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育“适合的”科研生态:凝聚学校高品质发展的增值力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jian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类型学校的办学基础和发展路径各不相同。对于具有较雄厚发展实力的品牌学校而言,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更大突破,考验着学校领导者的更高层次的领导力。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是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省模范学校。但是,在我十年前履职这所学校时,受多种因素影响,学校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已影响到学校的课程实施,教育教学质量出现危机。如何从危机中突围?甚至变危机为转机?这些都考验着我这个新任校长的领导力。在我看来,“教育是真诚善良而有智慧的人从事的感动人的事业。”而教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教师的品质决定着学校教育的品质,研究则是提升教师品质的重要路径。因此,凝聚学校高品质发展的增值力,首先要系统地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营造适合的教育科研生态。
  十年来,从“适用于课堂教学”起步,到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到如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追求“适合师生的成长”,我们精心将教育生态理念融会到学校管理之中,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略,努力探求学校高品质发展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育科研生态得到不断改善,逐步呈现出根深叶茂、根系发达、主干强壮的“榕树”式发展态势,学校的办学品质得到充分保障。
  一、建设教师发展的立体结构,奠定人才基础
  “科研出名师、名师强科研”,教师是学校学习时空里流动的课程,促进教师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首要任务。全校教师在“弘毅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浸润下,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一大批骨干教师迅速成长,甚至有一些成为省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校现有“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2名、特级教师8名、正高级教师6名,其他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很迅速。这为我校教育科研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1. 建立青年教师发展学校
  为使教师有一个成长的智力背景和支持系统,学校不仅加强“青蓝工程”的建设,还成立了“青年教师发展学校”和“青年教师发展学校(卓越班)”,聘请学校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市级名教师作为导师,聘请泰州市学科带头人为讲师,立足课程开发,聚焦课堂教学,采用培训、教研、教学融为一体的培师模式,采取集中面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交流互动相结合、实践反思与专家引领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科学、有序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力求促进所有学员在三至五年内成长为校内外有影响力的高层次骨干教师。
  2. 健全骨干教师发展机制
  学校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加快发展和提高教育品质的关键,制定了《骨干教师评定标准》《骨干教师管理办法》,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以促其发展。学校每年派出优秀教师到名校挂职研修;建立与国内名校的定期互访制度,定期进行教师校际对口交流互访;每年安排并资助一定数量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接受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硕士研究生学位或研究生课程)、参加境内外短期高级研修班和学术活动;定期派遣教师到德国、俄罗斯等合作学校交流学习,等等。十年来,学校名师队伍发展情况呈现可喜态势。如2015、2016连续两年,学校被评为靖江市学科带头人、泰州市学科带头人、泰州市教学能手的教师人数,都分别为17、13、28人。
  3. 建构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库
  为了带动一些骨干教师向名师迈进,学校在对他们的师德修养、教学业绩、教育科研等情况进行细致考察的基础上,遴选出一些具有发展潜质的骨干教师作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对象。学校为他们提供发展经费,对他们进行个性化分析,提出发展建议;帮助其明晰年度发展目标、教科研发展目标;选送优秀骨干教师加入各级行政部门的人才培养计划等。目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库中,有7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4位泰州市“311工程”培养对象,4位加入泰州市“卓越教师培养工程”,4位成为泰州市“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15位靖江市“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3人获“靖江市人民政府重点人才资助项目”12万元资金资助。
  二、完善科研管理的组织结构,提供支持系统
  1. 组建名师科研群体,发挥“榕树效应”
  我校的名师科研群体组织形式是“名师工作室”,由包括校长、两位副校长在内的8位特级教师和教授级高级教师组成。他们不仅担任着构建学校教育科研生态系统的总顾问,通过出谋划策、论证分析,为教育科研生态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而且还是学校重点项目的“领题人”、课题研究的“设计师”、课题实施的“执行者”。名师工作室定期开设“弘毅讲坛”,引领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开放“名师课堂”,指导教师深入探索有效教学的方略。我校名师工作室成员,大多还担任着泰州市、靖江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他们像榕树那样,让我校的教育科研不断扩展、枝繁叶茂,甚至“独木成林”,充满生机和活力。
