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整合,高效的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cld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相似图形》,本章是继图形的全等之后集中研究图形的形状的内容,是对图形全等内容的进一步拓宽和发展。
  一、背景
  数学学习是一个经历、体验、猜想、探索的过程。教师精彩的引导,将会使数学课堂充满刺激和乐趣,让学生体会到不一样的收获。在《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的第一课时,我打破教材每节课一种判定方法的传统教法,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在探索条件的起始课上,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交流等手段,力图初探出三角形相似的所有方法。实践证明我很成功。
  二、教学实录
  师:你能说出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定义的异同点吗?
  生:相同点:三个角都对应相等。不同点:三角形全等需要三边对应相等,而三角形相似需要三边对应成比例。
  [点评:从学生已有的体验开始,从直观的和容易引起想象的问题出发,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相关联的情景之中]
  师: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至少需要那些条件呢?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1:一个角相等或者两个角相等或者三个角相等,可以吧?
  生2:三边对应相等,也可以吧?
  生3:两边对应成比例,一个角相等,可以吧?
  生4:两角对应相等,夹边对应成比例和两角对应相等,一边对应成比例也有可能的?
  ……
  [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把结论过早的告诉学生,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多问多思,主动参与]
  接下来,验证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在纸上画 和 ,使得 , , ,然后度量两个三角形的三边,看是否对应成比例。
  生1:(在操作中发现)老师,我们组度量出来的线段的长度是近似的,所以对应边的比值计算出来也是近似的。
  [学生在合作学习交流的过程中表达与倾听,使自己的想法更好的表达出来,还可以了解其他人对问题的理解]
  生2:(通过作图、观察、比较、讨论)如果 , , ,则可以求出 , ,所以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生3:(讨论、交流)两个角可以,如果 , ,利用内角和就可以求出 。但是如果一个角相等,这样的三角形都不能确定,所以不相似。
  师:(板书: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判定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 ,
  ∴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活动,自主获取知识,验证结论,比较直观和形象,既加深了学生对结论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规律的发现离不开验证这一过程]
  第二组呢?
  生1:如果 ,则 , , ,那么 ∽ 。所以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师:两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生2:(讨论、交流)不可以,因为这样的两个三角形是不好画的,也就无从比较了。
  师:(板书)判定2: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
  ∴
  [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合作交流讨论,进一步对结论加深了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
  第三组呢?
  生1: 我们设置了 ,当 ,可以度量出 和 的长度的近似值,得到 与 、 相等,且度量出 , ,所以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生2:(小组讨论,交流)如果是 或, ,则可以画出两种图形,所以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投影展示这个小组成员画的图形)
  [借鉴前2个小组的讨论方式和结论,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学会分情况讨论了,大大增强了学生对结论的理解,交流合作是重要的教学环节,]
  生3:只有当 分别是 和 , 的夹角时,两个三角形才相似。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师: (板书)判定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 ,
  ∴
  第四组呢?
