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h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进与实施,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彰显,合作、探究、自主的教学模式正被许多教师如火如荼地运用到课堂中,而传统的讲授法则离课堂渐行渐远。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课堂,应是教学方法百花齐放、各显所长、和谐共生的场所。教师应将讲授、合作与探究等众多方法兼收并蓄,合理而科学的使用,为实现阅读教学高效课堂而服务。
  一、因材讲授,促使课堂达成高效
  讲授法教学方式作为一种传统性的教学方法,具有鲜明的直接性和通俗化的特点,便于教师能将抽象、深奥的知识转变为具体可感、通俗易懂的内容,能有效地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曲折与困难,消除对知识的神秘感,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如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使用讲授法。因为话剧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陌生、新鲜的文学形式 ,所以重点依靠教师的讲授来帮助学生掌握剧本的基本特点,尤为重要而有效。如通过讲授让学生明白:剧本都是在开头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中括号里介绍的是布景和人物的活动等;小括号里主要交代的是人物说话时的神情、动作、语气等;还有剧本的朗读只需要读人物的对话等。
  二、合作学习,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随着课改的推进,我们越来越注重解放学生的手和脑,彰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如在《孔子游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课文的重点,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这一问题时,采取了合作交流的方式,安排学生四人一小组,引导他们抓住孔子谈到的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以及“善施教化”四方面,选择其中一点谈一谈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了充分的时间,并且不时地巡视点拨。这样的方式不仅有效地化解了问题的难度,更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获得了思维的碰撞与激发,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形成了思维合力,获得了智慧的结晶。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不仅充分彰显出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的潜能,调起相关的生活经验,还促使他们在平等的对话交流中达成共识,达成了集思广益、情智共生的良好效果。
  三、适时点拨,实现自主有效探究
  探究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经过统领性的思考,提出符合学生实际学情的问题,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问题,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地开展,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获得了极大的加强。当然,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放任自流,任学生漫无边际地去探索,而要合适、适时地加以牵引。
  如教学《天鹅的故事》这一课文时,教师主要就行使着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如在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诱发学生进行探究“老天鹅为什么会被称为‘破冰勇士’?”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顺着这一问题,沉潜于文本,紧紧抓住文章第5小节这一把钥匙,进行想象与感悟,开启着彰显生命的解读:“文章第5小节是描写老天鹅英勇破冰的场景,其中‘石头似的’‘重重地’‘扑打’等词语充分体现出老天鹅的英勇无畏,读来让人心灵深受震撼。”也有学生这样说道:“老天鹅之所以能被称之为‘破冰勇士’,首先在于它面对困难时,果断、坚决地做出舍生忘死的决定,这是勇士的风范。其次,在于它奋不顾身地以血肉之躯去撞击厚厚的冰层所体现出的震撼力与大无畏精神……学生自主探究后的生成,已远远超越了文字本身,一句句肺腑之言,一句句来自生命的言说,让课堂成为生命对话、情感体验的场所。
  四、兼收并蓄,形成强大阅读合力
  阅读教学是充分体现教师教的智慧,以及学生学的体验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文本为依托,实现自主对话,共同获得情感体验,智力提升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采用讲授、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合力,从而为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例如,《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在教学伊始,教师通过讲授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与兴趣。在另一个环节中,教师围绕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里,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探究“最大的追求”“眼前的一穗”指什么?学生们凝神细思,小组交流,经过一番沉潜的思考与智慧的碰撞之后,他们明白了:一个人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但是也要善于抓住眼前出现的机会,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完成当下的任务,这样才不会一无所获。接下来,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由课堂延伸拓展到课外,由个体的生命经历去交换他人的生命累积,这样通过层层深入地合作探究,学生不仅对文本有了深刻的解读,同时也从对生活的观照与思考中,获得清晰的人生感悟:人生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还有要善于把握机遇的能力。这样,多种教学方式地有机结合与开展,让这堂课行进得深远而高效。
  综上所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不能厚此薄彼,有时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形成强大的合力,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相信,在这样的方法引领之下,阅读教学的课堂,一定能够成为实现学生知识增长、情感陶冶、智力提升的重要场所。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提倡“以瘦为美”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遵循语文学科规律的前提下冷静思考,深入探究课堂教学“瘦身”之道,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实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一、追求自然情境,不做刻意雕琢修饰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中重点强调的一种教学策略
在中国大江南北的茫茫原野上,生长着一种气味芳香的草本植物。古时民间多用它医治霍乱。它的叶子如同豆叶,古人称豆叶为“藿”,加之它那浓烈的香气,文人便把这种野草叫作“藿香”
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合理膳食十分重要,不但能降低服药剂量,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而且还能控制轻度的血压升高。那么,如何饮食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呢?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著名的儿童手脑“六大解放”理论,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们能说……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创造让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多一点幻想,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他们智慧的火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片段  师:读一读,想一想,如果根据诗句的意思作一幅画,画面上要画些什么?  (生先沉思,稍后活
小学中高年级须经常布置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但课外阅读作为一项作业却很难进行检查、反馈,往往是有始无终,不了了之,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不佳。  如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检测与评价呢?课题组通过实践、研究,发现举行读书交流会就是检测评价课外阅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常用的读书交流会的类型有两种。  一种是不定题读书交流会。学生通过交流会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和收获向大家汇报,与大家分享阅读的快乐,同时也
眼药种类很多,不仅有治疗作用,有的还有毒副作用,所以药品的选择是否正确,用法是否得当,对眼病的治疗和防止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至关重要。不少人认为上眼药是件小事,殊不知,
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人们的食欲也在悄然减退。在炎热的夏季,人的肠胃功能变得非常脆弱,饮食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疾病。炎热夏季里如何调节饮食结构。如何吃出健康,就显得非常重要
语感,顾名思义是一个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尤为重要。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笔者在此谈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重视范读,引发语感  放眼今天的阅读教学,常看到教师们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讲解朗读要领,或自豪,或悲伤,或激昂,或兴奋,继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听朗读录音,希望能引发学生感悟。尴尬的是,几分钟后,学生正襟而坐,
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效。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指导朗读,再现想象  小学语文课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在学生面前展现丰富多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说实话,喜欢写作文的学生并不多,尤其是农村学生,写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  有的教师认为,农村学生的生活单调,信息贫乏,阅读量少,所以作文选题单一,内容单调,语言贫乏。其实,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学生并不缺少习作资源。淳朴的民风、温暖的人情、美丽的大自然、丰富的农家生活,无不是学生习作取之不尽的活水。那么如何利用本色生活让农村孩子爱上作文?  一、在自然风光中感受家乡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