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图的妙用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t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常常需要将具有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七年级地理新教材内容包括:基础地理知识(地球与地图、自然环境中的海陆分布和氣候、社会经济与文化中的居民和地区发展差异)和世界区域地理。其特点是:图像内容丰富,活动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突出区域特征,提高了能力的要求,
  图的选用和引导学生读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把抽象的内容,如地理事物在空间的分布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直观化、形象化,起到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作用。图像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功能;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图像教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地理图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学中运用分布图、示意图、等值线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结构图、剖面图等,从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说明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和规律,通过"图文结合",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填图、用图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例如:要求学生会阅读气候直方统计图,能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并归纳出气候类型的特征。
  一、读气温曲线图,区别各气候类型的气温状况
  热带气候的气温曲线图较平直,年温差很小,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四季皆夏;亚热带气候的气温曲线图弯曲变大,说明气温年较差显著增大,但最冷月气温仍在0℃以上,冬季温暖。温带气候的气温曲线图弯曲变化更大,气温年较差大,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极地气候的气温曲线图弯曲也大,除最暖月气温在0℃以上外,其他各月气温都在0℃以下。
  二、读降水柱状图,区别各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热带气候中热带雨林气候的柱状图起伏不大,年降水总量居各气候类型之首,且降水全年分配均匀;热带草原季风气候的柱状图起伏较大,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热带季风气候的柱状图起伏最大,年降水总量大,降水分布不均,集中在夏季;热带沙漠气候的柱状图几乎没有水柱,全年降水极少。
  亚热带气候中地中海气候的柱状图最奇特,气温曲线图的高峰区,对应的是降水柱状图的低谷区,也就是说夏季少雨,冬季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柱状图起伏不大,夏季风来临,带来大量降雨;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降雨减少。
  温带气候中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柱状图最平缓,各月降水分布均匀;温带季风气候的柱状图起伏也大,降水分布不均,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柱状图起伏平缓,降水总量小,冬夏降水差别不大。
  极地气候的柱状图水柱极低,全年降水很少。
  三、读地理轮廓图,培养学生想象力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就是靠地图产生的灵感。魏格纳在卧床养病时,闲看墙上的地图,忽然注意到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十分吻合,他认为这不是偶然的巧合,便大胆假设:南美洲大陆与非洲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漂移分开了。他根据对两个大陆上的地层、岩石及古生物化石对比研究,最后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说,为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例如在学习意大利时,首先在黑板上画出意大利轮廓图,并指出其形似一只漂亮的长筒靴。接下来让同学说出构成这只"靴子"的骨架山脉,北为阿尔卑斯山地;南为东北-西南走向的亚平宁山。这只"靴子"是欧洲的一个大半岛——亚平宁半岛伸进了地中海。西西里、撒丁等岛,可引用意大利的足球赛很精彩,这些岛屿正好像是足球,长筒靴在踢足球。上述空间概念建立之后,用彩色粉笔边讲边填主要城市、矿产资源及物产的分布。远远望去,这幅由不同色彩绘出的图似乎是一节美术课,将地理教学的美学蕴涵发掘了出来,寓教学于娱乐之中,寓教学于美育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爱上地理。此类可联想的图形还有很多,中国的轮廓酷似一只报晓的雄鸡等。
  用地理轮廓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为更好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教会学生明确目标的学习中,还要让学生懂得不同图像的用途,使学生在学习后,会运用适当的图像处理信息并展示学习成果。其中,运用图表处理地理信息和说明地理问题可以使复杂的问题明朗化,这充分说明图表不仅是学生获取区域地理信息的工具,也是学生加工地理信息的工具。
  总之,学习贵在掌握方法,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新课标的要求,因材施教,灵活处理教材,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使学生为自身的发展而学,从而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中,要学会重视每个学生的感受,敏锐地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通过每一个细微的举动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的评价。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教学评价 新课程改革 语文课堂教学    评价就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的价值所做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因此,评价是价值判断主体
【摘要】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待词汇的重要作用,扩大词汇量,拓展对词汇的深入理解,使其恰当的使用势在必行,本文以实例就大学英语中疑难词汇进行辨析,体会其用法,从中领略到英语词汇的丰富多彩,感知学习英语的无穷乐趣,促进教学相长。   语言的三大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单位。刘润清教授曾比喻到:"词汇就像盖大楼用的砖,不管什么样的摩天大厦,都是一块一块的砖砌起来的。"词汇是我们要
新课改经过在江苏、广东、山东等地区三年多的试行,广大师生已经逐渐开始接受新课程的理念了,高中政治新课程注重探究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有利于提升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但由于考试的评价机制单一,课程指导方法不完善、学生参与热情度不高等原因,导致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效果一般。本文试从个案分析的角度,探讨高中政治教材中的综合教学,
埃博拉病毒自今年2月首次确诊以来,已经造成超过2 000人死亡。从传染范围来看,埃博拉病毒也第一次走出西非丛林与村庄,蔓延到人口密集的大都市。新确诊病例的增加和不断扩散到新的领域,表明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当下仍处于猖獗之势。尽管医学家们绞尽脑汁,作出诸多探索,但埃博拉病毒的真实“身份”,至今仍为不解之谜。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目前尚无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有效治疗方法。令人担忧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科技发达的根本所在,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保障。而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然而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兴趣是创新的动力  兴趣是能够使人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与体验,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其真理的重要动力,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表现出探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强烈心理
中学语文教学的四个主要方面是听说读写。就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来说,这四点之间是有很严格的区别的,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不能互相替代的,但是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处理好四者之间的关系,对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是很有益的。  听读说写四个方面中,读是前提。从前,人们习惯地把上学叫读书,读过书的、有文化的叫读书人。这一方面可以看出"读"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知识
回顾自1978年国家恢复升学考试后的20多年中考情况,从总体上讲,城镇学生的成绩是比农村学生的成绩好。但就政治学科成绩来说,城乡学校间的差距不是很大,有时乡村中学学生的成绩会超过城镇中学学生的成绩。可是,从2000年以来几年的中考情况来看,城镇学生的成绩远远超过了乡村学生。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自2000年以来,考试制度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使原来的一考定终生改为二次考试多次分流;考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