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人生苦短的悲歌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必修二《涉江采芙蓉》选自萧统所编的《古诗十九首》,全诗共40个字,文简义丰,韵味无穷。要解读一首诗歌,不得不了解诗人生平及背景,以探本溯源,知人论世。而《古诗十九首》作者大多已不可考。但《古诗十九首》上承《诗经》《楚辞》,下启魏晋南北朝诗歌,普遍性地反映出东汉末年一批文人的思想状态。一个乱世在诗歌中若隐若现,我们似乎可以想见,东汉桓帝、灵帝期间,卖官鬻爵、外戚宦官交替把握朝政,那些中下层文士们,空有才学,求宦无门。选举征辟的制度,让知识分子背井离乡,抛妻别子,可仕途之路早已经被严严地封死了,他们处于极端的苦闷彷徨中。
   而这又是一批对生命有着深刻思考、对人生充满无限憧憬的文人,在“大道不存,大厦将倾”的黑暗年代,他们苦闷、彷徨、无奈、纠结,挣扎于功名,畏惧于灾祸。他们知道,人生需要进取,不能碌碌无为;他们也知道,前途一片渺茫,生死不可预料。时代的黑暗使他们恐惧,而潜藏的自我意识使他们觉醒,一场对于生命的思考化作一句句追问和感叹。马丁·海德格尔有一句深刻隽永的名言:“哪里有贫乏,哪里就有诗性”。因为“文学往往是弱者的事业。……文学创作是弱者燃烧自己的生命。在这燃烧中,世界终于听见了弱者的声音,看到了弱者美丽的心光。”(周介人语)
   把《涉江采芙蓉》放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中,男女之间的思恋就有了一层悲情的味道。“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动作感十分强烈的诗句,传达出一种刻骨铭心的相思,一边是低眉采莲,心系远方的思妇,一边是回头怅望,归期未卜的游子,一个“思远道”,一个“望旧乡”,诠释了爱情中的一种共有心理——“你在哪里,我就朝着哪个方向想你”!这与《红楼梦》中宝黛二人“一个在潇湘馆迎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的意境多么相似!又与今人表达思念的诗句多么吻合:我是一匹在外奔走的野马/是你的青丝作鞭么/多想把窗外的圆月/摘给你做梳妆的铜镜/叹息它来了又去/总也拴不在窗口……
   有相思也就罢了,反正古往今来叙写相思的诗句比比皆是。而偏偏,诗歌又以“涉江采芙蓉”为起笔,而以“忧伤以终老”作结。涉江采芙蓉的总该是年轻人吧,梁元帝《采莲赋》里描写采莲盛况,“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益鸟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而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除,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无不引发人们对青葱岁月的怀念与追忆。然而,当年荡着小舟,穿梭于莲叶之间的少女,经过一番刻骨铭心的思恋之后,最终也未等得心上人归来,只能感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多少个日夜的等待,多少个春秋的守候,当年莲花一般的女子,也终逃不过似水流年的侵蚀,如今已花容凋谢,垂垂老矣。
   可是,乱世里,谁管你红颜坐老,谁管你相思憔悴?草木一秋,美人的青春也只是一瞬,没有爱人欣赏的女子,衰老更为迅速。“我是一株为你而开的芙蓉,盛开的美丽和欢悦只因为有你的注目,如果,等到花落叶枯,你才到来,那么,我葳蕤的枝叶,娇艳的盛放,还有什么意义?”离居终老的生活,是孤独、寂寞、冷清的,该和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生活有些类似吧。可能最能给人自我安慰的就是“你永远记得我年轻时的模样”,而这自我安慰中,又蕴藏着多少人生的辛酸、无奈与悲凉!
