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出主线 让课堂“活”过来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um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过不少小说体裁的阅读公开课,也查阅过很多上课实录、教学设计,笔者发现常见教法很难教到学生的“心窍”上,以致于不痛不痒,反而让学生失了学语文的兴趣。
  对于《孔乙己》这篇内蕴丰厚的初中经典篇目,常见教法有两种:一种是从让学生概括小说情节开始,然后让学生找言行归纳人物形象,分析描写方法和效果,最后拉扯到每个学生自己都知道的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中结束;另一种是将作家作品、创作背景、字词、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性格、主旨、手法进行板块组合。
  这样的貌似任何文本都可这样教的、无视特定文本个性的、缺乏主线的、无生长力的教学弊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笔者接下来进行症状呈现:
  一、课堂症状
  1.拼盘式课堂
  在文本理解的过程中,不同的文本往往有不同的特点和重难点,但绝大部分老师却处理得千篇一律——将每一个文本或每一节课都用作家背景、内容梳理、手法欣赏、主旨分析组成拼盘,并琐细讲解,造成破碎的“肢解”和看似“面面俱到”实则“面面不到”的后果。
  2.死水式课堂
  学生原本对语文课充满期待,但在语文课上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死水一潭: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设置的问题缺乏“个性障碍”,无法在学生心理上形成“问题冲突”;学生之间缺乏学习共同体应有的思考的场地——冲击感较强的漩涡,导致精神发育迟缓,波澜难激。
  二、诊断分析
  1.未拎出主线
  教师的教学即为输入和输出的总和。输入是自己理解文本,输出是将理解教给学生。而拼盘课堂的形成,在于教师在输入和输出中缺乏“拎”的能力:在自己理解文本时没有拎出文本本身存在的主线,找不到重点;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更没有拎出带有“主问题”的教学主线;最终导致教学内容一盘散沙,继而生硬拼凑。
  特级教师余映潮说:“主问题,指的是对课文阅读能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重要提问、问题、话题、任务、活动。”因此,教师备课须设计吸引学生深入品读的有牵引力的、少而精的、一线贯通的主问题。
  2.需寻生长点
  死水课堂的原因,在于教师随意性太强,没有以“建设者”的身份设计独特的有“生长力”的“生态课堂”。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华平曾谈道:“一句话,我们需要以建设者的姿态,用课堂来摸索文本解读与教学的边界。”
  因此教师需建设性地找寻能让学生产生兴奋的生长点。江苏省特级教师蔡明老师认为:“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互为主体的精神浸润过程,是发育与成长的过程。”学生发育与成长的过程,就是教师的“主动、互动、能动、灵动”的“生态场”的营造和作用过程,需要语文教师找准并抓住生长点,使整个语文课堂具有生长力,这样就能更好地启发诱导、推动学生的思维培养,提升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品质。
  拼盘式、死水式课堂在每个教师处都或多或少存在,笔者反思自己的教学亦是如此。所以,笔者多方收集素材,反复实践,反思琢磨,对阅读教学提出建议:拎主线,聚焦生长。
  三、拎主线处方
  我们应当让语文课“活”过来。处方如下:
  1.拎文本主线
  于漪老师有过这样的经验之谈,她说:“教师备课要做到‘目中有人,胸中有书’。教师要教出每篇文章的个性。文章像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慧眼识出这些个性特点来。教师备课,就是接近文本、熟悉文本、进入文本、识别文本个性的过程。如果教师对每篇课文都能把握其个性,上起课来就有风采了。否则,只是讲解一些原理和概念,这样的语文课,有什么意思?教师要一眼就能识别文本的写作个性,要有拎出一条线来的本领。”此语对拎不出文本个性主线的老师就如同当头棒喝。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就要力求读懂,能欣赏,能寻出此文本的主线。
  以《孔乙己》一课为例,本文从鲁镇酒店的格局写起,通过“我”的无聊引出主要人物孔乙己,寫他是谁,做了什么,最后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做结。教师要拎出重点:孔乙己这个特定的人死了。
  2.拎教学主线
  “教师要一眼就能识别文本的写作个性,要有拎出一条线来的本领。”于漪老师此语既道出了教师备课时对文本个性的把握,也提出了对教学设计的要求——拎主线。于漪老师曾以《雷雨前》(作者:茅盾)一课为例,说明文本的讲解可以从开篇出发到达结尾,也可以从结尾出发,抓住主旋律,倒推过去。这里的主旋律,就是教师拎出的一条主线。因此,课堂不是随意散教,而是须用一到两个少而精的主问题,形成一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内容。这样的主线设计直接激荡学生的思维,课堂方能以简驭繁。
  语文教师具体要拎出的什么样的课堂主线呢?
