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在诗意中徜徉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na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的感悟比较苍白。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若在古诗教学中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一、创设诗境——感知整体美
  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画面展示意境法
  诗中往往蕴含着诗人一定的情感,而感情又往往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意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物象,那么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色彩、形象、动作等。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展示了这样一组画面:亭台楼阁,杨柳依依,岸边一位老翁手捋着长长的胡须,一个儿童正在不断地向湖里那群“嘎嘎”欢叫的大白鹅抛散谷粒,白鹅正欢快地戏水高歌。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的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物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走进了诗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画面说说生动活泼、天真可爱的白鹅形象,学生就不难表达了:那长着一身洁白的羽毛,有着两只红红的脚掌的鹅,在清澈浅绿的湖水中悠闲自在地拨掌前行,欢快地引颈高歌。此时水波荡漾,荷叶轻摇,荷花飘香…… 这意境多美啊!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学生也就自然感悟到了。
  2.音乐感受意境法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有不少古诗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转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韵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故人的离情别绪,完全寓于水天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可选用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一直伫立在江边,虽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但舒缓的音乐,让依依惜别情景清晰可见。
  二、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练,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意义的词语,进行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1.多媒体展现情境
  利用多媒体生动的画面往往可以生动展示学生生活中不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对诗中描述的情境一目了然。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重峦叠嶂,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2.生活链接感情情境
  对诗词中一些精妙的字词的理解体会,有时还可以链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去感悟语言的绝妙。《泊船瓜洲》一诗因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一个“绿”字而千古流傳,为什么?让学生结合生活环境,看看春天到来后到处一片葱绿,万物充满生机的情景,就很容易感受到“绿”字蕴含的勃勃生机了。诗中文字的“精”,学生也就深刻领悟了。
  三、指导吟唱——体会情感美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朗读,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1.吟出诗的意境
  指导学生按诗的节奏吟诵出诗人的情感,诗的美感就像音乐一样吸引学生。如在指导朗读《登鹳雀楼》时,可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和观看录像,让学生感受到太阳慢慢落山,如此留恋;黄河奔腾入海,如此壮观的景象。在朗读中,学生很快明了“依山尽”要读得轻盈而缓慢,让人感觉到对落日的留恋和不舍;“入海流”则要读重读响,以显示黄河的气势磅礴。在引领学生想要看见更远的景观该如何做的时候,学生对“更上一层楼”也就心领神会,突出“更”、“一层楼”声音上扬,以表示往上登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学生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而他们所领会的诗的情感是走进意境的领悟,所以此时的朗读更能深入人心。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2.唱出诗的情感
  古诗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歌唱。有的诗已被谱上切合意境的乐曲广为传唱。在学生读懂诗歌之后,可带领他们唱一唱,那优美的音乐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诗人的情感。如李商隐的《无题》,唱着唱着,那份离愁别绪渐渐涌上心头。
  四、再现情境——训练表达美
  1.启发想象展现美
  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练,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美、感受美提供了天地。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教学古诗《登鹳雀楼》时,在教学最后两句时,教师这样问:“我来采访一下,大家登得那么高,都看到了哪些新的景色呢?”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看到了远处高高低低的山。”有的说:“我看到了山那边弯弯的桥。”还有的说:“我看见了渔民在捕鱼。”此刻学生已不是在课堂上,而是被教师的情感引领着,在登高,在看景,在他们眼前出现的是经过奋力登高后看到的更为广阔的景观,小桥、流水、人家、孩童、渔民……一切都融入了学生心中。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古诗教学效果。
  2.展现情境表达美
  对于学生不熟悉的诗的情境,可用多媒体展现。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他们目睹的美景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在让学生领会三、四两行诗的诗境时,我关掉录像声音,让学生边看壮阔的瀑布,边展开丰富的想象,然后提问:“你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学生有的说:“这长长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中挥舞的银纱,美极了。”有的说:“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学生从中体验美,并积极地发现美、表达美,营造出一幅幅美的景象。
  (责编陈剑平)
其他文献
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人们的食欲也在悄然减退。在炎热的夏季,人的肠胃功能变得非常脆弱,饮食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疾病。炎热夏季里如何调节饮食结构。如何吃出健康,就显得非常重要
语感,顾名思义是一个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尤为重要。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笔者在此谈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重视范读,引发语感  放眼今天的阅读教学,常看到教师们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讲解朗读要领,或自豪,或悲伤,或激昂,或兴奋,继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听朗读录音,希望能引发学生感悟。尴尬的是,几分钟后,学生正襟而坐,
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效。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指导朗读,再现想象  小学语文课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在学生面前展现丰富多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说实话,喜欢写作文的学生并不多,尤其是农村学生,写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  有的教师认为,农村学生的生活单调,信息贫乏,阅读量少,所以作文选题单一,内容单调,语言贫乏。其实,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学生并不缺少习作资源。淳朴的民风、温暖的人情、美丽的大自然、丰富的农家生活,无不是学生习作取之不尽的活水。那么如何利用本色生活让农村孩子爱上作文?  一、在自然风光中感受家乡的美丽
伴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进与实施,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彰显,合作、探究、自主的教学模式正被许多教师如火如荼地运用到课堂中,而传统的讲授法则离课堂渐行渐远。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课堂,应是教学方法百花齐放、各显所长、和谐共生的场所。教师应将讲授、合作与探究等众多方法兼收并蓄,合理而科学的使用,为实现阅读教学高效课堂而服务。  一、因材讲授,促使课堂达成高效  讲授法教学方式作为一种传统性
<正>当下,第一学段小学生的实际朗读水平,与《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朗读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学生腔鲜明,不是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个性化阅读已经被教师所接受,整体教学效率有待提高。 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促进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氛围,激发阅读期待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作为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一个励志故事。故事从司马迁年少立志,四处游历写到父亲的临终嘱托,以及突降横祸后他所经历的心路历程;重点写他的忍
语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家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它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其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在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
一、课外阅读意义的多元理解    课外阅读既是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也是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然而,许多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课外书时,总是会征求教师的意见,认为课外书是为课内学习服务的,因此,不少学生的书架上摆满了作文集之类的应试书。也有不少教师在给学生推荐书目时,简单照抄课标“必读书目”,学生虽买回一大堆名家名著,但多数是摆摆样子而已。这样的引领,导致学生离书本越来越远,阅读兴趣越来越淡。  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