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890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三中学 8300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64-02
  
  自主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自主思维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也认为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因此,要提倡素质教育就必须倡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一,确立语文教学的自主教育观,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变"教学"为"导学"
  自主学习的基本特点有三点。第一,学习的自主性。其特定内涵是:学生个体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调控学习进程,自我评价反思学习结果,从而保证学习目的的实现。第二,自主学习更强调强的学习动机、发展性基础学力及合理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第三,自主学习重在认识自己的反思意识以及自我调控能力的养成上。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原上草论文网职称论文代写消极的知识接受者"。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语文教学应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彻底转变指导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确立自主学习的地位。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应是消极的听众,而应是主动的求知者、探索者。因此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要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主体地位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原上草论文网职称论文代写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要让学生去参与作者的创造,从而形成自己新颖独创的见解,而不被前人、专家的定论所束缚。
  第二,师生互动,让学生自主地"演"
  师生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老师控制课堂,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课堂上应给学生创设一些自由创作活动的舞台,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中舒展自己才能,并鼓励他们不断创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舞台上运用所学知识展示出来,发展个性。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我让学生上台表演句子的内容,"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学生很快理解了"啜泣""呜咽""哭泣"这几个词的不同和相同处,并把阮恒在抽血过程中的神情变化,内心的紧张痛苦演得真实形象。学生很快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如教学古诗《所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意思,我在学生掌握了古诗大意后,采用这样的表演形式将学生浓浓的学习兴趣推向高潮。我请四名同学上台表演一个动作,表示一行诗句的大意。其中一个学生表演:一只手托着腮帮思考,两眼望着高处。这正是"意欲捕鸣蝉"的动作,然后师生一起互换角色表演全诗,学生表演老师诵诗,老师表演学生诵诗,学生表演另一学生诵诗。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上再次掀起了高潮。表演使学生成了课堂的小主人,也体验到学习的喜悦,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从而也使课本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升华。让学生演一演,不但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而且能让学生在自主担任角色中进行创新学习。
  第三,培养自主能力,要求学生养成三种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达到发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目的,还必须使学生养成三种学习习惯,即倾听的习惯、质疑的习惯、合作的习惯。
  3.1养成关于倾听的习惯。
  "乐于倾听"既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个学习习惯。在一年级第二册的教材上就有体现。在学生上课时,他们要倾听老师的讲解、提问,还要倾听同学的交流、发言;要针对别人的意见作进一步的研究或质疑,前提是在别人发表意见时要虚心倾听。因此,课堂交流时,教师首先应专注倾听,做学生的楷模;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当同学在发言时,教师要激励学生认真听、认真想,并采用一定的"诱导模式"。
  3.2 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因此,教师除了做到尊重学生的选择和体验以外,首先要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问"的空间,提供"问"的机会,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要积极评价,并提供导向,要发展深层次的、新颖独特的问题,这样学生由模仿到接受、由发展运用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便会逐步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
  3.3养成善于合作的习惯。
  教师经常通过研究讨论的学习实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活动是在相互研究讨论的合作中完成的。要想取得学习的成功,离不开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学习中要训练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通过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
  第四,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指导和引导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方法积累的主要来源。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学生获得知识的第一原素材。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包括,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而选择恰当的授课方式,针对于个别的接受能力比较弱地学生予以更多的课外辅导。所谓的"师傅领进门"继而做到了。再者针对于小学语文这一科目,其独特的学习方法毋庸置疑。专科性的学习方法,这是专门学科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如语文学科阅读方面的学习方法,有朗读法、默读法、选读法、说读法、熟读法、识读法、精读法等等。这些方法的掌握还必须在针对性的学法指导下,才行之有效。在教材中把握整体教学,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过程既传授知识又成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的过程。在确定教学重点时,从教材和总体知识角度来分析单元教学目标,从而进行综合的教学训练。但教师德课堂示范,既要注重教法运用的影响作用,又要不断要求和指导学生,使之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同时与学生一起练习,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而形成学习能力。   第五,树立学习自信心,注重激励评价
  5.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学生锻炼的方式很多,平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活动。从班队活动的内容、节目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总结各个环节,老师均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二是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传统的固定班委制,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也干不好班干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实行轮流班委制,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三是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
  5.2注重激励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实际水平评价:"读得有感情,把诗人的心情都表达出来了","语音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是个动脑筋的孩子","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份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教师的评价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
  总之,自主学习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乐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使真正的创新思维火花时时绽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让他们自己"跳出来摘果子",尽量多给学生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坚持放手原则: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给学生充分的提问时间、读书时间和练习时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任苏民.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1):126
  [2]裴娣娜.现代学习观及学习指导.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专题研究文集第一集《学习与方案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2002年5月
其他文献
(江苏沛县第二中学221600)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47-01  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使用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的过程中,许多中学教师遇到一些问题,如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听说与读写脱节的问题,等等。本文试图通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中房中心小学3506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53-02    有位学者说过:儿童的情感就像小河之水,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就需要外力的推动。或如蜻蜓点水,或如微风拂过。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如何在课堂上放飞一群"蜻蜓",送去一阵"微风",使孩子的情感之河荡漾起波纹呢?  一、在巧设疑问中创设新奇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49-01  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连最起码的通知、请假条都不能正确书写,在批评学生的同时,作为语文老师有没有从自己身上寻找些原因呢?  现在的语文教学,我们把大量的时间放在阅读与写作的训练上。前几年话题作文风行一时,于是我们就研究如何审题、拟题、立意、谋篇布局……,现在又开始考命题作文或半
(四川茂县七一民族中学 623200)  【摘要】在数学新课程的标准下,数学化思想已经成为教学中所必须重视的课题。在数学学科中,数学化思想不仅是学科的精髓,还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对数学化思想进行总结和渗透,才能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学化思想的含义及存在的价值,并对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化思想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实际运用体会
(四川省德阳市黄许镇初中 61800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57-01  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巧用电化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单一乏味的传统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可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1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266000)  作者简介:张秀华(1976.2-),性别:女,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摘要】在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中,以"教师研究性地教,学生研究性地学"为理念,结合语文课的特点和实际,为鼓励学生自学、大胆展示和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发展,形成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模式:学
目的:本实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go2、HIF1α在EGFR突变型及野生型肺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在缺氧情况下,Ago2的表达水平是否与EGFR突变相关,并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分析HIF1α
(山东省青州一中实验学校 262500)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由此可见自学能力是新世纪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代学生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若没有自学能力,将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在实际教学中将一些学习方法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让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伏龙中学 63830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62-02    中学数学作为整个基础教育的支柱之一,必然成为教材改革的重要方面。但是,从新教材全面实施两年的情况看,中学数学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从整体看,有相当部分学校仍然要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从学生个体看,有相当比例的学生的数学素质未得到良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33-01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就需要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学生个性差异,在帮助学生获得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的同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努力为具有不同秉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展的机会,使他们的需求得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