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下的小说单元教学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y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文的春风轻拂巴蜀大地,有幸于2014年与群文结缘,从那时开始,开始走上了“群文阅读之路”。
  群文阅读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将语文阅读教学从单一文本引向了多个文本。
  以前,我作为一个观摩者,学习者,对群文阅读有了最初的浅表的理解,当自己尝试在课堂上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才深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有所惑,有所思,亦有所获。
  由于初尝群文阅读,对于文本的选择没有多少的经验,恰巧担任初三的语文教学,就以初三上册小说单元鲁迅《故乡》、曹文轩《孤独之旅》、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黄蓓佳《心声》4篇文章为选文。这个单元主要写少年生活,在成长中,有和煦阳光,也有风霜雨雪,我想初三的学生正步入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同时也会初尝人生的酸甜苦辣,接受成长的洗礼,容易和这几篇文中的少年生活产生情感共鸣。
  根据单元主题的共同点确定好文章,这时就需要一个或两个议题将文章有机地连接起来,也为学生指明本节课的阅读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文。议题指的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根据议题富于讨论性,包容性,延展性及激励创新的特点,在一次次深入文本的解读中,我在不同中找出它们相关联的地方,因此我把本课的题目确定为少年心声,成长的滋味。所选的这几篇文章都有写到少年的成长经历,以及各自不同的心路历程。最终我把本课议题落实到几位少年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通过心理刻画的不同手法(如内心独白、景物烘托、动作暗示、心理概述)理解几位少年成长的心声,品出成长的滋味。抑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亲情的领悟,对生命的洞悉抑或是自我的反省。让学生在品味人生成长滋味的同时懂得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风雨。
  在课中我尝试以一篇带多篇的方式,以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为范文品出主人公杜小康的心理变化,从家境的一落千丈,独生子杜小康失学,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从这里传达出杜小康的无助和无奈。再到心理独白的句子“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遠?前方是个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读出杜小康的茫然,从描写鸭群的句子“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这也是主人公的心理写照,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会安心睡觉,它的恐惧衬托杜小康的恐惧。在写到芦荡时“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从景物描写烘托出杜小康的害怕,后来,时间一久,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他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芦荡见证了杜小康心理的变化。到最后在暴风雨来临之时,小康勇敢地追赶鸭群,他经受住了“磨难”,长大了,坚强了,杜小康在生活的“阳光”下变得茁壮。也就品读出成长路上他经历了“无助、无奈——茫然、恐惧——害怕、胆怯——孤寂,不再恐慌——长大、坚强”五味杂陈的滋味。以一篇文章为范文,再进行类文品悟,让学生加深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品,聊,品即品味,赏析,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阅读交流,在交流中,倾听中有思想的碰撞,引起共鸣。在课堂中我欣喜的发现,课堂少了灌输式的教学,多了学生的交流,讨论,少了老师的权威,多了师生的对话平等,学生对群文阅读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也有了读书的快乐,群文课是一个开放的阅读空间,在师生共读几篇文章之后,留给我们的思考空间往往会比课堂上阅读的这几篇文章要多得多。在课堂的最后,我也展示了推荐的书目,以期学生在课堂学习结束后能够有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进一步享受群文阅读的快乐,真正实现“在阅读”到“会阅读”的飞跃。
  在群文阅读路上,有困惑,有思考,有新奇,有收获,作为群文人我会一路前行。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学生在小组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拓展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学习空间,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创造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学会与别人合作,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与步骤  (1)合理分组。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就近异质组合和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结合两种
期刊
高中学生面对的物理问题模型花样不断,但大多采用变式思维,去设计新的模型。其目的在于增强思维变通性,进而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高中物理教师应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好的培养,好的发展,学生才会有创新意识。  在物理课堂上,教学要以激发学生潜能为本,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使知识的传授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机手段。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形成,还是物理规律
期刊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究其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
期刊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1)硬件条件落后。学校对硬件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计算机配置低,运行速度慢,机房可供学生使用的机器数量少,部分机器因硬、软件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维护而沦为摆设,导致上课时无法一人拥有一台机器。学生家庭的计算机配置普遍高于学校的。  (2)课程设置不合理。一方面,信息技术未列入高考科目,导致学生、老师、家长对信息技术不够重视。学校里开设的课时明显少于实际要求。学生花费了大把
期刊
新课程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日见丰富。历史课堂究竟会走向何处,我们作为历史老师也在努力探索,以下是我的几点教学所得:  一、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乏味,所以缺少学习兴趣。因此我努力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中一直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例如讲到某些王
期刊
在中小学听课时,经常可以看到教师提问学生时,总是听见到教师说:“你说”、“你来说”、“你来回答”。如果学生一时回答不出,老师就会迫不及待地像发连珠炮似的连续发问:“你说”、“你来说”、“你来回答”……。而没有听到教师说:“请你说”、“请您来说”、“请您来回答”;更没有听到老师说:“请某某某小朋友来说”,或者说:“请某某某同学来回答”。即有些教师提问学生时,喊不出学生的名字、而用人称代词来表述。  
期刊
在最新的课程改革中,将知识和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整合,体现了新课程对课程功能的价值追求。運用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情感教学恰恰符合这一教学理念。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品质、价值观等人格特质。  一、目前情感教学的一些错误认识  当前教学中对情感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存在一些认识错误。主要表现在:  (1)多数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项长期艰苦的脑力劳动,必
期刊
近年来,进入职高的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再加上社会上 “职高无用论” 的观念,所以学生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复杂且不稳定,给教学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怎样做好职高班主任工作。  一、信任并鼓励学生,让职高生走出自卑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心理阴影  《学记》里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知心才能“救失”,才能“长善”。职高学生大多是初中阶段
期刊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好几年,通过多次的培训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只有切实做好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够在教学任务繁重、高考压力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出高效的人才。结合本人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谈一谈自己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些认识。  一、影响实效性的几个因素  (1)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影响着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会出现盲目教学,教学的方法不
期刊
初中地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特点,蕴藏着豐富情感的素材,其德育具有依存性、协作性、随机性和渗透性的特点。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应采用丰富的地理科学知识,避免空洞的说教。  一、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内容主要归纳如下几点  (1)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处寒、温、热地带,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师可以生动地运用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