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2009_33894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这样一句话:“我的孩子太粗心了,每次考试计算上总出问题。”每当听到这句话时,一种本能的责任感会油然而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对其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怎样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呢?我认为应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对、算得快的目的。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在教学乘法的口算、笔算时,课前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进行乘法口诀的训练,或者采用男女竞赛的方式训练;课上用卡片的形式让学生口算,用小黑板视算,或者听算。让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提高计算的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中,有意出现“小马虎”做题时经常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先指出错误,再看看自己所犯的错误,既引起了学生的重视,又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计算得以正确、迅速的保证。课堂上40分钟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所以要首先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真听讲、积极用脑的习惯。除了抓课堂常规训练外,还要重视狠抓听、看、想、讲的落实。用心听。在听课的过程中,边听边动脑,积极思维,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为了及时考察学生会听的能力,我经常在班内组织听算、你问我答等练习。效果非常好。仔细看。会看懂书上的题目,同学的板演,凡是学生自己看懂的内容就尽量少讲,以训练学生仔细看的习惯,培养观察能力。善于想。我不仅要求学生肯想,而且注意培养其“善想”的习惯,既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留有“想”的余地,又教他们“想”的方法。 敢于讲。训练学生大胆发言(特别是后进生),训练学生讲思路、思维的过程,使他们从口练中发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三、练习设计的多样性
  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以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除法”为例。新授结束后,我针对学生计算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练习。比如,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后,我设计了三题改错题,这三道改错题比较典型,都是学生在计算中容易犯的错误,第1题是除到个位不够商1,应该商0,这个0没有写;第2题是除的过程中余下的数计算错了,第3题是商的书写位置错误。再有写;第2题是除的过程中余下的数计算错了,第3题是商的书写位置错误。再如,在教学调商的例题后,我安排了调商的专项练习——“根据试商情况,说出各题准确的商”,有助于增强学生调商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设计针对性的练习,攻其一点,做到逐步突破疑难点。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即练习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来设计编排。以除法这一单元中估算教学为例,先让学生估计两位数除三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再让学生估计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一位数时商是几;之后,又让学生估计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时,最高位上可能是几,这样层层递进的训练,体现了估算训练的层次性,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练习设计要有思考性。即计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算”,而且要会“想”,避免将计算练习单纯作为“程序性训练。例如:教完整十数除整十数后,我出示了四组一位数除一位数和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对比性练习,旨在学生通过题组练习,在练习中比较,发现联系,从而形成和旧知识之间的类推、迁移。再如,学生在学完把除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进行试商后,设计初商后需要调商和不需要调商的题组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不同试商情况间的联系和区别,在比较中发现、孕新,深化了学生对试商方法的理解。练习中我们要让多让学生通过算一算、比一比,以比引思,以比促思,深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练习设计要有综合性。即计算教学不要成为单纯的计算技能的训练,而要把计算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在数学中的实际价值,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自觉提高计算能力。
  四、重视让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反过来,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两者是通过数的组成和分解有机地连在一起的。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数学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从本学期一开始,我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每认识一个数后,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使我班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总之,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较强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计算的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其他文献
随着李岚清副总理关于外语教学的讲话发表以及张思中老师来我省讲学活动,“张思中教学法”在我省各地被广为宣传、学习和运用。“张思中教学法”必将给我省外语教学注入新鲜
虽然在过去的25年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病机理以及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但是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客观主义翻译教学与建构主义翻译教学各有利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长补短、将两种翻译教学理念有机结合才是提高翻译教学的正道。本文探讨了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两种主义融合
本文针对我国数字电视业务运营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我国发展数字电视面临的困难,然后从市场策略及节目集成模式探讨了我国数字电视业务运营策略。 This paper discusses t
【摘要】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已成为每个教师非常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性提问的理解,分析了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提出实施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
目的:研究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分子机制,探索临床耐药患者可行的治疗方向。构建EGFR-TKI耐药细胞株HCC827-TR,研究该细胞株发生差异改变的基因,筛选可能导致其耐药发生的位
【摘要】随着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教育教学形式和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能够促进学生眼睛、手和耳朵等各感官的协调并用,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高中数学  1.前言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育形式,给传统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摘要】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是实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的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归纳、实践、创新、概括,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要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是在数学教师的主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学习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过程,传统的教授法为主的高中数学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探索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1、引言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数学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称。高中数学教学是在数学教师的主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学习数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小学数学教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使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我按照《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