  (1)拎能聚焦的主线
  一堂好课,需拎出一条由1-2个主问题带领下的能聚焦的主线。俗话说“打蛇打七寸”,能聚焦的设疑质问,绝不是无效、繁杂、可有可无的问题,而应该是基于全文又高于全文的中心任务,这个中心任务应该是简洁明快的,而且是整个文本的聚焦点、靶心点,能提纲挈领。教师只要拎出了能聚焦的主线,整个课堂就能循着此主线层递推进。在此问题或任务的带领下,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课堂就能避免拼盘式不痛不痒的尴尬,最终整节课的教学达到“提领而顿,白毛而顺”的效果。
  如《孔乙己》一课根据文本内容和鲁迅写作主旨的特点,只设计两个问题——“孔乙己是谁?”“孔乙己是怎么死的?”学生在文本探究中回答了这条主线的两个问题,就能解决人物、情节、主旨等重难点,整堂课的脊背也突出了。
  能聚焦的主线对教师提出了什么要求?需要教师将文本融化于心,根据文本在教学中的核心价值,对教学内容进行削枝去叶削繁就简后,高屋建瓴地进行设计。
  (2)拎能兴奋的主线
  一堂好课拎出的主线,同时应该是一条能让学生获得并持续保留兴奋的主线。爱因斯坦说:“能培养出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因此,一堂好课需要一条能诱发学生兴奋点的主线。这条教学主线就好比是一条“精品旅游路线”,让学生保持对文本和语文课堂的激情。   能让学生兴奋的教学主线,想方设法别出心裁地拎出点到学生“心窍”上的有新意的主线,引发学生思维的热情,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参与度,从而培养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孔乙己》中的两个问题就是两个障碍、两个冲突形成的兴奋点,它很自然地导引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并乐此不疲。
  (3)拎能生长的主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教学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是一项动态工作,又能驾驭,那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设计的主线能让学生获得动态生长。
  此动态线由一个支点出发,这个支点叫作“生长点”,找到、抓住并发展这个“生长点”,便会由此而生成一堂动态的且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语文”课。西南大学董小玉教授指出:“生态语文旨在营造一个‘文化自觉’场域与学习语文的生态系统。”因此,有创意的生长点的主线,才会激荡出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得到新知的开发、心智的生发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拎出整堂课在内容上贯穿全文、在教学上贯穿始终的动态发展的主线,需要教师从言语的理解、生成、生长的要求出发,对语言空间、情感空间和智慧空间发展提供支架,同时设置探源的过程并形成“对话场效应”,学生在师生和生生对话中互相启发。
  笔者接下来以《孔乙己》教学实践为例,阐述拎出教学中的一条主线,并围绕主线进行探讨、争论、辩驳等教学活动,形成一种全民参与的生态场,让学生在不断否定或补充中深入探究文本及文本外的深意。
  四、《孔乙己》公开课流程
  文章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我们倒推回去。请问:孔乙己是谁?他是怎么死的?今天我们就围绕这条主线进行讨论。
  具体推进过程:
  1.索人——孔乙己是谁?(人物)
  师:(教师直击核心问题)人海茫茫,但你一眼就能辨识出孔乙己。请在文本中筛选出可以回答“孔乙己是谁”的词语或语句。
  生:(学生通过全文搜索、分辨,容易得出第一个答案)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文中第4段)
  师:请从更多侧面了解他(学生开始觉得有难度,于是分析文本)
  生:(学生通过一定的分析思考,并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得出进一步的理解)孔乙己是一个处于边缘的穷困潦倒的、迂腐卖弄学问的、自命不凡并以读书为荣的热心的、不失善良且童心未泯的、有点作的、信誉良好诚信的、试图随时维护读书人尊严的穷讲究的、活时经常给店内外带来快活气氛的笑料、死时无人关心的多余人。
  教师小结:如果将同学们从不同侧面概括的孔乙己的特征综合起来,那么你脑海中一定已经有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并且这个人物形象只属于孔乙己一个人。
  2.探事——孔乙己是怎么死的?(情节和主旨)
  师: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到底是怎么死的?请你根据情节,合理猜测,探寻孔乙己的死因,并在文本中找出合理依据来支撑。
  生:孔乙己也许是饿死的,因为他被打折了腿,更无法自食其力了。
