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o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数学是这一阶段学习的必要科目,其中,小学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启蒙阶段,自律性差,专注力不强,需要教师一步步耐心的教导.一些客观原因致使一些孩子变成了“学困生”,同时,“学困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对“学困生”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将抛开智商、情感等因素,客观地探究“学困生”认知、教材以及知识点等层面的成因,并针对成因提出适用于“学困生”的转化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计算;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一、引言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模式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所以以训练为主,这样虽然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计算技巧,但是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上和课下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小学正是学生爱玩、爱闹的时期,数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耐心,而数学计算更应该保证其准确性.因此,学生在小学数学计算中很容易变成“学困生”,即这些学生一切正常,但数学学习效率远低于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也不能完全消除“学困生”,只能根据不同“学困生”的成因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辅导.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
  (一)缺乏运算兴趣
  “学困生”普遍认为计算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过程,这是导致其成为“学困生”的最根本原因.因为他们缺乏计算兴趣,便不会很用心地去完成计算,也不会耐心和细心地去计算,更不会一步步检验,导致计算过程出现种种失误.
  (二)计算习惯不好
  小学的计算题都是比较简单的,但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没有办法做对每一题.小学生如果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做题,也是不可能做对这些简单的计算题的.小学生爱玩、好动,易受周围事物的影响,也不能全神贯注地进入做题状态.再加上教师也不太注重学生计算习惯的养成,只注重做题量和正确率,便导致了学生上课走神等现象出现.还有的教师为学生留大量的课上、课下计算作业,学生便只注重做题而忽视了答案的准确性,也没有进行一步步的检查.这种计算模式便导致学生养成了马虎大意的不良习惯.
  (三)审题不认真
  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审不清题就不能做出正确答案,还会导致一步错步步错的情况,它影响着学生对已知、未知条件的准确把握.学生很多时候题做不对的直接原因是题意未明确便下笔开答,只有分析清题目才能运用相关法则、定理、技巧进行解答.如果不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就会导致答题准确率下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因此吃大亏.
  (四)计算思路不清晰
  学生要想做对一道题,就该有清晰的计算思路,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框架,厘清每一步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道题.然而目前,学生对计算知识的掌握缺乏整体性与清晰度.教师忙于赶进度,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只注重讲授知识而不注重学生的吸收与巩固.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水平,沒有深入到本质上.教师只是生搬硬套地让学生去计算,强行将他们的知识粘在一起,没有为学生很好地讲解其内在的联系,这就导致学生没有完整的计算思路.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时而还出现断节现象,没有真正地掌握计算技巧,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
  (五)学生的转化迁移能力不强
  学生的转化迁移能力是指将一道题迁移到一类题上的能力,即学会这一道题,便能运用这道题的做题技巧和学习经验来完成一类或相似题的解答.或者可以理解为,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技能对新的知识、技能及方法的作用影响.小学的数学题一般都是一类一类的题,小学的计算题更应该注意转化和迁移.然而“学困生”很难完成知识的迁移,打不好计算基础,这也会严重影响高年级的计算知识的完善度.一位数到多位数,简单计算到复杂计算都是紧密相连的,“学困生”无法很好地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无法完成知识点之间的迁移,也就导致计算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数学的学习效率.
  (六)缺乏实际运用能力
  学习数学也是为了服务于生活,而我们往往很难将数学计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再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器和手机的普及,我们很少亲自去手动计算结果,于是慢慢地对计算工具产生了依赖性,久而久之,计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运用与使用的频率越来越低,这也影响了学生的熟练运用程度,导致学生对计算失去兴趣.而且很明显的一点是,大部分学生对整数的运算要比分数熟练得多,也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中对整数的运用方面较多,而对分数的运用很少,这就导致学生对整数运算比较熟悉,整数、分数运算的能力产生差异.所以,学生没有将计算问题实际化,也没有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运算,错失了提升数学能力的好机会,更多的学生成了“学困生”.
  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创造数学情境
  很多学生因为数学学习缺少趣味性而导致其很难融入课堂,很难听明白老师讲的是什么.教师可以转换教学思路,灵活地采用创造数学情境的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课堂,进入课程内容,这样,学生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记清楚老师讲授的定理、公式,并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同时,教师创造数学情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一步爱上数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如何求长方体表面积”时,不能直接按照课本讲公式,这样学生就只是听了一遍,很难熟练运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纸片做长方形模型,学生自己制作,制作完成后,学生独自完成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长方体对面面积相等等特殊性质,学生一步步钻研、探讨,便可自己总结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全程参与了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探讨与演算,就会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学生在平时做题的时候,也就很少会出现记不住公式、公式运用不熟练的问题,也渐渐地提高了运算准确率,“学困生”不再因为公式的问题做不出题.   (二)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见,学习的方法永远比学到的知识重要.很多学生成绩不理想就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减少学生的无用功,避免学生走很多弯路.因此,学生不仅应该“学会”,更应该“会学”.在小学的数学计算中,好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去计算,也就是明白计算的原理,厘清计算思路,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做题时才不会慌张做错.
