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浸润在文本间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emo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受性阅读”作为新的阅读方法,与以理性分析为主的阅读方式相对应,更重视学生对语言的整体把握和感受。本文从感受性阅读教学的内涵、实施策略、读教学价值三方面阐述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感受性阅读教学 实施策略 教学价值
  感受性阅读是使学生从“鉴赏者”的阅读思维转变为积极构建“解读者”阅读思维的方式。它纠正的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中重认知、轻情感,重分析、轻内化,重评判、轻构建的阅读倾向,强调的是阅读感受和体验。新课标中,每阶段的年段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中都强调重视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
  一、感受性阅读教学的内涵
  1. 感受丰富的语言。
  感受性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通过文字去感受自然的奥妙、人间的真情、生活的美好。语言文字中包含了很多感情,有幽默,有睿智,有淡薄,有激昂,有华丽、有庄重……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语言表达十分丰富,以多种修辞手法融合作者的写作需求,呈现出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如《安塞腰鼓》中,当作者用气势恢宏、节奏明快的语言将壮阔、豪迈、火烈的安塞腰鼓呈现给读者,给人强烈的震撼之后,结尾处却出奇寂静。鼓声停止之后,为什么会对世界感到陌生?耳畔怎么会有渺远的鸡啼的声音?作者写得十分含蓄。这是热情释放后的冷静,也是一种理智。这样的结尾意味深长,与前文相对照,更加突出了安塞腰鼓的壮阔和激烈,给人鼓舞和力量。通过这些文字的张弛,我们感受到了安塞腰鼓这一意象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联。
  2. 感受美好的情趣。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应使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课堂里有了情感的浪花,师生就会精神振奋,形成独特的感受。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蕴含了美好的情趣。如《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与作者相濡以沫,她的剪纸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文中字里行间洋溢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流露出对姥姥的深情思念。这些范文,凝结了作家感情和心血。感受文本的情感,教师就应将把精力集中在情感上,通过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艺术境界,感受美好的情趣。
  二、感受性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读:进入角色,感受体会。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通过形象、色彩和声音进行思维的。”儿童对语言的掌握更多是凭直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充分重视朗读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文章的内容、情感、意境等。在写人的文章中,主要人物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对人物的理解不能用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感悟,只有让学生深入作品感受形象,对人物的理解才深入实在,才能把握人物的精神实质。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蔺相如和廉颇,通过他们的表演,帮助把握人物的性格和灵魂。进入角色能使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受更加丰满,更具有立体感,也能使学生积蓄的情感获得宣泄。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感受性阅读教学,会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个性。
  2.品:揣摩词句,体会表达。
  作者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精准生动的词句,个性的语言,适当的修辞,成就了美的语言,流露出真实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揣摩,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揭示潜在的话语,深切的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世界,获得对文本的深刻感受。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第一段时,我问学生“责怪”是什么意思。他们回答是“责备”和“埋怨”。我又追问课文为什么不用“责备”和“埋怨”。通过比较发现,“责备”话太重而“埋怨”又不够重。经过这样的辨析,学生就对“责怪”“责备”“埋怨”三个词语有了更清晰、准确的认知,这种感受、辨析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语感的进步。
  3.思:联系实际,唤起经验。
  学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才能对语言文字有正确丰富的理解。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去品味作品中的语言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来感受不同的思想情感。《山谷中的谜底》中,我这样提问:读到这里,你们是不是想起了一些故事?学生们就想起了《卧薪尝胆》中越王勾践夫妇忍辱负重做吴王夫差的奴仆,后来又东山再起的故事。所以作者说:“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个教学片段,让学生通过头脑中已有的形象事例来与新学习的内容产生共鸣,理解“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的含义。
  三、 感受性阅读教学的价值
  1.激发语言灵性的产生。
  人与生俱来就有潜在的语言灵性,但语言的发展不是自发的,而是需要外界因素的刺激。感受性阅读教学可以为孩子语言能力的成长提供有利环境,使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生长。低年段的儿童诗韵律感强,孩子们很快将它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甚至可以创造出新的儿歌。中高年段那些有趣的励志故事,表现了孩子的情感和愿望,所以孩子们很喜爱阅读,又能接受其中的教育和引导。在不同年级安排符合年龄段特点的课文,通过感受性阅读的实践,可以不断激发孩子们的语言灵性。