   细细一品,《涉江采芙蓉》在江水、芙蓉、兰泽、芳草构筑起来的一个表面雅丽、高洁的意境之下,更隐藏了一层人生的悲凉。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相思,还是一段感伤、凄美的爱情,更是一曲人生苦短的悲歌。“苦短”集中表现在两点上:
   一是相思之苦。既然彼此思恋,何不冲破重重阻碍在一起?看穿了,其实最刻骨的爱情往往源于不得已的分离。时代之需,世俗之迫,抑或还是其它,都成为迫不得已分离的原因。一个生逢乱世、不甘平庸的男儿,总不会安于一时的温柔富贵乡。他志在四方,渴望有所作为,但他又走得如此牵肠挂肚,“还顾”一词,多么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为功名所烦累,又为爱情所牵绊的身不由己的游子形象。留守家中的女子,几番倚门凝望,几番独守空帷,几番寒冬寄衣,几番春日凝妆,一幅幅具体可感的画面,让读诗的人心中漾起说不出的爱怜与心疼。
   二是别离之久。秦观《鹊桥仙》写离别:“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一大显著亮点,居18个任务群之首。它贯串高中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标”推荐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品中,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就是其中的一部。在北京教育考试院出台的《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12本名著阅读考查作品中,也有这部不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老课文,虽历经几十年社会文化变迁的风雨,受过多次教材课文调整的冲击,都顽强地“生存”下来,屹立不倒,并且依然勃发着郁郁生机。这些经典的文本,给了数代中学生精神上的滋养、智慧的启迪和文化的熏陶,成为整个民族文化宝库中共同的记忆。这些课文,虽为老井,波光依然粼粼;虽为旧矿,珠玉依然生辉。然而,令人尴尬的一个现状却是:我们的语文教育界对这些文本的解读似乎还“定格”在它们刚刚被选入教材
一   《故都的秋》宜细品,不宜朗读;宜二三文友在月夜或静室煮水烹茗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话,不宜在课堂或会场声嘶力竭唾沫飞溅地宣讲。   《故都的秋》是诗,是画,极平凡普通的小景物中透着文士的高雅,高雅的背后又透着浓浓的悲凉。  二   郁达夫先生有一种浓重的生命悲凉意识。他三岁时,父亲去世,死亡的阴影过早地印在他幼小的心底。他十七岁随兄游学日本,一去十年,思国念家,饱受孤独。在异国他乡,由于祖国
白月光,心里某个地方,那么亮,却那么冰凉。……  ——题记    我坐在床上,从窗户向外望,月亮是那么的亮。照在我身上,却黯然失色。我低着头,泪水又落下了。很久以前的李白说了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现在我要说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泪双颊”。  床边的语文试卷醒目地张开在那里,鲜红的分数是用我的汗水换来的,但为什么却只有这么点儿呢?我半个学期来的努力,所流的汗水,所费的心血,难道就只值那么一点?
一、课堂实录  [问题导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师:汉语言文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掌握和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是我们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十分讲究炼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好了的同学举手发言。  (多媒体显示)  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的“早”字?  早 梅  齐己(唐)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生1
纵观当下最新版统编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不难发现该版教材特别注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力求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语文素养体现到教材中,既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培养,也有对学生必备品格与能力方面的要求。因此该本新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线索编排了单元内容,试图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等。“语文要素”即“语文
卓立子老师发表在《中学语文》2016年第9期的文章《以“课堂预设”构建“生成课堂”——兼与王家伦先生商榷》(以下简称《商榷》)中似乎谈“预设课堂”就色变,认为“预设课堂”即千人一面的“工业化标准式”课堂,或是“硬设”的课堂,以封闭性学习、外部操作学习为主、看不出任何内部操作过程的课堂。①令人哑然失笑。  一、预设课堂:可以预约的“精彩”  雅斯贝尔斯(K.T.Jaspers)说过,预设是一种计划,
一、读诗:读出一个“爱”字来  师:今天我们学习白居易的诗《钱塘湖春行》(板书课题及作者),谁能用一句通俗的话把课题和作者联起来?  生:白居易春游西湖。  师:非常好!不仅将课题和作者联系起来,而且还精准解释了钱塘湖——西湖,春行——春游。接下来,就请大家默读这首诗,想想:白居易在这次游览西湖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美景,心情如何?  (几分钟后……)  生:作者先是在东面的孤山寺
听过不少小说体裁的阅读公开课,也查阅过很多上课实录、教学设计,笔者发现常见教法很难教到学生的“心窍”上,以致于不痛不痒,反而让学生失了学语文的兴趣。  对于《孔乙己》这篇内蕴丰厚的初中经典篇目,常见教法有两种:一种是从让学生概括小说情节开始,然后让学生找言行归纳人物形象,分析描写方法和效果,最后拉扯到每个学生自己都知道的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中结束;另一种是将作家作品、创作背景、字词、环境描写的作用
尽管从小学开始,老师、学生在诗词上时间和精力投入很大,但是收效甚微。即使学生也能背一些名句名篇,但更多的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经典名篇大多没有进入到他们的心里。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预习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和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询问对诗歌的理解。一个学生说《西塞山怀古》表达一种羁旅飘泊之愁,依据是有“四海为家”。一个学生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表达诗人想要舍身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