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丽每一朵花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zha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序: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恐怕每一位老师的脑海中都会留有一幅幅的画面或场景,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用心划过的印迹。
  画面一:孩子,你怎么下得了这么重的手
  记得有一次中午,正要吃饭,电话铃声响起。这时候打电话的大多是家长。拿起电话:“你是杜老师吗?我家孩子被你班的学生打了。”
  “严重吗?”
  “脸被抓破了。”
  我匆忙吃过饭,早早来到学校,打架的后果比我想象的要严重,那个受伤的孩子脸上被抓了好几道伤痕,尤其是耳朵旁边的一道伤痕真深!我心痛:孩子,你怎么下得了这么重的手!我让受伤的孩子在教室走一圈,让同学们观察他的伤,在同学们的眼中,我看到了和我一样的心痛,我也从打人的孩子脸上看到了羞愧!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现在看到的,想到的,写写自己的想法,那两个“肇事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这件事暂不处理!孩子们陷入沉思中……第二天,孩子们纷纷交上了自己的所写,包括那些学困生!我从孩子们的所写,清楚的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出手太狠了;被打的人也有错;为什么打架;大街上打架,太丢脸,丢自己的脸,丢老师、学校的脸;打架是不文明的,我们以后不要打架,有什么事找老师……在孩子们的一篇篇文章中,那个孩子羞愧的低下头。在接下来他的说明书中,我看到了他真诚的认错态度!
  这一事件,不仅教育了犯错的孩子,也教育了其他同学!所以,选准教育时机。当最佳教育时机到来时,要抓住契机进行教育,因为此时教育学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
  画面二:爸爸的一只眼睛
  刚接手一个新班,我坐在讲桌前阅作文,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到:我爸爸圆圆的脸上一只眼睛炯炯有神!我心想,六年级的学生,犯这么幼稚的错误!问她:“你爸爸圆圆的脸上一只眼睛炯炯有神,那另一只眼睛哪去了?”她低着头,没有说话!这时,她后面的一个女同学站起来:“老师,她爸爸只有一只眼睛!”我愣住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让她坐下来!
  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作为一个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班,应该了解一下学生的家庭情况!后来,我了解到,几年前她爸爸一次意外,失去了一只眼睛,由于身体的残缺,他对孩子非常溺爱,导致这个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成绩很差!我找她谈心:“爸爸虽然失去了一只眼睛,但他对你的爱一点都不残缺!”经过多次交流,这个女孩变了,不再为爸爸的一只眼睛难过,学习进步很快,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我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感悟到,爱学生,要尊重学生,哪怕他们只是个孩子!
  画面三:他们为什么记不住
  “老师,我们班的同学违纪被学校扣分了!”正在放学时,几个学生跑来向我报告!
  “怎么了?”
  “他们在楼道里吵闹、乱跑!”
  “教室不吵,楼内不跑”讲了多次,他们怎么就记不住呢?
  下午,我走进教室,教室里別样的安静,孩子们以为我会大发脾气!我叫了五个孩子,让他们在楼道里跑一个来回!安静的教室顿时被楼道内杂乱的脚步声打破了!然后,我又让几个孩子在教室里跑,因为教室内的狭小,他们撞在了一起!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我想说什么吗?”孩子们异口同声:“教室不吵,楼内不跑!”
  “知道为什么吗?”
  “知道!”
  “知道该怎么做么?”
  “知道!”
  他们终于记住了!
  此后的楼道内和室内不再有往日的吵闹!
  纯粹的说教未必有用,得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样!正所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画面四:流浪的孩子
  当一个孩子的书包被送到我手上时,我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这个孩子已经两天没来上学了,而且都是请同学代假的!我不动声色,让学生把书包带给他,果然,他下午来到了学校!看着低头站在我面前的他,我问:“知道为什么叫你来吗?”
  “知道, 老师,我错了!”
  “你以为一句错了就可以弥补你所犯的错吗?”
  “不能,我接受你的处罚!”
