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海上油气

来源 :科学中国人·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驱动下,对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重大油气发现捷报频传,这在长期从事石油地质、海洋油气地质研究工作的姜正龙看来,是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大好事。“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深水-超深水大型油气田的发现使海上油气前景一片光明。”姜正龙感慨道。
  心怀大志 闯油气难关
  20多年来,专注油气勘探。全球约30%多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赋存于海底,海上油气产量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未来有望突破40%。在我国300多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中,发育了40多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海洋油气资源约占全国的1/4,成为我国能源矿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北部荔湾和陵水两个深水油气的发现、神狐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宣告中国海洋油气事业正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技术实力的增强,“海洋石油981”和“蓝鲸2号”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为深水油气勘探提供了保障,加大国内外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正当时。
  这一步步的改变,正是千千万万油气勘探工作者最希望看到的。“原来我们的勘探技术落后,别说3000米超深水,就是1000米以下深水,我国的钻探船也难以作业,在南海南部留下了历史的沉重伤痛。”姜正龍表示。
  近年来,为了我国石油地质、海洋油气地质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姜正龙相继主持完成了自然资源部战略选区和地质调查项目“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区油气资源调查及选区评价”、“华北东部前第三系油气资源及典型油气藏评价”、“全国油气基础地质综合编图”、“我国北方重点层系油气勘查新方向调查”、“十一五”课题“珠二坳陷烃源岩生烃动力学与盆地模拟研究”、“十二五”课题“珠二坳陷油气资源评价与成藏动力研究”、“十三五”课题“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烃源岩生排烃及资源量模拟计算与测试化验”等4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20多篇。
  他的辛勤付出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综合运用构造、沉积、地化等方面成果和地震、测井等资料,建立了油气资源评价的基础参数,形成了“少井区油气综合评价技术方法”。除此之外,还初步形成了“多种能源矿产综合勘探和评价”基础地质理论,并编制了1∶400万“中国沉积盆地分布图”、“多种能源矿产评价单元划分图”以及“全国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图”等。目前,他正积极深入探讨多种能源矿产“共生、分异”的成藏机理和富集规律,不仅夯实了油气资源评价理论,而且提出来了油气地质调查新思路。
  落地求真 传油气新知
  在姜正龙心里,科研成果要“落地”,“产学研”需结合。基于有关烃源岩、成藏、生烃动力学和资源评价方面的成果,设计研发的“少井区油气综合评价技术方法”适用于海域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在珠二坳陷深水油气勘探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在“武装”自身的同时,姜正龙也不忘将取得的研究经验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我喜欢学校的氛围,在学校工作能使我静下心来,而且培养学生带给我的成就感也很大。”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为其科研之路做出最好的规划。“既然选择做老师,就要为学生负责,为了学生的发展做最好的打算。”姜正龙补充道。如何提高我国海上油气勘探评价技术,尚存艰辛和险阻,尚需不懈奋斗与探索。
其他文献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于1865年在英国出版,一经问世,就俘获了当时国内儿童的心,同时得到了包括王尔德、维多利亚女王在内的诸多成年人的追捧。历经150多年,《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至少被翻译为125种语言,还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游戏等,“爱丽丝”在全世界的魅力经久不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能够成为传世经典绝非偶然,《大英百科全书·儿童文学》认为,《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把荒诞文学的艺术推到了最高水平”。赵元
教学设计  一、导入:在文化的氛围中开场  1.游戏:我来说,你来猜。根据提示猜人物。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激流三部曲巴金“优秀的语言艺术家”《稻草人》叶圣陶“国际安徒生奖”《山羊不吃天堂草》 曹文轩(评析:出示六年级课本和课外阅读中涉及到的三位著名作家的文学成就以及他们的代表作,通过猜一猜的方式让学生走近文学大师。这样的开篇洋溢着浓浓的文化味,为导出本课作者季羡林进行铺垫。)  2.
信息时代的到来,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语文学习而言,作为外部力量的互联网、多媒体、学习平台的大量涌现,使得学生学习的态度、方式、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度学习,作为能够选择的教学理念及路径之一,进入了教育教学研究者的视野。  一、深度学习及其教学设计四要素  2014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全国多个实验区启动了“深度学习”
小学语文低段常见“看图写话”,到了第二、第三学段也常见“看图习作”。看图之后写,并不是低段专利。无论是“写话”还是“习作”,图仅是参照,是凭借。特别是高段习作,图画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其多采用色彩、内涵都相对丰富的优质画面,画面中透露着情节,画外之意更加多元,有待阅图者揣摩、领悟。当图画内容变得复杂,可供启发习作的思路变得灵动时,看图习作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查与检测功能变得更加强化。如何写好,需要
声音的信息无处不在,声音素材特有的丰富性、发散性、选择性,与学生的生活最容易建立连接,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点——选取声音,确立主题  声音素材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具有发散性。音乐素材、音效素材、人的声音素材……总是包围着人们。声音是由特定的对象发出的,除了它的物理属性,它还会勾连出人们听到的、看到的某些事物的情绪状态和画面,引发无限的想象。  学生对声音的想象具有选择性。对于长着音
如何让语文要素清晰、具体、扎实地在课堂落地生根?我以《猫》这一课为例,谈谈实践和体会。  一、准确定位,找准要素落脚点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指向閱读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猫》是语言大师老舍的作品,他将笔触落于生活的细微之处,用平实的口语化表达娓娓道来,字里行间倾注了对猫浓浓的喜爱之情。老舍的语言,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亲切有味,风趣生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2.打电话时,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接电话时,能听清楚主要内容。接、打电话时,都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调动已知,分享经验  1.图片导入,聊聊电话。  (1)出示手摇电话机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介绍:这是早期的电话,装有手摇发电机,打电话时先用它发出电流形成信号传到邮电局的转
教学目标:  l.认识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 个新偏旁。会写“长、比”等4 个生字和竖提1个笔画。  2.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3.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积极创编,积累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一、了解赛事,聚焦“比”字  1.猜赛事。今天,大森林里要举行一场与众不同的比赛,猜一猜会比什么?  2.(出示不同动物的尾巴)揭示课题,指名读课题。  3.认识生词“尾巴”。出示马尾图,大
教学目标:  1.结合班情创设情境,借助教材范例,能表明观点,会从不同角度说清理由。  2.通过补充表达材料,指导把理由说清楚的两个策略,提升交际能力。  3.在交际实践中能一边听一  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依据表达要求进行评价,尊重不同的想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揭示话题  1.互动交流,做好交際准备。  能说说你担任过/想担任什么班干部吗?(相机
第一课时  一、韵母宝宝来做客  1.拼音王国里有六个单韵母宝宝,谁来告诉老师都有谁?  2.六个单韵母宝宝十分顽皮,非要去对方家里做客。咱们去瞧瞧,今天哪两个单韵母宝宝在一起玩耍呢?(板书:ɑi ei ui)  二、复韵母宝宝交朋友  1.结合“插图”,说出自己的发现。(用完整的句子说出图中有什么)  2.初次见面,和“你”问好。  (1)认识复韵母,知道复韵母是由两个字母或三个字母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