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TKI耐药细胞株HCC827-TR获得性耐药的分子机制探讨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i55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分子机制,探索临床耐药患者可行的治疗方向。构建EGFR-TKI耐药细胞株HCC827-TR,研究该细胞株发生差异改变的基因,筛选可能导致其耐药发生的位点,进而明确FGF2/FGFR信号通路活性改变对于该细胞株耐药的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对EGFR敏感突变细胞株HCC827-P进行持续药物培养诱导EGFR-TKI耐药细胞株HCC827-TR,利用MTS法检测Erlotinib对于两株细胞抑制率的影响,采用一代测序、基因芯片技术、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对目前已经明确的耐药机制进行筛查。对HCC827-P和HCC827-TR进行高通量二代测序,检测出的全部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并在COSMIC数据库以及GDSC数据库分别检索全部差异基因,结合前期基因芯片的结果,以及各个基因突变的频率,在SIFT,Poly Phen-2,MutationTaster和CADD对所有差异基因进行有害性预测,最终选取FGF2作为目的基因,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所选取的突变基因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分子表达量上的差异。应用FGFR高选择性抑制剂AZD4547处理两株细胞,明确其单药抑制率,随后联合Erlotinib双药处理两株细胞,验证其耐药性能变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Erlotinib单药和联合AZD4547处理后的两株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验证AZD4547处理后的两株细胞FRS的蛋白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对耐药细胞株检测其在Erlotinib单药和和联合AZD4547作用下信号通路关键激酶P-ERK和P-AKT的变化情况,最后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该信号通路下游相关基因mRNA水平变化。结果:MTS法显示Erlotinib明显抑制HCC827-P细胞株的增殖,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其IC50约为0.1μmol/L;Erlotinib对于HCC827-TR细胞株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也有所增加,但其量效关系不如原代细胞显著,其IC50与原代细胞相比至少升高100倍;一代测序结果表明,HCC827-TR和HCC827-P细胞株均存在典型的EGFR19外显子E746-A750缺失突变,但无T790M突变;基因芯片结果提示HCC827-TR和HCC827-P之间存在1480个差异基因,后续的RT-PCR证实HCC827-TR和HCC827-P二者的MET,EGFR,HER2和PTEN的mRNA表达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验证两株细胞的PTEN蛋白表达水平一致,耐药株中不存在PTEN的缺失。NGS检测发现HCC827-TR细胞株中存在581个单核苷酸突变,全部为杂合突变,未发现已知的可以造成EGFR-TKI耐药的点突变;HCC827-TR细胞株中存在38处基因的插入缺失,基因组拷贝数目变异区域为10个,未发现已知可以导致耐药的机制,利用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对全部差异基因进行筛选,根据其突变频率和四大软件预测的有害性评分以及既往文献报道选取FGF2这一基因位点进行后续研究,位于4号染色体的FGF2外显子1区的点突变G101T,导致其合成的氨基酸发生了改变p.G34V,34位的甘氨酸被缬氨酸取代;RT-PCR证实在耐药细胞株中FGF2和其受体FGFR2的mRNA水平与原代细胞相比无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印证FGF2的蛋白水平与原代细胞相比明显增高,而其受体FGFR2的蛋白水平在两株细胞间表达无明显差异,P-ERK和P-AKT这两个下游信号通路关键位置的蛋白激酶在两株细胞分别接受Erlotinib处理后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MTS法检测AZD4547与Erlotinib联合处理后两株细胞抑制率均有所增加,但HCC827-TR的抑制率增加更为显著并具有统计学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HCC827-P的两药联合处理组凋亡指数与Erlotinib单药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而HCC827-TR在两药联合处理组与Erlotinib单药组相比发生了凋亡水平的显著增加;两株细胞在单药AZD4547处理后信号通路关键因子FRS2的蛋白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耐药细胞株中Erlotinib单药组与联合AZD4547双药组相比其P-ERK和P-AKT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耐药株HCC827-TR应用Erlotinib单药组与联合AZD4547双药组,后者信号通路下游BCL-2表达减低,BAX明显增加,CCND1表达减低,P21变化不显著。结论:成功构建EGFR-TKI耐药细胞株HCC827-TR,在该细胞株中未发现已知的耐药机制,初步确定导致该细胞株耐药的靶向基因为FGF2基因,其分子机制为由于FGF2基因点突变导致的蛋白改变造成FGF2/FGFR信号通路的持续活化,从而诱导产生EGFR-TKI获得性耐药,通过靶向抑制该通路可有效逆转细胞株耐药性。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教育史上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技术支持,在素质教育推向深入的今天,其地位十分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与物理课程整合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物理课程整合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为“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要让学生学好数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是直观形象思维,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将使学生受益非浅。  【关键词】激发培养兴趣数学学习  个人能够积极地学习,主要来自两个动力源:一是责任感,二是兴趣。而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其约束性差,对学习的社会意义认识不够,所
【摘要】兴趣即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学习数学,还是学习其他的学科,兴趣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数学兴趣的培养,也是教学改革的一部分,从以前的死记硬背到师生之间的交流形式的转变,是教学方式的进步之一。本文就主要针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相关方法进行有效的
目的:   为研究大肠杆菌和人类IscA蛋白在体内的铁结合活性以及在铁硫簇合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大肠杆菌体内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在M9培养基中添加和不添加外源铁,纯化后比较两
【关键词】新课标生物实验挑战策略  生物新教材、新理念给生物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广大的生物教师从事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新课标倡导的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更使生物教学及实验改革如火如荼。但同时也给农村学校,尤其生物实验教学带来了诸多的挑战。  1 课程资源的开发面临着挑战 新课程改革是国家第九次课程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国家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开放性、创造性人才
随着李岚清副总理关于外语教学的讲话发表以及张思中老师来我省讲学活动,“张思中教学法”在我省各地被广为宣传、学习和运用。“张思中教学法”必将给我省外语教学注入新鲜
虽然在过去的25年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病机理以及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但是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客观主义翻译教学与建构主义翻译教学各有利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长补短、将两种翻译教学理念有机结合才是提高翻译教学的正道。本文探讨了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两种主义融合
本文针对我国数字电视业务运营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我国发展数字电视面临的困难,然后从市场策略及节目集成模式探讨了我国数字电视业务运营策略。 This paper discusses t
【摘要】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已成为每个教师非常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性提问的理解,分析了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提出实施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