  生:孔乙己也许是冻死的,因为他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的时间已是初冬,后面的寒冬会越来越冷。
  生:孔乙己也许是因伤口感染而死,因为被打折了腿,无钱处理伤口。
  生:孔乙己是许是在某家偷东西直接被当场打死的。
  生:孔乙己也有可能是自杀的。
  生:孔乙己也许是被起义军或者军阀砍了。“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文中第5段)的孔乙己既不讨统治者的喜欢,也不能被老百姓悦纳。从第10段写到他被统治阶级的代表丁举人打折了腿和全文中被短衣帮多次取笑甚至嘲讽可预测,他很有可能如《阿Q正传》里阿Q,两不讨好,最后被砍头。(学生评:脑洞大开)
  生:孔乙己也许是被自己作死的。文中第4、7段都写到他的迂腐,第4段写他有钱便摆阔绰,“排出九文大钱”,第5段写他“好吃懒做”,第4段寫喜欢喝酒的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可见他穷讲究,又不去靠苦力挣钱,实际上是放不下读书人的面子。这样的一个矛盾的人,可能就会被自己矛盾心理和言行作死。
  教师继续激发和提示:同学们观点新颖,也在文本中寻到了依据,一次又一次地拓宽了我们的眼界。刚才有位同学提到是冻死的,那“冻”除了天气之冻以外,是否有可能是人心之冻、制度之冷?学生在诱导下思维被激发,更热烈的讨论辩驳后,学生得出:孔乙己是被社会凉薄死的。
  请同学们分析凉薄的具体表现。几位学生谈到了不同角度:社会冷酷、同命人薄情、统治者薄情、制度薄幸。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大胆猜测和合理论证,为我们展现了多种孔乙己死因的可能,更道出了文章的主旨——对制度、个人的批判和对下层知识分子的同情。孔乙己死了,小说的作者是恨,是鄙视,还是同情?
  生: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一个佼佼者。他虽然是个迂腐潦倒的边缘人,但他也是一个诚信的有文化的读书人,从作者的角度来说,作者并不愤恨其奴性,也无怒其不争意,相反,作者对他倾注了无限深情。
  教师评价:你的补充又宕开一层,对否尚作他论,日后可再做一专题探讨。但你围绕孔乙己的“死”作了别样的延伸性思考,很不错。
  本节课同学们围绕带有核心问题“孔乙己是谁?他是怎么死的?”的主线,进行了深入而精彩的文本探析,感谢同学们给彼此带来的深入思考和惊喜。
  教学反思:
  《孔乙己》是统编版教材九下篇目。这一经典常读常新,设计教学也应创新。本课教学的主线便是“孔乙己是谁”“孔乙己是怎么死的”。从看似简单的“孔乙己是谁”作为突破口,在模糊不确定的答案中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的核心内容;然后追问“孔乙己是怎么死的”,在各种分析中寻找对真理的探讨。这条主线以人物为抓手,以情节发展为线索,以情感共鸣为宗旨,整个流程简单明快,抽丝剥茧,层递深入,达到了拎主线而脉络清的目的,摒弃了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激活、碰荡起了学生的思维,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实践证明,此案例较成功地避免了滑向拼盘式教学和死水式教学的可能,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和发展,夯实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过程。
  [作者通联:重庆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其他文献
传统语文教学重视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而汉字的运用能力是提高语文读写能力的基础。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运用汉字视角(即运用古文字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对汉字的音、形、义进行分析,介绍一些汉字的来龙去脉,探索其蕴藏的文化内涵),利用汉字的字形、字义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来解读作品,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字”在中国语文研究传统中曾有高度评价。“文字有意以立句,句有数以连章,章有体以
