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d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需要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专门的工作方法来实现他的愿望.新课改以来,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他们对“有效教学”的认识,似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扇窗,让我看到一面面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思想在脑中冲击、碰撞,对有效教学的科学认识却逐渐地清晰起来.
  1目标要有效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如果不知道罗马在哪里,怎么走呢?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他们各自的“罗马”也是不同的,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对此有清楚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么?我们对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了解多少?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呢?综上所述,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建立在解读《课标》、《考试说明》、学情的基础上确定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并将三维目标有效整合.
  2时机要有效
  教育是一门艺术,课堂上处处体现着教师的教育智慧,对于这句话,我的体会至深.《恒定电流》复习一课,在导入部分我精心设计了8个小题,通过这8个小题构建了本单元的知识框架,以此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自查和梳理.流程是学生先独立解答,之后是小组讨论答案,最后是师生共同解决不明确或不明白的地方.由于是比较简单的题目,所以我就没有在PPT中展示答案,结果小组讨论热烈,不同学生的参与度也较高.后来,老师们在评课的时候提出应该给出学生标准的答案,基于对于学生解答问题的规范性,我认同了老师们的观点.第二次上课,我在小组讨论刚开始的时候就展示了标准答案,结果呢?小组合作变成了学生自己订正答案,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现在,我在反思三个问题:第一,课堂环节的设置绝对是门艺术,同样的操作前前后后不过是几分钟的差,结果却大相径庭,本应该很出彩的地方却成了缺憾之处;第二,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失效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自主学习的失效,因为学生在自己订正答案的过程中,更多地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有了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所以,小组合作互动并不是时时适用、事事有效的;第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虚心地听取同行的意见是必须的,但是,改变的有效性也是必须的,没有深入思考和严密计划的改变怎能谈得上“有效”二字呢?所以要谦听、深思、慎改才好.
  3追问要有效
  古人治学讲究“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质疑能力都是其收获和成长的前提.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可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时时、事事、处处展开,问要抓住“关键词”提出有效的问题,而不是对任何事情都笼统地问“为什么”,问题目标指向不明确,就会导致思维和回答的混乱,导致一种无序、低效的状态.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说过:“教师的目标是激发更多的思想,扩大参照框架,以便儿童自己的经验内容更精确复杂.”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扩大了的“参照框架”,促使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激发问题解决的动机.
  4体验要有效
  对于体验,我在乘坐地铁的过程中有了深刻的体会.第一次,好多同伴一起,有人看地图找路线、有人忙着换零钱准备买票、有人忙着研究怎么买票,而我呢?身在其外,冷眼旁观,虽然我也去上海的南京路转了一圈,但我对我是怎么去的又是怎么回来的毫无印象,我只是跟随大家走了一趟而已;第二次,还是去南京路,可只有我和伙伴两个人,这一次我帮忙看了一下路线,在买票的机器前也指指点点了一番,虽然这一切还是同伴操作的,但我已经不能轻松地“身在其外、冷眼旁观”了;可想而知,如果第三次是我只身去的话,情境会是怎样的呢?这样的经历让我想起了我们的小组合作教学,在小组内不乏象我这样的学生,他们只是被拖着从这里到那里,他们总是“身在其外、冷眼旁观”,所以,对他们而言就没有什么体验而言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很可怕的事情,那就是,我们两个人再去南京路的时候,我们无条件地选择了原来的路线,尽管地图上明明有好多条路线可选,可是我们根本就不愿意去尝试,因为我们害怕错误,我们认为熟悉的就是保险的,我们喜欢照着原来的去做,这对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就是一个极大的摧残.想到这,我真正认同了专家们的观点,没有合理分工的小组合作其实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至少它不能对所有的小组成员都有效,所以,合作学习是必要的,但让每位成员都有真实的体验才是有效的.
  在让学生体验的策略中,我很认同错误-体验策略.让学生在错误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改进,在改进中收获.物理探究实验就是一个个真实的体验之旅,有的老师不愿意真正放手,因为担心孩子们得不出正确的答案,可是,众多的曲折的错误经历不更加深了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么?因为,没有一个规律的得出不是科学家们经历了成千上万的错误得出的,有的规律还是几代科学家历经几个世纪反复的质疑、猜想、论证、实验才得出的,甚至还有一些规律到现在还在“错误”中前行,所以,学生在失败的尝试中才能对科学家们的精神有真实的体验,他们才会真正了解什么是科学,这不也是收获么?我在想——老师不放手,学生就不会伸手,教师该放手时不放手,学生就不会该出手时就出手.
  5结尾要有效
  有个很好的比喻,如果我们的课是我们送给学生的一份礼物,结尾就是包装上的蝴蝶结,它把所有的经验绑在一起,对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学习的技巧和概念纳入旧的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成就感;精彩的结尾使学生期待着下堂课的到来.每项活动后都应有一个让学生体验的过程,使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关键是如何进行有趣而富有创造力的、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而不是收拾书本准备回家的活动.
  总之,短短的45分钟,可以是蜻蜓点水,也可以是波澜壮阔;可以轻风拂柳,也可以洗涤心灵.要想学生改变,教师必先改变,可能只是一种语气的改变,可能只是一个小习惯的改进,可能只是课堂流程的小小调整……,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有效,我的理想;改变,我的责任!
  宁贴在地面步行,也不在云端跳舞!
其他文献
在基础教育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前提下,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取决自身的办学质量,而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华中科大杨叔子院士说:“一个民族,没
期刊
中学物理教学中,习题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高三复习教学中习题课占有相当的比重.习题课并不等于“做题课”,习题课不但要起到复习旧知识的作用,还要起到消化巩固提高的作用,让学生在做题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海”式教学越来越不符合新课程理念,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课堂新课教学中实际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我认为我们绝不可以拿来主义、照搬照抄,应该从实际出发,吸收、借鉴成功的教学模
党的十九大是我党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十九大报告,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 站在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的国际坐标
期刊
了解当代青少年文化,为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提供了线索;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供了桥梁;为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提供了资源.鉴于当代青少年文化的特点,学校德育应该理解
我是校园一片绿叶,永远的绿叶。虽然我身在海角天涯,心儿却留在这里。一道霞光一片月光在我心中珍藏,一声鸟鸣一阵书声叫我心头发热。花儿开了花儿谢了我在枝头笑,我是校园一双眼
1问题的提出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中物理课程各个模块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物理实验.物理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观点:“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注重学生探究行为的设计;要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应具体着眼于学生的探究行为评价.《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高中学生应该在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中达到
甘肃省民乐县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布局、 管理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布局微调和校车服务让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方式更加节约、 合理;“学区委员会”的建立使教育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表明, 党的使命就是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为最基
期刊
关于滑动变阻器类型的电学计算题,在中考及竞赛中常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其解法一般较繁,但运用数学知识又可另辟新径.下面结合实例与大家共同探讨.  例1 (2011全国物理竞赛)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4 V;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 V,在15 s内定值电阻产生的热量为60 J.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电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