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

来源 :中学英语园地·初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sterv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内涵
  所谓信息技术同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即是将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传统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加以转变,将英语课程同信息技术融为一体,使信息技术真正发挥其教学与认知上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中学英语教学变得简单。其有效整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为了达到英语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信息技术来展开相对完整和独立的英语教学内容;第二,英语教学资源信息化处理之后,将传统教育资源做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使得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更加的直接;第三,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将以往被动式的学习向自主性的方向转变,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的原则。
  二、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优势
  1.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
  智力的开发始终都要依赖于兴趣。在中学英语学习上,兴趣的形成能够巩固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对于新鲜事物易于接受,鲜艳的色彩、优雅的音乐、五彩的图画往往更能够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恰好就是一种能够提供直接、形象、生动、极强渗透力和感染力的教育信息。
  2. 模仿语言环境,实现仿真学习
  当代英语具有实践性的明显特征,这也是由其社会功能所决定的。对于我国中学生来讲,普遍缺乏良好的英语原材料和语言环境,在农村更为严重。信息技术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对人物、声音、情境、人物、电、光等因素的设置,为英语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于英语的接收更为积极,为学生口语能力的练习提供了平台。
  3.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发挥学生个性特长
  运用信息技术将英语教学情境设计得富有创意且活泼生动,学生在这一生动的语言环境当中去学习、去领悟,在像、声、图、文的刺激下,各种感官得到充分的激发,自身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开展综合性的英语训练,使在有限的课堂上实现教学最大化,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进一步加强,从而为英语的实际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
  1.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应充分发挥其知识载体和认知工具的作用,采用协同交流、自主探究、研究学习、任务驱动等策略,从中学英语教学内容出发,实现整合。通常实现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内容有效整合的方法是应用PowerPoint, Authorware等手段,或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来实现。与英语教学内容整合之后,对于学生计算机能力、实践能力、主体意识、英语学习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有效整合
  长久以来,任务型教学模式一直是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在任务型教学当中,学生的调查、思考、交流、讨论及合作等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交际化、任务化、真实化、项目化和过程化。从理论上来讲,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和任务型的教学方法是可以有效整合的,其具有相同的理论教学基础,都是以学生的角度出发,都强调在教学中的侧重,通过信息技术情境的创立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任务型教学模式当中。
  3.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学习策略的有效整合
  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网上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比如借用网上的图像、图片、图标等信息化的语言进行表达。学生也可通过在网上搜集资料,使用远程的文件和数据库,实现与同学间的资讯与交流。在这些过程当中,学生自身形成了有效的信息管理和评价方法。教师此时应鼓励学生通过上外文网,同以英语为母语者交流,学习的资源进一步得到扩大,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更加具有实践意义。
  4.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学习方式的有效整合
  学习方式包括信息加工习惯和学习感觉通道两个方面。就信息加工习惯来讲,教师在整合课堂教学时,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英语教学的交互性,对潜在的优越性作出及时的反馈,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而学习感觉通道则是要求教师在选择和适应课件时,应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特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听、看以及触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是一种新生事物,自身的优越性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同时需要英语教师加以合理地运用来实现英语课程的推进。将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研发和认知工具能够满足师生互动、学生主动、课堂生动等要求,是现代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英语学习,单词是基础,单词如果记不住,就根本谈不上连词成句,更谈不上掌握英语、运用英语去交际。对于农村中学的孩子,平时说话都是用本地语或者是母语,除了在课堂上用英语交谈,其他时候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记好单词,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对大部分的农村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但英语单词的记忆对整个中学生群体来说又是重点内容。一般来说。掌握英语单词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记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信息技术已经在教学中被广泛利用.白板的普及更加推动了“微文化”的诞生,微课虽然短小,但是作用很大.微课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教学中有利于难点的突破和重点
<正>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自身阅读经验引领学生阅读实践的过程。教师首先要凭借自身的阅读经验"浸入"文本,借助文本细读发现、挖掘课文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师走进文本的
【评析文章】王立华:《寻找语文教师的适宜位置》,原载《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第20期。  【原文提要】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自己的适宜位置,希望有所作为的语文教师都必须找到自己的适宜位置。在语文教学生涯中,你要克服教育行政的干预阻力、工作环境、学生及其家庭文化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你还得克服自身专业自主意识觉醒程度低、禀赋不高、知识欠缺等主观因素带来的阻力。因为这些阻力,你在寻找自己的适宜位置的过程
学习目标: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学会鉴赏诗词的意象。  2.能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会鉴赏诗词的情感。  3.背诵全词。  重点难点:  1.分析词中的意象。  2.指导学生鉴赏诗词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诵读、品析、探究  知识链接: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
今天我们上的内容是Unit7的第四课时,即sec-tionB 3a-4(第56页)。在课堂里,我们完成了3a-4-篇以e-mail形式出现的文章的教与学之后,学生对文章的内容(S.T. Zhang对他们一家人今年夏天去中国东部某个地方游玩的地方提出的要求,并希望AceTravel能推荐出合理的地方。)已经非常清楚。在这个基础上,来完成备课时设计好的作业:  1 Imagine you work f
校园文化是反映学校中教育教学关系观念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的品位直接影响到教育环境的品位,影响到学校造就人才的品位。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它作为治校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部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地快速发展,重要的是加大农村学校的信息基础建设,减少城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这便需要教师通过信
捧着友人温立三先生赠送的《从教师到教育家——洪宗礼评传》,我摩挲不已,相见恨晚,我怀着揭穿魔术师魔术奥秘的心态力图解密洪先生事业发展的辉煌,于是跟着东缨先生寻绎洪先生功成名就之路,一番追根溯源,我发现传主不寻常的背后又是多么寻常,多么普通。年轻的洪宗礼,1960年毕业于苏北师专中文系,专科学历。毕业后到贫穷的苏北县级市——泰州市——泰州中学任教初中语文,做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语文教师。“蹒跚学步”的小
农村中学生由于早期教育的不足,在进入高中后与城镇学生的差异十分明显。在以班级授课制教学中,教师忙于完成教学任务,只照顾到中、优等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差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这与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是相背离的。如何把握学生个体差异,创造一个几乎全班学生都能学好外语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呢?    一、努力缩小个体差异    在学生个体差异的多种表现形式中。认知方式的差异和情感因素的差异起着“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