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去转化“后进生”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147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无论怎样的学校、班级,无论用何种形式择优录取,在进行一个教学阶段后,学生总会出现差异。无论从思想、学习成绩、纪律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较差的学生,我们称他们为“后进生”。他们在班级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会给班级各项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有些甚至给学校、家庭、社会造成一定损害。因此,加快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成为班级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在就后进生的转化,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深入调查了解,找出后进的原因
  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向上,争做优模之心。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如家庭、社会或人为的不利因素,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进步。由于恶性循环,如教师过重的批评、学生之间的歧视、家长的挖苦或打骂等不正确管教,给学生造成心里压力或创伤,形成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严重者自暴自弃,不可自拔。因此,必须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性格特点等,才能找出学生“后进”的形成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二、用爱心鼓起学生理想的风帆
  一位专家说过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最高原则,也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天职。学生如果能感受到教师的爱,那么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会更加的和谐融洽,教师也就越容易给学生创造学到更多知识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般“后进生”都存在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很差,老师和同学们都看不起自己,都不爱自己。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必须多与他们接触,从各个方面关怀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只有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赢得学生的信任,使他们把老师当做亲近的朋友,愿意向老师倾诉自己的心事。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洞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查出学生后进的真正原因,才能有的放矢的做好其转化工作。
  三、创造情境,培养自信心
  通过了解得知,部分“后进生”并非各方面都差,主要是学习成绩较差给他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形成了低人一等的自卑观念,最终形成一切都不如人的想法。导致自暴自弃,甚至于辍学。针对学生这种思想状况,我给学生列举了许多著名科学家学生时代并非成绩优异,但通过他们的刻苦努力,后来都成为名闻世界的科学家。为了恢复他们的自信心,我还给他们创造情境,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展现。比如说有的同学劳动积极,我就分派他做劳动委员或值日组长;有的学生责任心强,我就让他任课代表,负责收发作业等等。实践证明,他们都能做的非常出色。他们不但得到了全体同学的认可,还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关键的是通过这些事情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心里充满了成就感,重新树起了自信心。同时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体会到了老师的关怀和信任,对老师也更加的尊敬。
  四、顺应教改形势,改革教育理念
  当前,素质教育在全国全面推行,不但每个孩子都要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还要使他们学有所成。这就给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过去学校评定,以升学个数为标准;学生优劣,以分数高低而定。那些成绩差者被认为是“后进生”,便会被慢慢“边缘化”,除了成绩,许多其它方面的能力也被忽视、被压抑,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些所谓的差生也就自暴自弃,最终辍学。而新课改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不让一个学生落伍、掉队,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用期望、赏识、鼓励的方法去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重新树起理想的风帆,使他们自身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而不至于辍学掉队。做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这些“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上进之效。经常用牛顿、爱迪生等著名科学家的经历来鼓励学生,他们在学校时的成绩并非理想,有的甚至很差,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让学生也树立起我们一定也能有所作为的信念,坚持完成学业接受更多的教育。
  五、宽严适度,持之以恒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非短时奏效。部分学生会出现反复甚至是多次反复,因此我们教师要有耐心,不能急燥;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对于学生的缺点不易过分严格要求,而是采取宽容和引导的方法予以转化,多给他们创造一些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和空间,激发他们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同时要用学生乐意接受的办法使学生分析到错误的原因及危害,引导他逐步地走上正轨。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龙其是“后进生”。让他们充分感到教师的爱,只有这样学生才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指导,才能更好的改正错误,奋发向上。
  总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一切为学生发展的原则,尽已所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宽松、愉快、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愉快的学习成长,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优秀的人。让“后进生”从我们的学校里永远的消失。
其他文献
打造高效课堂,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高中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标准》之精髓,现总结如下方法:  一、师生平等
摘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于学习方式的自主、实践、综合,又注重于过程的开放和互动,它的内容选择范围宽泛、灵活,以直接经验为主。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本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方面有所贡献。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价值实施 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
信息学奥赛,是一项充分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活动,融合了“思维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基础性”、“独立性与合作性”等众多要素在内,正是这些极具挑战性的特征,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让众多的OIer沉迷其中,不亦乐乎。然而有许多刚刚接触到这个竞赛的老师们,往往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不得其法,历尽千辛万苦走过了许多弯路,也没能取得什么成绩。虽然从事多年这方面的辅导工作,但从中悟得的“道”还只
小学低段学生因为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那么如何能够保证教学效果,让他们在40分钟的音乐课堂真真正正的学到知识?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儿童感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上了还想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尽可能从儿童平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为依据,创造出一些儿童喜爱并能感受的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加以应用。游戏是儿童最基本的活动,音乐游戏在实现
「内容摘要」课堂中的有效追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之窗。笔者试从追问对象、追问技巧、追问时机、追问“注意点”等方面来探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追问。  「关键词」有效追问 技巧 时机  何为问?《说文解字》这样阐述:“问,讯也。从口门声。”笔者将“问”字形象地理解成教师用“口”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之窗。追问,是架设课堂预设和生成之间的桥梁,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阶梯。可见,“追问”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  笔者认为
内容摘要:文章主要的目的在于完成初中阶段新课标中对生命与人生的论述。从实践与理论两个大视角,关注生命的存在,和存在的意义。同时既顾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兼顾生命和人生的本质和意义。  关 键 词:生命 人生 苏霍姆林斯基 新课标 天地宇宙 本质  2011年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制定并发行。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有益之举。在文中《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了本学科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
本刊讯(记者刘秀峰)5月27日,第四届特色商品交易博览会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互联网+特色农产品”采购对接会在三门峡市国际文博城成功举行。采购对接会由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主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种教育模式在观念和实践上的差别构成了一对矛盾。在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分数论英雄的终结目标之下,我们的教育交给孩子最多的是书本知识。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并非易事,它常常会遇到阻力,主要包括:应试教育的惯性作用、政策导向作用和教育改革的风险性等。所谓素质,从现代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
摘 要:如何提高地理试卷中综合题的得分率不仅是地理老师关心的问题,更是即将步入高考考场的广大文科类考生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高考地理 解答方法  高考地理分值为选择题44分,综合题为56分,从比重来看综合题越来越成为师生关注的主要方向,那如何答好高考综合题也是近些年来我们这些地理老师关心的问题。地理高考试卷的综合题答题的切入相对简单,能全面、准确、深刻地完成答题却十分不易,如何提高地理
摘要: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把丰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