  例如,数学计算中的常见错题24乘5等于100,就典型地反映出學生没有弄明白数学计算的原理,没有熟练掌握数学运算方法.学生做计算题,首先关注的是这个题的答案,而没有去想这道题涉及了什么知识点,运用了什么数学概念、运算法则、计算公式,这道题要从哪里入手.小学数学是打基础的过程,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才能为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锻炼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不同的学生在面对同一道计算题时,都会有不同的思路去解答,他们也不一定会严格按照老师的方法去计算.这个时候,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思路,也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讲解自己的方法,锻炼学生的个性思维.例如,对于185×9.5的计算,同学甲通过185×9 185×0.5来计算,乙同学用185×10-185×0.5来计算,丙同学用100×9.5 85×0.5来计算,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都能得到正确的答案.甲同学的方法最高效、最常见,老师也应该表扬其他两位同学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其他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不要局限于一种方法.
  (四)多多强调复习
  学会的东西如果不常常去复习它,就会把它遗忘,提高数学计算能力也是这个道理.学生在基本数学计算学习中,应该不断强化技能训练,巩固学习方法,防止遗忘.例如,在涉及有关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时,学生的计算方法往往是正确的,但结果很多情况下都不正确.我们分析原因后发现,很多学生在约分、通分、互化上出现错误,也有的学生在百以内的计算中出现失误.学生常常在这些基础知识上犯错误,就是因为遗忘,未能及时强化造成的.学生明白了基础原理后,没有进行专门的强化训练导致知识点的遗忘.
  (五)加强口算能力
  很多学生算数慢,算数不准确,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口算的重要性.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对于简单的计算,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口算.而且口算不仅仅是小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它贯穿于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师的教课任务中应该包含适量的口算任务,每节课可以进行五六分钟的口算提问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口算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借鉴错题,吸取教训
  当人们遇到新的情境时,会在原有结构的基础条件下进行稍微改变来适应现实环境的要求.我们把这一道理运用到学习中,就是让学生注重常常复习错题.学生在复习错题时,应该思考自己的出错原因,可能是因为基础不扎实,还可能是因为记忆不牢固,也或者是因为思路不清晰、做题习惯不好.学生通过复习可以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以后再做到类似题时,能更快地进入题中,减少犯错.教师也可以开展“做小医生”“纠正小毛病”等类似活动,帮助学生纠正自己的毛病,让学生在加深印象的同时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基础.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人们对数学教育更加注重,数学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计算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和整体数学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不能占用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防止破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章喜喜.提高低段学困生计算能力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7(009):191.
  [2]于振富.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J].人文之友,2019(023):184.
  [3]董惠英,张长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几点体会[J].学周刊A版,2017(009):95-96.
其他文献
数学是一门抽象且复杂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深 入地理解题目的意思,进而理解数学定义,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中,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摘要】本文首先从内涵、理论、特征等方面对化归意识简要阐述,并从数学化、熟悉化、简单化、直观化等方面阐述化归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原则,然后从公式推导、数形结合、图形转化、归纳总结等方面阐述化归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体现,最后从挖掘教材中的化归意识、明确化归意识的意义、结合教学揭示化归过程、反思化归意识应用的不足、加强练习提高化归能力等方面阐述化归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并从教材解读、教学目标
【摘要】数学在小学教育中属于开展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主要是因为其中蕴含诸多理论、概念等.但如果小学数学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便可促使学生头脑更加灵活,在学习相关知识时能够快速掌握其中含义.基于此,本文首先明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其次站在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角度分析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存有哪些问题,最后根据问题提出正确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针对性策略.  【关键
2021年消费电子市场的开头刚开始有点场面上的“冷清”,因为传统的开年大戏CES改为线上举行,清一色的线上发布会让新消息的发布变得散乱了很多,没有了全球媒体的现场报道,没有记者们在现场观点各异的“主观”感受和在“犄角旮旯”的素材挖掘,没有行业大佬面对面的“爆料”,也没有全球消费电子从业者的济济一堂,整个CES变得就像不存在一样。记得曾有人还说有了线上发布会,线下展会就不重要了,从2020年到202
幼儿阶段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改善孩子语言思维,增进幼儿与他人之间交流,从而最大 程度满足幼儿物质和精神需求,提高孩子认知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受到家长和教育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将探讨幼 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深度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有效的学习中,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并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和能力,最终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基于此,笔者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切入点,立足于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对具体的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侧重点,认清教学创新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推动学生思维生长,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广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思维品质,才能够推动学生学科素养的综合发展.为推动学生的思维进步,教师需要把教材分析和教材资源利用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对教材的专业化分析把握大量有助于推动学生思维生长的资源和营养,并通过对文本教材的二次加工和教学转化,促进学生科学思
现代新教育要求情境教学,这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意思。尤其是语文这门课程,文字占比重,小学生对于文字认 识不全、理解能力差,如果与情境相结合,那么学生对课文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都会有所改变,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理解课文,那么该如 何进行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呢?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通过预习更加清楚地知道上课老师要讲什么,什么是重点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预习也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预习;主动性  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
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论的不断革新,让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动式学习已成为历史,“快乐学习”正处于大热阶段。 小学体育的教学也应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让趣味游戏成为小学体育的大热方式。在解决了体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小学体育课堂上可以用讲 述趣味故事、设计趣味游戏爱、开展竞赛活动的方法,实现小学趣味体育课堂的革新,让小学生可以在体育课堂上释放天性,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