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推进器功率分配再探讨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ang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浙江理综第25题第(3)问的解答,从高考结束到现在一直颇存争议.笔者查阅了这方面的讨论文章,发现其中有些观点值得商榷.鉴于此,笔者尝试先给出此题完整的正确答案,并指出一些讨论文章中值得商榷的地方.
其他文献
在深圳市高中青年物理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将高中学段必修部分教学内容按章节设定为参赛题目,选手抽签决定,避免了自主选题参赛时选手往往挑选容易“出彩”的课题进行授课的弊端;同时比赛采用“A、B角制”即一个课题由两位老师上课,抽到A签的先进行授课,B签的在相应的时间点上接上A角色的教学进度继续完成总计40分钟的课堂教学.按照此赛制要求我与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一位老师合作,共同进行了《物体运动的速度》的教学.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一个好的问题不仅能表达教师所要表达的语言信息,让学生明确所要学习、思考和解决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还能启迪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能达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进行认识的过程中,将某些认识客体的共有特征抽象出来,并进行加工形成的.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时,会涉及大量概念的认识,他们的概念学习包括由感性到理性、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解到应用的过程.而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认识概念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以科学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建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下面,笔者以“动能”的概念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进行概念的探究式教学
近年来,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成功实践了“片段教学”、“说课” 和“说题”三种比赛练兵模式.前两者已有多年的实践,“说题”我们就相对比较陌生了.本
关于学生能够听懂老师讲解的物理问题,而学生自己却不会独立地解决物理问题的话题已经有了较多的探讨.对“听能懂,做不会”的原因分析得较为全面、明确、详细.但在学生处理困难的物理问题上,没有给出较为明确的思路和方法.为解决这个困扰着大多数学生的难题,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提出了解决物理问题三步走的方法,即一审、二辨、三联系.  第一步“审”,就是读题目,从头读到尾,也说审题.第二步“辨”是指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很注重科学探究的七个过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探究物理的实验步骤、分析方法以及科学精神 .这里说的物理小实验、小活动就
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因为所学习的物理概念以及规律都是从实际问题中经过漫长的科学研究总结、概括出来的,物理实验则对这些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以及深入理解起到了关键作用.演示实验又具有形象、直观的特性,与学生此阶段的心理和认知都是相符合的,教师要运用好演示实验的优势,采用多种形式,把演示实验展示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演示呈现问题,激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物理在高中普遍被认为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经常让学生感到深奥难懂、苦不堪言,加之长期应试化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早已形成思维定式,这极大的削弱了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在物理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实验作为切入点,把实验分层次的布置给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对
为了准备物理竞赛,我接触并研究了一些物理竞赛题.初步接触竞赛题时感觉比较难,逐渐地我尝试着从多个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结果发现自己的思维模式切换比以前灵活了,一些问题若变换分析问题的视角就能迎刃而解,而且多种途径最终还能达到相同的目标.慢慢地一些常规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沉淀下来,思路变得越发清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升.下面我就以一道物理竞赛题为例试着进行分析.
所谓科学探究,就是学生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科学探究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