  2. 打造协作科研团队,推进群体实践
  適合的教育科研生态应该注重“群体效应”。学校鼓励教师组成协作团队,团队完全由教师自主形成,有强强联合式,有异质互补式,其目的都是通过团结协作,集中智力资源,提升团队效能。团队内部建立了能够实时互动的微信群,定期进行专题研究、主题研讨、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如举办教科研讲座、组织理论学习来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此外,学校还制定激励措施,运用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杠杆调动教师的教育研究激情,促进全体教师逐步走向自觉科研的境界。
  3. 依托资深科研专家,强化有效督导
  适合的教育科研生态也少不了强有力的评价机制,为此我校成立了督导室,由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朱占奎副校长负责,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参加,同时还返聘了一些退休的特级教师、科研专家组成教育科研督导组。督导组的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根据绩效管理的需要,对教师完成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的结果和工作表现实施绩效考核,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其次,定期督察课题的研究过程、研究手段,以及研究的具体措施和主要途径等,定期督察各个阶段资料的收集、整理和阶段总结。再次,督导室还重点督察结题课题的成果及成果转化情况,对于教师而言,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实践应用中继续研究、改进和发展,这样的研究才是有价值的。   三、构建课题研究的层级结构,推进学校高品质发展
  我校发展教育科研生态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校以课题组为单位组建科研协作团队,通过团队协作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研究能力,整体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高品质发展。学校的课题分为三个层级,包括重点项目、专项研究、微型课题。
  1. 重点项目统领全局
  我们将能够统领学校全局工作的课题称为“重点项目”,我校的重点项目一直致力于发展“适合的”教育。
  “十二五”期间,学校的重点项目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学校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采用整体观的视角,将指向本源的教育目标—“师生个性发展”与追求高品质的教育过程—“学校文化浸润”置于同一研究范畴。研究以“教育是真诚善良有智慧的人从事的感染人的事业”的教育思想为理论支撑,以“名师工作室引领”“各职能部门推进”“督导部门评价”整体架构实施方案,将“建设作为一种发展战略的学校文化”融合于学校管理之中,把“课程”“课堂”“课例”作为实践的载体或场域,致力于探索“文化浸润、以文化人”的路径。
  课题深入研究学校文化对师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发现并实践“学校文化浸润”的“濡化”与“涵化”方式。在梳理、解读、发展学校“弘毅精神”的基础上,探索发挥学校文化的导向功能、发展功能,促进师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师生个性中“弘毅”特质的发展。课题组还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广大校友、师生的叙事言说,实证弘毅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的成效,通过靖中人的“德行自证”,追求靖中人的“文化自觉”。2017年4月,该课题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鉴定为该批最好等级“良好”。
  “十三五”期间,学校的重点项目是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简中求道:学校学习时空的有效构建”。项目拟以“简中求道”教育思想为建设的理论依据,以有效建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时空为建设目标,探索学校课程体系与时间资源的耦合路径;以“课程的系统开设及简便管理”作为有效建构的重点和落脚点,运用“互联网 教育”的现代技术手段,变革学习方式,尝试以“自然性”“多样性”“虚拟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本项目致力于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学校学习时空”里,“自然而然”地找到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全面培育自身的核心素养,获得面向未来、面向社会的个性化的发展。
  2. 专项研究深化改革
  学校是生产课程的地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学校也逐步进入到了课程生产的丰富时代,具备了开设多种多样课程的能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课程基地”应运而生,它是课程多元化、丰富化的一种隐喻表达,是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时代选择。我校的专项研究聚焦在“课程基地”的建设上,一方面,围绕教学环境优化、教学内容模型、人机互动平台、课程资源开发、教师专业成长中心、学生实践创新途径等六大要素,开展专项的课题研究,为课程基地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确定学校特色发展方向,开展省级课程基地的申报和建设。十年来,学校围绕课程基地建设的六大要素,完成结题的省级以上课题16项(其中4个省规划重点课题),市级课题28项。
  我校作为专项研究的课程基地,省级立项建设的2项,市级重点建设的4项,涉及地理课程、活动课程、数学课程、物理课程、政治课程和法制课程等。其中,“高中地理课程基地”于2011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启动和支持的普通高中教育课程基地,在全省课程基地的验收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已建成使用的场馆有“地震探究馆”“沙盘探究室”“3S技术探究实验室”“征宇天文馆”“学科探究室”“江风气象园”“校园风景石”“西郊公园盆景园实践基地”“马洲岛实践基地”等。各馆室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演示、实验、体验、人机互动所需的设备,以及信息和场景,支持地理课标内容的教学,适用于多种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特别是个别化学习和小组探究;学生参与课程开发,使地理教学更加尊重学情。另外,“高中学生活动课程基地”已于2017年被列为江苏省第四批启动和支持的普通高中教育课程基地。
