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清论述文写作思路?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m_197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浙江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参考样卷中的作文题:“……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而且“论述类”三字黑体加粗加点以作提示。这就意味着,论述文可能是201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考查的主要方向。那么,如何才能写一篇高分论述文呢?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应慈军老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写一篇高分论述文》的专题讲座。他认为,论述文是说服劝导读者同意作者观点的一种说理性文章,旨在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动。要想写一篇高分论述文,谋篇布局是关键,首先要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以充分的例证加以论述,学会写开头第一句话,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笔者以为,论述文写作思路的构建确是论述文写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搭建文章的论述思路呢?应慈军老师提出了“四个问”:观点、针对、因果分析、办法,这样一篇论述文的基本框架就搭建好了。他还认为,学会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也能够把整篇论述文的思路构建起来。比如2015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且以作品论英雄》压缩成一段因果式描述性文字就是:
  知人论世的阅读、欣赏模式有问题,应以作品论英雄(针对性观点)。因为知人论世的基础是文如其人(杜甫),文品和人品相背离就难以知人论世(莎翁),所以我们不必纠结人品如何(分析原因,正反论述)。再说文学史看重的是作品本身,所以我们阅读欣赏就应该以作品论英雄,从作品中汲取力量。(提出办法)
  如果把这段因果式描述性文字转换成写作思路就是:
  1.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2.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杜甫)
  3.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莎士比亚)
  4.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
  5.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以作品论英雄。
  这样的行文思路就是整篇文章的骨架,也体现了该考生严密的论证过程,主体部分也是针对材料的观点句,运用了因果分析,正反事实加以阐述,得到了阅卷老师的一致好评。如果学生能经常对自己的文章运用这样的因果描述性文字加以梳理,提炼出每一段话的第一句观点,想必对理清文章的思路大有裨益。
  此外,一篇高分论述文,对材料的分析论述过程,也体现着思维的严密性和哲理性。学生在写作论述文时,对材料的运用,往往容易只举例不分析,导致写成了像应慈军老师所说的“举证文”。所以,平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材料分析训练为当务之急。例如下列两段文字的比较:
  从古至今,勇于“敢”的榜样比比皆是。像蔺相如、夏明翰、张丽莉……他们刚正不阿,正气凛然,面对困难的挑战或邪恶的肆虐,镇定自若,毫无畏惧,谱写了勇于“敢”的华美篇章。(《学会勇于“不敢”(原稿)》)
  从古至今,勇于“敢”的榜样比比皆是。一心为赵,敢于当庭怒斥秦王的蔺相如;于慷慨赴死前写下“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的共产党员夏明翰;看到车辆飞驰而来一把推开身边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他们正气凛然,面对困难的挑战或邪恶的肆虐,镇定自若,毫无畏惧,谱写了勇于“敢”的华美篇章。(《“敢”与“不敢”(修改稿)》)
  上述语段都是以蔺相如、夏明翰、张丽莉的事例论述了“从古至今,勇于‘敢’的榜样比比皆是”的观点,所选例子从古代到现代,也都是敢于挑战困难或邪恶的典型事例。但原稿由于缺乏针对性的分析论述,只是材料的罗列和堆积,论证乏力;而修改稿在事例前加上了能突出“敢于挑战困难或邪恶”观点的句子,比如蔺相如的故事很丰富,但他“敢于当庭怒斥秦王”的事例最能体现“敢于挑战困难或邪恶”的观点,夏明翰的“慷慨赴死前写下‘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的语言最能体现“敢于挑战困难或邪恶”的观点,张丽莉“看到车辆飞驰而来一把推开身边的学生的‘最美女教师’”的行为最能体现“敢于挑战困难或邪恶”的观点,这样修改后的材料分析使素材具有论证的力量。
  综上所述,论述文的思路是学生写作论述文的关键。倘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养成搭建因果式描述性框架,列出论述文写作提纲,在论述过程中能围绕观点阐述,删除多余的语句,一定能做到层次鲜明、观点突出。当然,平时材料的积累、思想的锤炼是论述文写作的基础。
  [作者通联:浙江临海市回浦中学]
其他文献
