助和督促学生实现健康目标,促进学校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全面展开体育课程改革,朝着以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教学方向转化。我们对崇左市2007年入校的高一部分新生进行统一内容、统一时间的测试,注意收集有效数据,并根据国家设计对照评分和统计,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设计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小,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推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知道、认识、了解,更要在感受、体会、体验、理解中学会把握、估计、解决、处理、交流。让学生领略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探究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
学习目标: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同类项。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初步體会数学中分类思想和整体思想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要]文章就初中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的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活跃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思维对数学而言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数学活动中,思维是人脑与数学对象的相互作用,是借助数学语言与其它形式,以抽象概括为基础,对客观事物的数学模型进行间接概括的反应。而初中生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易于接受,对于抽象的事物难以理解,因而初中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初中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