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圣经阅读述论

来源 :跨文化对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8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初期,英国伯明翰大学圣经诠释学教授苏吉萨拉迦(R S.Sugirtharajah)主编出版《来自边缘的声音:第三世界圣经阐释》.(1991)①,拉开了后殖民圣经批评的帷幕.此后,相关选题的论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圣经研究期刊上.1996年,带有实验性质的圣经学术期刊《赛迈亚》(Semeia)出版专号,名为“后殖民主义与经卷阅读”②.1998年,由苏吉萨拉迦主编的另一部论文集问世,挑战性地取名为《后殖民圣经》③,它是一个总题目为“圣经与后殖民主义”的系列出版工程的首部成果.
其他文献
毕业设计( 论文)是作为本科教学的最后环节,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一项集科研与工程训练、社会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活动,是大学生在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技术、课程实习及平时课程设计、科研训练的基础上,按照规范化的研究(设计)程序与方法所进行的科研综合活动,是对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的一次实战演习。随着扩招后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却逐渐下滑,笔者综合不同优势高校在毕业
据台湾《自立晚报》报道,台湾的三家电视台从今年元旦起延长播映时间,每天中午十一时五十分起至午夜零时十五分止,整整十二个小时都有节目。台湾的三家电视台简称是“台视”
本论文从跨文化视角研究中美大学校训,揭示两者的异同点及校训精神是如何在课程设置中得到体现的。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
近年来,随着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翻译作为必不可少的文化交流工具,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当代英美国家的翻译实践中,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
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少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译者的主体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旨在从阐释学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
分清主动和被动在动词性谓语句中,主语是施动者,即动作的发生者,这种句子是主动句;主语是受动者,即动作的接受者,这种句子是被动句。一个主谓句,既有施动者,又有受动者,可以
尽管德莱塞的写作才能饱受争议,由于其敢于打破美国文学温文尔雅的传统,善于用细节呈现美国现实社会中的黑暗面,德莱赛仍被视为与海明威、福克纳齐名的美国现代小说三巨头之一。
植物叶片除把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供给其他器官外,在氮的同化作用中也常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搞清叶片中氮的同化和运输问题,必须了解某些含氮化合物是如何运输到叶片
许多学者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对幽默进行研究,相对而言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对幽默进行分析的研究还比较少。事实上,传统上的幽默形式如双关、反语、夸张等
爱德华·P·琼斯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其作品代表了美国当代黑人文学的新走向。他的代表作《已知的世界》揭露了内战前美国南方存在黑人奴隶主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