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uan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学奥赛,是一项充分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活动,融合了“思维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基础性”、“独立性与合作性”等众多要素在内,正是这些极具挑战性的特征,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让众多的OIer沉迷其中,不亦乐乎。然而有许多刚刚接触到这个竞赛的老师们,往往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不得其法,历尽千辛万苦走过了许多弯路,也没能取得什么成绩。虽然从事多年这方面的辅导工作,但从中悟得的“道”还只是沧海一粟,在这里静心整理,就信息学奥赛分区联赛辅导如何快速入手的问题谈谈几点体会。
  一、 选苗子
  我认为在普通中学,不是没有信息学奥赛的苗子,很多时候是我们教师没有发现苗子的意识,没有发现苗子的行动,没有营造培育苗子的土壤。我的选苗子标准是:一是对学习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二是数学基础扎实;三是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四是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五是能耐得住寂寞,能静下心来钻研问题。具体做法是:首先是参考各科考试的成绩,其次是班主任的推荐,据此每班选出3-5名选手。通过智力测验,阶段性过关测试,进行层层筛选,最后思路开阔、知识面广、智商高、创新能力强的选手往往易于脱颖而出。
  二、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动力的源泉。为了使刚刚接触到奥赛的学生能牵移兴趣,在开始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介绍程序设计、程序开发人员的就业前景、信息学奥赛,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意向、冲动。刚开始的时候一定不要追求速度,也不要一开始就讲抽象的东西,否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找几个很简单的例题入手,通过讲例题的时候把编译环境、程序的几大部分、一般的语句格式等基础内容一一向学生介绍,介绍后要求学生照例子录入程序,让他们学会调试程序直至调试成功,让他们在前几次课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认识到程序设计不是想象中的高不可攀。另外辅导过程中还要注重辅导内容的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增加一些小游戏设计,让学生自习设计出积木、扫雷等程序,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只有这样,奥赛辅导才会带给学生快乐,不是带给他们累赘,他们才会在成功中树立继续学习的信心。
  三、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要想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竞赛的角色,必须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有探索研究自学的能力,正如吴文虎教授所讲:探索研究是信息学奥赛最大的、最重要的特点。若选手只能完成辅导的内容,不能通过自学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优秀选手。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要求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很主动地学习,富于探索精神,我们的格言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追求,从一道题目、一种方法开始。其次要有周密细致、严谨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当读完一道题目要一下子能切入主题,抓住本质,然后将实际问题抽象并转化为数理化模型的能力,这就要求数学的功底强,最好超强,接下来就是使用计算机解题,各种可能的特殊情况都要一一考虑到。细致到编程中的每一个字母、符号,都不能出现半点的差错,而且具有严格的层次关系、逻辑关系,前后不能倒置。这要求对学生进行周密细致、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最后就是要注重协同合作和总结提升能力的培养。学生们要有一种追求完美的精神。让学生们一起讨论、一起动作,甚至有时候可以让学生来讲题,其他学生提出质疑,大家共同解疑,以其达到一个问题掌握多种解决方法的效果。
  四、 积极参加各种NOIP的讲座
  在每年全国各地都会开展一些NOIP冲刺讲座。比如清北学堂的NOIP辅导,中学生电脑报等,他们均是请知名有经验的选手老师讲课。我们可以带学生去听课、去模拟测试,多向名师请教、学习,这不仅能极大提高学生的编程水平,也能让老师的辅导水平极大提高,可谓一举两得。当然其中外出学习的费用问题我采取学生自己解决为主、学校适当补贴,与竞赛成绩挂钩,如竞赛取得成绩可以全免,这样可以解决贫困生参加竞赛的费用问题。经过这几年的反馈学生的反响都很不错,外出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关健是确实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五、 固定资料网站的使用
  辅导学生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注重加强资料库的建设。充裕的资料库,给学生的自由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条件;在这里我们一直用TYJYJ网站与RQNOJ网站,因为这两个网站比较稳定,内容题目较多,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各类题目训练。另外关健的是模拟测试也较多,基本上每周都有,这就让学生可以提早进行考试测验,检验自己编程的能力。可以随时跟外面的高手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 当然关健还是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明白:每当个人遇到一个难题或新题,要先努力用所学解决,不行的话就争取别人的支援和帮助,共同研究讨论、共同克服困难。这样的学习氛围,大大增强了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另外,在课余,还可与学生通过互联网络采取QQ、邮件等方式实现超越时空的交流。在这种环境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强于弟子,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友好、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其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总之,辅导学生参赛是一件苦差事,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们真的投入进去了,才品味出,而其中的欣慰与喜悦也只有我们自己才感觉和感受的到。信息学奥赛辅导工作任重而道远,教师要耐得住寂寞,要乐为铺路石。
其他文献
初中生升入高中,很多同学常常有一种不适应感。这种情况也体现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要使学生提高语文水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好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的衔接。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由于初高中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目前最具权威性的评价就是中考和高考。由于初中属九年制义务教育,中考既是初中升入高中的选拔考试,也是初中的毕业考试,教育部门对中考及格率的要求是要达到80% ,所以中考语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 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歼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简言之,足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人的素质结构是开放的,有序的、分层次的身心系统。其根本属性是“培养人”。“素质教育”就是面向2 l 世纪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针对中小学中一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确了
由于环境及体力的限制,个人比较喜欢培植小型盆景。小型盆景处理容易、方便携带、成型快,容易有满足感,不像大型盆景,往往最少培植十五、六年才有初型,需要更多耐心。小型盆
摘 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指导学生用联系的方法来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方法 四种联系 思想政治课  现在思想政治课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给类考试主观性试题占很大比例,要解答好这些主观性试题,就必须真正理解,吃透课本上的知识,而联系是理解,吃透课本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联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方能在实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颁布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音乐教育也正在朝着这一方向不断深入发展与前进。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具有创新意识;对教师而言,需要通过其音乐课程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此期间,音乐教师应当认清发展的形势,积极转换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音乐课程开展创新教学,以此提升整个音乐课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
在当今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必须注意文化问题,要把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与英美文化联系起来”这一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尤其是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应该越来越重视英美文化对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此表示不理解,认为这是在“给外语老师和学生加上一些不必要的负担”。然而,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笔者认为,英美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从语言与文化
发散思维是从同一来源材料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又称辐射思维。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它表现为思维开阔、富于联想,善于分解组合,引伸推导,敢于创新。要坚持不懈地重视和加强发散思维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1、营造愉悦的氛围,创设发散思维的情景。  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问题、自己提问题的条件与机会,为发散思维的培养创造良好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新课改经历了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到追求高效课堂和卓越课堂的探索。回顾我们走过的艰难历程,对于课改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一、我对教师角色的理解  1、 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  在现代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也要实现教学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还在于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陶行知也提出:生活即教育。只
打造高效课堂,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高中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标准》之精髓,现总结如下方法:  一、师生平等
摘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于学习方式的自主、实践、综合,又注重于过程的开放和互动,它的内容选择范围宽泛、灵活,以直接经验为主。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本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方面有所贡献。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价值实施 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