  2.促进健全人格的行成。
  在培養健全的人格方面,语文教育承载着重要使命。感受性阅读教学就是在帮助孩子建构自己的心智的基础上,为健全的人格的发展打下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每篇文章都经过了专家的精挑细选,人文因素贯穿始终。教材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体现了人文性的内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不知不觉地接受人文精神的陶冶。让孩子们通过文字与作者产生共鸣,使孩子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加智慧,更好地成长。
其他文献
“文章不厌百回改。” 习作教学中,十分强调对作文的修改。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修改这一环节总是由教师一手包办,小到错字标点,大到主题结构,一一精批细改,批改作文成了语文教师最繁重的工作。可是,大部分学生拿到作文本后,只是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教师的辛苦工作,却没有换来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改变教师费时多,学生收效少的状况呢?如何把修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修
期刊
初识杨德铸,便发觉他是一位爱书之人。因其微信朋友圈的封面是一架满满的书籍,书香四溢。今年10月,在江苏省第三届“书香校园建设”小学校长峰会上,杨德铸荣获了2016-2017学年度全省小学“书香人物”提名奖。值此契机,我们见到了杨主任,并得以聆听了他的阅读成长之路。  杨德铸出生在苏北农村,家境贫寒,但是自幼喜欢读书,并凭借深厚的文学积累,以百分之一的几率考上了师范,后来顺理成章地当上了语文教师。2
期刊
【摘要】将学校内的各种课程及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是当前校本课程研究的一个亮点,而学校文化在课程整合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开发与整合基于学校文化的课程资源,可以使现有课程结构更加均衡,获得较强的综合性和选择性。同时,再创造性地实施整合后的课程,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以改进,其各种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关键词】学校文化 课程资源 课程整合  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
期刊
永宁路实验学校坐落于中国著名的书画之乡——江苏省滨海县,地处蓬勃发展中的新城区,邻接以诗性名天下的西湖。承载着县委县政府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提升新城区域教育质量”的期盼,自2010年办学伊始,永宁实小就本着高起点高定位的要求制定了个性化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文化立校,书香育人”的宗旨,以“经典诵读,诗文读创”活动为抓手,大力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氛围,引领全校师生着力构建“
期刊
【摘要】对于儿歌,虽然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未作明确的教学要求,但教师可以根据儿歌特点把它作为汉语拼音教学的辅助材料,并根据教学需要自编儿歌,分类施教,挖掘儿歌的多样功能。  【关键词】儿歌 拼音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部分,在大量的插图中隐藏着短小有趣的儿歌。有引出拼音字母的“语境歌”,有识记声母、韵母音形的“发音歌”,还有关于标调方法、书写规则、拼读规则等儿歌。教师要在平时的
期刊
曾国藩关于读书有一句精辟的言论:“大抵看书与读书,须划分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读书宜精宜熟。”我于2008年前后参加了教育理论读书班,算是真正开始“读书”,而不仅仅是“看书”了。  我最初阅读的是三本教育理论书籍:《给教师的建议》《教学理论》《静悄悄的革命》。对这三本书,我更在意的是有深度的浸入,并付诸实践,与当下、与自我、与教学现场发生积极联系。从此,我开始享受到了“教师的专业阅读”。  苏霍姆
期刊
教学内容:《青铜葵花》第九章(大草垛)  目标设定:  1.学习体会“置若罔闻”、“无动于衷”等成语的意思及在具体语境下的表达作用。  2.熟读小说结尾部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隽永,诗意醇浓。  3.感受青铜的执着,对葵花的深厚情谊,深化情感教育。  指导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世界上最动人的一刻是读书时皱眉的刹那。我们展开书页,其实是在走进作家的心田,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约会。前不久,我们一同阅
期刊
【设计理念】  语文是一门诗意浪漫的学科,应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唤醒儿童的游戏兴趣,在实现教育使命的同时,让适合儿童心性的诗歌走进课堂;在获得语言发展的同时,让游戏独特的活性价值发挥出来,这种游戏精神的自主调节功能将不断滋养儿童的精神世界。美国诗人、插画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诗歌幽默而富有童趣,将其引入课堂,语文课因自由、平等、轻松而附加了更多边际价值,让儿童精神得到了关照。  【教学目标】  1.正
期刊
【摘要】文本再構是基于教材、结合所教对象、具有情境和灵魂的教材二次建构。在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旧知串联、改变文本形式、拓展文本、深层渗透等文本再构方式,丰富语篇,提供语境,优化输出,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文本再构 语篇教学  小学英语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材料,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源泉。教师在教材中要善于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译林
期刊
我们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应该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展言语智能。言语智能即是言语的智慧与能力,而言语智慧就是人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來的表达机智、表现艺术以及丰厚的人文素养、人文底蕴。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提出教学要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这个核心目标,让语文课堂把教学重心从课文的思想内容转移到语文能力的发展上,通过课文内容学习其中的语文知识,进而通过相应的言语实践形成并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把目光聚焦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