  生:我们组通过讨论,再根据第一组的结论发现,只要两个角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就相似了,跟三角形的边就没关系了,所以我们的猜想是不成立的。
  [借鉴前3个小组的讨论方式和结论,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学会用已有的结论去观察、探讨,进一步加深了对结论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师:通过交流合作,我们得到了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我们来做反馈练习。……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小结本节课的知识,使学生悟出得出结论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逐渐养成学习、总结的好习惯。]
  三、课后反思
  我们不应固守教教材,而应合理的整合教材,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又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数学的经验。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教材分三节课分别学习三种判定方法,限定学生必须跟着教材和老师设定的路线去学习,限制了学生思维。本节课,我利用学生熟悉的“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方法,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猜想三角形相似需要哪些条件,然后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通过作图、度量,对自己组的猜想进行分类讨论,动手操作。每一个小组都对自己组的猜想进行了验证,然后全班交流,从而得到三角形相似的三个判定方法。这样,学生有足够的探究交流的时间,“经历探究的过程”,对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验证、归纳
  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让学生猜想出所有可能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从学生课堂上的反应来看,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猜想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时,回答问题踊跃;验证猜想时,每一个小组的讨论都非常热烈。小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积极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都想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数学教学,是方法和内容兼顾的教学,教学设计一定要紧扣课程标准,合理的整合教材,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的过程,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学生学业任务繁重,如何在当前高考指挥棒下,为学生减负一直是一线教师在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增效减负目标,主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构建思维导图三方面例谈图表教学的几点经验。  【关键词】图表情景教学学习兴趣课堂效率思维导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载体”,历届高考都侧重于对地理图表的考查,课改后的高中地理教材中也设置了更多的“读图思考”,图表教学是地理教师最基本的教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出发,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为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指挥手”——有目的且巧妙的引导——的作用,通过先声夺人的课前引导,课上四两拨千斤的过程引导及乘胜追击的课后引导,把学生引入阅读文本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品味作品的内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引导艺术策略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  深圳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
如何把班级管理好,做好班主任工作,这是每个班主任都探索和追求的目标。担任班主任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尽心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而努力着。  我的治班理念:用热情去工作,用真诚来沟通,用知识教学生,用人品育栋梁。  我的治班方针:力求创新,公平公开。  我的治班策略:诚恳相待,信任平等。  做为班主任,我也是从这几方面做的:  一、爱教育,爱学生,爱班主任工作  “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对班主任来说,
外因导致型低成就学生市指:由于家庭变故,家庭文化环境差,师生关系紧张,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同伴关系出现问题或品德滑坡等原因,导致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或者故意报复等现象。针对这类低成就感学生,主要采用的方法: 排除客观环境干扰,使各系统互相推进, 形成良性循环局面。在许多措施不起作用的情况下,采取“孟母三迁”的方式也很有效果。  杨波(化名),男,苗族,13岁,原我校初一8班的学生,(我是该班的班
记得作家李准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形象、记叙事件经过、再现文章环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课文《爱如茉莉》能把父母之间的真情写得如此细腻感人,靠的就是独到的细节描写。  一、环境细节,烘托情感  环境细节描写不仅仅是单纯的景色描写,也不仅仅是画面美的呈现
【摘要】战争带给人们的是满目的疮痍和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伍尔夫笔下的达洛维夫人,作为上流社会的典型代表,虽然衣着华丽,热衷于晚宴,但在其鲜亮的人格面具背后,却隐藏着阻碍她身心发展的生存困境。本文拟将通过对达洛维夫人的生活环境和自我意识进行深层剖析,揭示以达洛维夫人为代表的战后英国人民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人格面具战争自我意识生存困境  战争虽然结束了,可是战争带给人们的影响还没有结束。写
序: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恐怕每一位老师的脑海中都会留有一幅幅的画面或场景,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用心划过的印迹。  画面一:孩子,你怎么下得了这么重的手  记得有一次中午,正要吃饭,电话铃声响起。这时候打电话的大多是家长。拿起电话:“你是杜老师吗?我家孩子被你班的学生打了。”  “严重吗?”  “脸被抓破了。”  我匆忙吃过饭,早早来到学校,打架的后果比我想象的要严重,那个受伤的孩子脸上被抓了好几
【摘 要】教师是学校主体和中流砥柱,其授课能力直接关乎到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与品牌推进。尤其是双语教学的学校,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授课能力和策略显得格外重要。好的教学,不仅仅带来好的教学成果,同时给予学生长期的正能量指引。  【关键词】汉语教学 双语教学 教师 培训 备课 兴趣培养  目前,农村学校也开始使用双语教学,学校鼓励双语教学是对旧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改变。双语教学对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接受新鲜事物能力优点,但也有自我约束能力差,逆反心理强的缺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语文科目开始出现阅读理解的题型,这让不少教师在小学阅读理解方面犯了难。怎么让好动的孩子全身心投入到听课中,保证他们在这一难点上不掉队呢?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对学生的阅读个性不够重视。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与课文的直接对话,是认识感受与作者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阅读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