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快乐作文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xi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的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的作文贴近现实,反映生活,使他们在作文中能充分感受到作文的乐趣,变“要我作文”为“我要作文”呢?
  一、丰富生活的经历,积累作文的素材
  作文首先应积累好素材,而生活则是作文素材的主要来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参与生活,从生活中积累作文的材料。
  (一)引领学生积极投身生活
  现代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在家里的生活内容一般是做作业、看电视、玩电脑等,较少参与家务劳动和承担家里的工作,而以套房为主的居住模式,大门一关自成一统,又阻隔了孩子与邻里的交流、与社会的接触,减少了孩子喜欢做的很多活动。在学校,为确保安全、避免麻烦,能减少的校内外活动、社会实践,也在尽量减少。由此造成了孩子的生活历练少,生活内容单一,作文素材自然匮乏。为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积累作文素材,我们应多让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买菜、煮饭等,多组织一些校内外的活动,如校内的各种文体活动、竞赛,校外的各种社会实践等,以此来丰富学生生活的内容,增加生活的积累。
  (二)指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记录生活
  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发生许多事,但如果不用心观察、注意记录,也许它过去了就过去了,不留什么痕迹,导致作文时提笔便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我们可让学生准备一本生活记录本,用来记录每天的生活见闻及感受,并定期回头翻阅,坚持下去,学生对每天的生活就会多一份留意,多一点思考,多一分积累,学生的作文素材就会越来越丰富和充实。
  二、描绘生活的感受,体验作文的乐趣
  生活积累丰厚了,内心感受丰富了,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此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把他们的生活经历、内心感受说出来,写下来,让学生的心声尽情地释放出来,达到一吐为快的境界。
  为了引导学生倾吐心声,体验作文的乐趣,我们可设计一些利于倾诉的题材作为指引,如《xx,我想对你说》《那件事让我烦心》《今天真高兴》等。教师可通过举一些身边遇到的实例,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烦心的问题、高兴的原因都说出来。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感受到作文就是倾吐情感的工具,是反映、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久而久之,当学生养成了用作文抒写内心感受、表现生活的习惯后,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作文。
  三、开放作文的模式,拓宽作文的渠道
  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开放作文训练的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时时处处都可以作文,作文也能为生活带来帮助,带来精彩,从而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一)开放作文的内容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学生的作文内容也可以是多元的、多彩的。作文内容除了课本里提供的题材外,生活里还有着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按自身的兴趣从各个角度去进行作文训练。如我们可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为校园的花草树木或其他物品写介绍;为自己的东西设计宣传广告;根据实际的需要写寻物启事、感谢信、建议书等。通过这些生活小作文,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作文的妙处、作文的作用、作文的乐趣。
  (二)开放作文的时空
  作文不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容,它更应是生活中的一项内容。正如《毛诗序》中所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其实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我们用来抒写生活的,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作文不只是课堂教学中需要,生活中时时处处也都需要作文。如日记就是我们记录生活的一种最好的作文方式。日记没有体裁、篇幅的限制,它是用来描绘生活,抒写心声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用日记来抒发我们生活的喜怒哀乐。我们还可引导学生定期回头翻阅自己的日记,这既能让学生重拾生活,品味成长的足迹与快乐,也能让学生在回忆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体味日记的乐趣。当然,除了日记外,生活中的书信往来,网上微博的留言等也都是作文训练的方式。
  责任编辑 潘孟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放化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相比在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一、 善于从现实生活引入新课  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四年级数学的“乘法分配律”知识时,刚好我有个朋友的小店即将开业,于是我抓住这个事件作为本课的引入:老师有个朋友的商店在下周三准备开业,老师想花260~300元买一个花蓝(花蓝里各花朵
数学中的思维品质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而思维品质与学习兴趣密不可分。只有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开展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一、一题多解,引发兴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学生首先应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能全面地考察问题,熟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解一元二次方程:x2-3x 2=0。  这是给初三学生在复习过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后所出的
导入新课的方法多样化,可单独使用,也可交互使用,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充满活力、自信和愉快的情绪,以促进有效教学的进行。  我将众多的方法总结归纳如下。(1)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导入,包括图片导入、视听导入、背景知识导入。(2)教师提问,师生互动导入,包括自由交谈导入、课文话题导入、设问导入、复习导入。(3)以学生活动为主进行导入,包括讨论导入、组织竞赛和游戏
巧妙、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起他们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为学生学习语文注入活力。多媒体教学突破了师生之间仅凭语言、概念传递信息的单一方式,能更有效地让学生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寻求者,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创设情景,加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形象直观生趣味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充分融合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扩大知识容量,还可以通过声
卢梭说,教育是一种梦想。梦想中的语文教育是美丽的、诗意的、激情的、愉悦的,是一种交织和融合了师生的思想、情感、智慧、精神、心灵的气场,是不知不觉地投入、悄无声息地习得、自然而然地感染、深入灵魂的浸润,是时不时邂逅美丽的约会。下面笔者围绕“如何生成语文课堂的美丽”谈一些认识。  一、选好导入点——孤帆一片日边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精彩的导入,犹如惊涛拍岸,在学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