  3. 微型课题“贴身”促教
  微型课题研究是“适合的”,它是一种“贴身”式的、短平快的教育研究。研究過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是以教师自己为主体,推崇教师自主发展的精彩呈现。浸润其间的,不仅有教师的智慧、认知、经验,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智慧、认知、经验通过教师的行动研究,使得过程中的积淀越发厚重,越发诗意般地增长,从而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生态中的草根研究,学校关于微型课题的研究已有六年时间,学校教科室定期进行培训、示范,并且每年制定微型课题指南供教师选用,定期组织专家指导、结题。目前,已有329个课题结题,73个课题正在研究中。“贴身”教学的微型课题成了我校教育科研生态系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发展适合的教育科研生态作出了重要贡献。
  正是学校“三驾马车”的拉动,我校的教育科研生态形成了良性循环,走出了“适用于课堂教学”阶段,走过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阶段,正走在“适合师生的成长”之路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如“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泰州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首届全国基础教育科研成果网络博览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如今,学校正走在高品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物理问题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科技前沿,信息量不断的增加.这就要求学生在读题、审题的过程中能快速准确的提取信息,并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然而,要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是关乎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因为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教育教学改革第一线的执行者,好的教学理念、思想要靠教师来实践.物理实验教学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未来物理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肩负为基础教育提供合格师资重任的高等师范院校,必须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实
高中生物理学习中所存在的思维障碍制约着学生的能力提升,也影响了物理教育的发展.教师要积极探索障碍的成因并寻求解决对策,对此,笔者有以下思考.1思维障碍归因1.1前概念干
1 问题的提出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都有一个开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尤其重要.良好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调动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由“看客”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记得德国一位著名的学者做过一个比喻:若让你咽下15克盐,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若把15克盐放入一碗汤中,你会感觉在享用美味,不知不觉中就把它全部吸收了.这无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盐需要溶入
在北京市密云区风景秀丽的潮河东岸,矗立着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北京市密云区巨各庄中学(以下简称“巨中”)。2014年7月,我就任该校校长。彼时的巨中如同一个沉睡的巨人,师生被传统观念深深束缚,学校管理各方面也都亟待突破。三年来,我从唤醒师生的生命自觉出发,带领全校师生进行整体性探索,使学校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自己也真切体验到了作为校长的职业幸福感。  一、植根校情,顶层谋划学校发展蓝图  初到巨中,这里
期刊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重要学科.实验题可以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设计能力等综合素质,是高考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学生,物理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极
“我用自己的真性情与教育对话,我用自己的教育梦想与学校相融,我感觉校长的苦与累有时又是一种幸福,因为它让我品尝到了太多助力他人生命成长的快乐。”—作者题记  我曾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二五中学校(以下简称“125中学”)任职七年,将这所相对薄弱的学校打造成“哈尔滨市首批特色学校”。此后,我又任职于哈尔滨市征仪路学校(以下简称“征仪路学校”),用两年时间,将这所新建校打造成“哈尔滨市第三批特色学校”
期刊
试卷讲评课是初三物理复习常见的课型.它具有激励、矫正、强化、示范的作用,特别是复习阶段又有总结经验、拓宽思路、揭示规律、提高能力的功能.传统的讲评课,教师往往按题目顺序讲解答案和学生的错误,学生则忙着听讲和记录.学生听过看过写过,但不等于想过,更不等于理解掌握,结果收效甚微.怎样上好试卷讲评课,使试卷讲评课的效率最大化,是一线物理教师思考的热点问题.那么怎样让试卷讲评课的效率最大化呢?笔者认为,试
作为高中物理学科来说,知识的抽象性与系统性比较强.而要想使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得到提升,需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所以,笔者主要针对于此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帮助学生物理
一直以来,我校物理组的教学特色是:寓教于乐——在做中学,“玩”中学;学以致用——让学生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思考、提问、探索、创造;丰富体验——形成“活动、体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