  在接下来的说明书中,我和我的学生们清楚的知道了一切:下午放学路上玩耍,回家时忘拿书包,回头再找,没找到,不敢上学,不敢给家人说,每天早上背着别人的书包上学,走出家门,把书包还给同学,开始在街上流浪,中午放学回家,下午接着流浪!这样流浪了整整两天半!在他的说明说中,真实地再现了他流浪时惴惴不安的心情:他说他真希望出现奇迹,书包忽然之间出现在他面前,甚至幻想那传说中变出金、银、铜三把斧子的老爷爷出现,能帮他找回自己的书包!
  同学们也写了自己的认识:犯了错误,唯一的方法就是面对,而不是逃避!否则,只能是错上加错!
  所以,要教会学生,面对错误!
  后序
  理解和宽容,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有力保障 。只有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和学生沟通,才会找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正确方法。面对“用砖头砸同学”的严重“错误”,陶先生不是盲目地处罚,而是连奖四次。陶先生从这个学生身上挖掘出的不是条条“罪状”,而是遵守时间、尊重他人、有正义感、善于改过等优良品质。这样的理解和宽容,恐怕会让那位男生终生难忘、受益终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自己在教学中的深刻体会,抓住作文教学的关键,采用别具一格而大胆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从学生出发,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把生活、真情,与教师的参与,这三者结合在一道,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全文论据充分,论点明确,语言朴素生动。表现了作者扎实的写作功底。  【关键词】:生活真情下水  高中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因为它能带动整个高中语文的阅读、鉴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如今,这样的思想或理念在中小学校很是普遍,这也反映出科研对于学校工作的重要性。是的,科研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  而我,作为一名科研人,一名走在路上的科研人,渐渐地,对科研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一、我的困惑  我是一名走在路上的科研人,路上困惑重重,方向略显迷失。  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具体负责人,本人在此岗位也算“混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向导,以培养企业满意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学生为目标。加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既是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又是提高中职学校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精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它倡导的是:爱岗敬业、责任心、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精神,它体现的是质量、效益、品牌等价值观。我校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中,由于融入了企业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质
【摘要】高中学生学业任务繁重,如何在当前高考指挥棒下,为学生减负一直是一线教师在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增效减负目标,主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构建思维导图三方面例谈图表教学的几点经验。  【关键词】图表情景教学学习兴趣课堂效率思维导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载体”,历届高考都侧重于对地理图表的考查,课改后的高中地理教材中也设置了更多的“读图思考”,图表教学是地理教师最基本的教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出发,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为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指挥手”——有目的且巧妙的引导——的作用,通过先声夺人的课前引导,课上四两拨千斤的过程引导及乘胜追击的课后引导,把学生引入阅读文本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品味作品的内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引导艺术策略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  深圳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
如何把班级管理好,做好班主任工作,这是每个班主任都探索和追求的目标。担任班主任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尽心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而努力着。  我的治班理念:用热情去工作,用真诚来沟通,用知识教学生,用人品育栋梁。  我的治班方针:力求创新,公平公开。  我的治班策略:诚恳相待,信任平等。  做为班主任,我也是从这几方面做的:  一、爱教育,爱学生,爱班主任工作  “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对班主任来说,
外因导致型低成就学生市指:由于家庭变故,家庭文化环境差,师生关系紧张,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同伴关系出现问题或品德滑坡等原因,导致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或者故意报复等现象。针对这类低成就感学生,主要采用的方法: 排除客观环境干扰,使各系统互相推进, 形成良性循环局面。在许多措施不起作用的情况下,采取“孟母三迁”的方式也很有效果。  杨波(化名),男,苗族,13岁,原我校初一8班的学生,(我是该班的班
记得作家李准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形象、记叙事件经过、再现文章环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课文《爱如茉莉》能把父母之间的真情写得如此细腻感人,靠的就是独到的细节描写。  一、环境细节,烘托情感  环境细节描写不仅仅是单纯的景色描写,也不仅仅是画面美的呈现
【摘要】战争带给人们的是满目的疮痍和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伍尔夫笔下的达洛维夫人,作为上流社会的典型代表,虽然衣着华丽,热衷于晚宴,但在其鲜亮的人格面具背后,却隐藏着阻碍她身心发展的生存困境。本文拟将通过对达洛维夫人的生活环境和自我意识进行深层剖析,揭示以达洛维夫人为代表的战后英国人民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人格面具战争自我意识生存困境  战争虽然结束了,可是战争带给人们的影响还没有结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