《祭妹文》是袁枚痛悼他的三妹素文的不幸遭遇,怀念往日兄妹间深笃情意的一篇抒情性祭文。   祭文是对死者表示崇敬和怀念的一种文体,一般着重叙述死者的功业,由于一般的祭文往往是应和礼仪的需要,作者也就虚应故事,作番无悲之痛,无泪之哭,不哀之嚎。因而常常浮而不实,夸而失信,缺乏感人的力量。袁枚主张诗文要写“性灵”,加之他与三妹情深意淳,三妹又遇人不淑,命运乖蹇,过早地去世,且葬身异乡,所以这篇祭文是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一大显著亮点,居18个任务群之首。它贯串高中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标”推荐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品中,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就是其中的一部。在北京教育考试院出台的《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12本名著阅读考查作品中,也有这部不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老课文,虽历经几十年社会文化变迁的风雨,受过多次教材课文调整的冲击,都顽强地“生存”下来,屹立不倒,并且依然勃发着郁郁生机。这些经典的文本,给了数代中学生精神上的滋养、智慧的启迪和文化的熏陶,成为整个民族文化宝库中共同的记忆。这些课文,虽为老井,波光依然粼粼;虽为旧矿,珠玉依然生辉。然而,令人尴尬的一个现状却是:我们的语文教育界对这些文本的解读似乎还“定格”在它们刚刚被选入教材
一   《故都的秋》宜细品,不宜朗读;宜二三文友在月夜或静室煮水烹茗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话,不宜在课堂或会场声嘶力竭唾沫飞溅地宣讲。   《故都的秋》是诗,是画,极平凡普通的小景物中透着文士的高雅,高雅的背后又透着浓浓的悲凉。  二   郁达夫先生有一种浓重的生命悲凉意识。他三岁时,父亲去世,死亡的阴影过早地印在他幼小的心底。他十七岁随兄游学日本,一去十年,思国念家,饱受孤独。在异国他乡,由于祖国
白月光,心里某个地方,那么亮,却那么冰凉。……  ——题记    我坐在床上,从窗户向外望,月亮是那么的亮。照在我身上,却黯然失色。我低着头,泪水又落下了。很久以前的李白说了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现在我要说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泪双颊”。  床边的语文试卷醒目地张开在那里,鲜红的分数是用我的汗水换来的,但为什么却只有这么点儿呢?我半个学期来的努力,所流的汗水,所费的心血,难道就只值那么一点?
一、课堂实录  [问题导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师:汉语言文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掌握和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是我们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十分讲究炼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好了的同学举手发言。  (多媒体显示)  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的“早”字?  早 梅  齐己(唐)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生1
纵观当下最新版统编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不难发现该版教材特别注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力求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语文素养体现到教材中,既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培养,也有对学生必备品格与能力方面的要求。因此该本新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线索编排了单元内容,试图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等。“语文要素”即“语文
卓立子老师发表在《中学语文》2016年第9期的文章《以“课堂预设”构建“生成课堂”——兼与王家伦先生商榷》(以下简称《商榷》)中似乎谈“预设课堂”就色变,认为“预设课堂”即千人一面的“工业化标准式”课堂,或是“硬设”的课堂,以封闭性学习、外部操作学习为主、看不出任何内部操作过程的课堂。①令人哑然失笑。  一、预设课堂:可以预约的“精彩”  雅斯贝尔斯(K.T.Jaspers)说过,预设是一种计划,
一、读诗:读出一个“爱”字来  师:今天我们学习白居易的诗《钱塘湖春行》(板书课题及作者),谁能用一句通俗的话把课题和作者联起来?  生:白居易春游西湖。  师:非常好!不仅将课题和作者联系起来,而且还精准解释了钱塘湖——西湖,春行——春游。接下来,就请大家默读这首诗,想想:白居易在这次游览西湖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美景,心情如何?  (几分钟后……)  生:作者先是在东面的孤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