一、课堂实录  [问题导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师:汉语言文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掌握和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是我们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十分讲究炼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好了的同学举手发言。  (多媒体显示)  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的“早”字?  早 梅  齐己(唐)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生1
纵观当下最新版统编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不难发现该版教材特别注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力求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语文素养体现到教材中,既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培养,也有对学生必备品格与能力方面的要求。因此该本新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线索编排了单元内容,试图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等。“语文要素”即“语文
卓立子老师发表在《中学语文》2016年第9期的文章《以“课堂预设”构建“生成课堂”——兼与王家伦先生商榷》(以下简称《商榷》)中似乎谈“预设课堂”就色变,认为“预设课堂”即千人一面的“工业化标准式”课堂,或是“硬设”的课堂,以封闭性学习、外部操作学习为主、看不出任何内部操作过程的课堂。①令人哑然失笑。  一、预设课堂:可以预约的“精彩”  雅斯贝尔斯(K.T.Jaspers)说过,预设是一种计划,
一、读诗:读出一个“爱”字来  师:今天我们学习白居易的诗《钱塘湖春行》(板书课题及作者),谁能用一句通俗的话把课题和作者联起来?  生:白居易春游西湖。  师:非常好!不仅将课题和作者联系起来,而且还精准解释了钱塘湖——西湖,春行——春游。接下来,就请大家默读这首诗,想想:白居易在这次游览西湖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美景,心情如何?  (几分钟后……)  生:作者先是在东面的孤山寺
听过不少小说体裁的阅读公开课,也查阅过很多上课实录、教学设计,笔者发现常见教法很难教到学生的“心窍”上,以致于不痛不痒,反而让学生失了学语文的兴趣。  对于《孔乙己》这篇内蕴丰厚的初中经典篇目,常见教法有两种:一种是从让学生概括小说情节开始,然后让学生找言行归纳人物形象,分析描写方法和效果,最后拉扯到每个学生自己都知道的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中结束;另一种是将作家作品、创作背景、字词、环境描写的作用
尽管从小学开始,老师、学生在诗词上时间和精力投入很大,但是收效甚微。即使学生也能背一些名句名篇,但更多的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经典名篇大多没有进入到他们的心里。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预习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和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询问对诗歌的理解。一个学生说《西塞山怀古》表达一种羁旅飘泊之愁,依据是有“四海为家”。一个学生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表达诗人想要舍身报国
人教版必修二《涉江采芙蓉》选自萧统所编的《古诗十九首》,全诗共40个字,文简义丰,韵味无穷。要解读一首诗歌,不得不了解诗人生平及背景,以探本溯源,知人论世。而《古诗十九首》作者大多已不可考。但《古诗十九首》上承《诗经》《楚辞》,下启魏晋南北朝诗歌,普遍性地反映出东汉末年一批文人的思想状态。一个乱世在诗歌中若隐若现,我们似乎可以想见,东汉桓帝、灵帝期间,卖官鬻爵、外戚宦官交替把握朝政,那些中下层文士
海子《九月》曾道:“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①“远方的风”因其时间亘久、空间深邃而“比远方更远”;从美学层面来看,它惹人遐思,撩人深味,超越“当下”之耳目见闻,甚至超越“有限远方”之“一过式”探究,追寻悠远绵长、历久弥新的潜在意义。   借用这一说法,我们的散文教学,不应止步于“当下”甚至“远方”,而须借助文化浸润,让学生沐浴着、体悟着“远在远方的风”。何谓“远方”?那是教师在散文课堂中为学生
《林黛玉进贾府》是一篇经典课文,一直被编入各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但这篇课文到底经典在哪?在它高超纯熟人物描写,精彩绝妙的语言运用?在它鲜明、立体,精妙绝伦的形象塑造?  当然是,但肯定不全是。说是,是因为这样的解读并没有什么错误。说不是,是因为这样的解读更多还停留在感性的层面,未能真正深入文本,对文本作深入的理性思考。用孙绍振先生的话说,就是“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提到了“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学生阅读,而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又有赖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指导。    当前阅读教学的误区     阅读教学不是道德教化的手段,而是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  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