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教育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设计原则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o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中学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方而,肯定会有大量的新型教学模式出现。本文分析了创新教育数学教学模式设计渗透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新教育原则
  对于教育来说,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21世纪最主要的旋律,是实现数学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实践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数学实践方而的能力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直接的关系到数学素质教育战略的实施问题。本文分析了基于创新教育数学教学模式设计的原则。
  一、渗透性原则
  所谓渗透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创新教育下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是直接的去讲明白所要表达的内容,而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一个精心的设计,而把分散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或者是挖掘,适时的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讲授,要去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对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很好的领会,采用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很好的激发,并且逐步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的动力。
  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方法、数学忍想,这三者将数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三者互相融会贯通的去运用。在创新教育下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要把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教材当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那些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素材进行很好的挖掘,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适时的去"渗透"
  到数学知识的讲授当中。在创新教存下,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对教
  学结构不断的进行优化。在进行教学结构优化的时候,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要将可以渗透的内容很好的挖掘出来。比如说,一个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一个数学公式、定理推导的过程以及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及思考的过程,也只有对这些过程进行深刻的挖掘、总结,才能使数学思想可以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活力,小可以使数学知识带來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体现出来。第二,很好的把握渗透的方法。比如说,在对几何教学解析当中,要逐渐的将"集合""对应""数形结合"等思想渗透,在对平面几何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公理化以及演绎推理的思想方法很好的渗透。
  二、层次性原则
  这里所指的层次性原则主要是指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确立起不同的教育目标,设置出不同的数学内容以及教学的途径。对于中学生而言,层次性原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教学的过程中,把不同层次的数学解题方法传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创新教育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而说,我们知道创新能力的培养比数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并掌握更加抽象并概括,学生提升能力的过程,要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学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其中的数学思想会产生感性的认识,在经过多次反复,再概括成为理性的认识。从长期来看,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逐渐的提高层次的。
  在创新教育下,之所以要遵循层次性的原则,就是因为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类的指导、分布的实施并且分层的提高。对于某一种数学解题方法而言,没有将其渗透的话,学生就不可能领悟形成,因此也就不可能将数学知识进行应用并发展。因此,只有层层的推进,逐渐的发展,才可以取得十分良好的效果。例如,分类讨论的教学方法是数学教学当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他可以训练人类思维当中的概括性以及条理性、逻辑性等的能力。在进行分类讨论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对合理的分类,然后通过讨论,并归纳总结出相关的结论。
  三、目标性原则
  在创新教育下数学教学的目标性原则主要是指数学教学模式在创新教育实践中需要设定好明确的目标。只有对数学教学进行整体的规划,将教学目标明确,才可以将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很好的把握,从而很好的达到预期设定好的目标。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不断渗透的过程中,要在适当的时候对某种数学解题方法进行概括、强化并提高,对数学相关的内容、名称以及规律和使用方法等适当的明确。从学生对具体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标的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渐的达到了对数学方法的掌握以及创新能力提高的目标。在数学问题解决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题多解或者是多题一解"的现象。一题多解主要是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问题,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针对"多题一解"的现象,主要是用同一种数学方法解答多种数学题,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数学方法,并学会应用。
  四、实践性原则
  创新教育下,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设计教学模式的时候,要很好的了解实践性原则,并且很好的遵守,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以及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做的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认知,在数学实践当中不断的创新。数学解题方法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都取决于学生对于数学活动参加的程度,数学方法来源于数学知识,也要高于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的教学是认知结果的教学,是比较重于记忆的静态教学,而数学方法的教学则是思维操作的动态教学。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静态的知识的传授,不给学生独立思维活动的机会,那么就无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在创新教育下,对于数学的教学,要重视教学气氛的培养,精心的去设计教学方案,悉心的鼓励学生主动的去参加到数学知识发生以及发展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知识的情况下,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维方法以及创新的能力,最终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比如说:"在对二次函数进行教学时",要始终站在数学思维方法的角度上,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为目标,采用对应、转换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对比、分析以及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在对不同的图形不断的变换的认识,来加深其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并掌握,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在高中数学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设计数学创新教学模式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泽军.创新教育下的数学教予投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社会科爷综合,中,教育,2013. 03 (109-110).
  [2]曹巧.标新立异-浅谈新课标下的高效数学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06月.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近年来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开展,因此在新课改下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成为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初中数学处于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在新课改下如何有效的开展数学教学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对新课改下如何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课堂教学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十分关键,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
极限思想是近代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数学分析就是以极限概念为基础、极限理论(包括级数)为主要工具来研究函数的一门学科。 所谓极限的思想,是指用极限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 极限思想是微积分的基本思想,数学分析中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如函数的连续性、导数以及定积分等等都是借助于极限来定义的。 极限思想的由来与一切科学的思想方法一样,极限思想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在一些数学问题中各个元素的地位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将解决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在具体情境中,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对具体问题做出有条理的分析,理清思路,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体验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达到解题的最优化,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策略 理清思路 解题能力  攻城,不能强攻硬取,应讲究“战术”;解题,也不能生搬硬套,应讲究“策略”。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精心策划,不断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多年来的传统教学,将德育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师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效果是学生被动接受,被短暂的约束。在新理念的感悟中,我清醒的认识到,德育教育应指向社会现实,学生道德准则的践行,离不开“实践”这个大课堂,缺乏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在数学课堂上落实德育任
【摘要】数学是一门十分枯燥又十分精确的学科,特别能够挑战人们的耐性和理智。而小学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好动爱玩的时期,因此很容易对数学产生厌倦的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能够使小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老师们应该更加用心地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生动活泼的教科方式,将数学知识形象化,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以此来增加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策略提出问题  人们的生产生
目前,根据现实社会的发展,学生学习的目的已不再是为了将来单纯的工作而学习,而是为了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存的必备技能。其实从现在的社会现状我们已经有深刻的体验了,原来我们时刻在提醒孩子说:你不好好学,将来没工作。而现实却是,大街上很多大学生没有固定工作,在打工、拼搏。我们不熟悉的行业不说,就说我们这个教师行业吧,每次看着大学生们来参加笔试、面试,心里就有一种危机感:这些是80后90后的社会新鲜血液,
【摘要】高中音乐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教学方式陈旧,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把音乐课当成不重要的课程,不认真对待等等。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高中音乐课堂也不例外。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重新审视音乐课的价值,都要上好音乐课,使之发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全面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音乐 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中音乐课是最具
【摘要】本文结合本人实际的教学经验,就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旨在通过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问题 应对措施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是对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知识的升华,另一方面为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不断提升初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