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许多中考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高中一学期下来却连及格都困难。究其原因,初、高中的学习衔接是否做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从现象出发,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谈谈自己在教学与实践中的一些看法与做法。
  【关键词】衔接 学习方法 教学方式
  为什么一些中考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高中一学期下来及格都困难呢?究其原因,初、高中的学习衔接是否做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课程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也为做好衔接工作而努力着,但是初中与高中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能力要求上都有着较大的跨度,而这种跨度往往被同学、老师忽视。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从现象出发,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谈谈自己在教学与实践中的一些看法与做法。
  一、教材内容方面
  由于现行教材版本的多样化,在内容的衔接上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法,三角形的“心”等相关内容,初、高中教材中都没有具体讲解,但高中经常直接用到,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补充进来,加之高中内容本身就多,所以老师对这块内容分析得非常快。对老师补充的这部分内容,由于思维惯性,有的同学思想上一直以为那是补充的,可以不很好地掌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应该在思想上重视,并认真落实到行动中去。首先要能清晰地认识到:高中教材是在一个统一的课标下进行编写的,但是具体内容会有所不同。所以高中数学课堂会有很多新生成的内容,老师是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这样我们就可以认识到整个知识体系,不能有成“分内”与“分外”之分。另外初、高中数学内容的变化,要求和难度的加大,从心理上要能够接受,并积极主动地寻找方法解决,不能在无视与抱怨中度日。在行动中我们要做到:课前认真自学教材,标出疑难点,上课有目的、有重点的听课,紧跟老师的步伐;对老师补充的内容应给予足够重视,在理解的基础上适时做点笔记,课后及时巩固;对知识漏洞及时补充,特别要关注时效性,疑难问题及时解决。
  二、教学方式方面
  有同学常常反映高中老师上课速度很快,对内容的讲解重视分析而轻视解题过程的板书。有时上课一走神就跟不上老师的思维,而老师很少像初中时那样针对某个知识点反复强调和海量练习了。
  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初中数学内容少,难度较小,能力要求较低,因而进度可以放慢,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对一个知识点反复讲解、多次演练,练就了大家一见题目就知道解题的“本领”。但是高中数学内容多,能力要求高,题目难度加深,所以课堂上老师的时间是有限的。另一方面:高中数学教育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具有使学生受到良好思维训练,并形成数学意识,掌握数学思想等素质性功能。所以教学时老师往往通过启发、引导思路,然后由大家自己思考、自己解答。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同学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障碍,不容易跟上老师的思维,从而影响数学的学习。
  针对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初、高中数学内容上的变化,教学方式的变化。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拓展和延伸,更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思维的训练,我们应该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不能留恋于以前的教学方式,裹足不前,应该让我们的大脑勤快起来,开始是痛苦的,相信一学期下来,同学们都会感到收获颇丰的。然后在行动中,我们要学会积极地思考。上课要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把自己思考的结果与老师的结果进行对比,找出老师或其它同学成功思考问题的方法及所站的角度,适时记录下来,努力捕捉思维碰撞的火花。不能只等待着最终老师的讲解结果,不关心整个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只记住一些结论。这样的想法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是行不通的,从现在的高考中也能很清晰地看出来——直接套用结论的题,定势思维的题少,源于生活中的题,灵活运用的题多,才导致大家都认为很难。
  三、学习方式方面
  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常有这种感觉:平时老师讲过或写过的类似题目,考试时遇到还是写不出来,但是,老师分析时又都知道,这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懂而不会”现象。
  “懂”指的是了解,知道,而“会”指理解,领悟。“懂而不会”现象说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并未达到真正的理解,这样是不够的①。数学的进一步学习就是要打破原有认知平衡,通过打造、整理和重组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新旧知识间的动态平衡,形成融会贯通的数学知识网络。要真正做到“会”,就必须不断地思考,新旧知识之间不断地碰撞,整合,才能“会”,才能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造成“懂而不会”现象的原因还是我们学习方式的问题。大家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有较强的依赖性,缺乏必要的自学能力。在遇到新的问题时自主性不强,而是常说“我们老师没有讲过”,等待老师给予解决。我们首先要认识到:《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尤其提出了培养大家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我们明白了高中与初中在学习方式上的不同时,就要努力尝试着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与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困难时不是立即去求助于别人,而是要积极地思考,尝试各种可以尝试的方法。比如:晚上做作业时遇到难题,首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查阅答案或寻求同学老师的帮助,弄懂以后自己还要整理思路,并书写解题过程,而不是弄懂就没事了,更不是把答案抄上就完事了,否则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下次遇到时还是不会。
  要处理好练习与反思的关系。高中数学内容相对初中而言,要显得深入宽广,不可能也没时间进行大量重复练习,高中的学习方法是通过理解、消化、巩固、反思的过程掌握学习内容的。我们需要在理解的基础进行必要的巩固训练,在训练的基础上总结反思,对反思的结果再辅以必要的训练。正体现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的思想。
  四、培养坚韧的品质
  高中数学实现了由直观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转变,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也发生突变;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这些都决定了高中数学的学习是会遇到困难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对待困难与挫折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坚韧”是解决一切困难的钥匙,它可以使人们成就一切事。爱因斯坦说过:“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克勒吉夫人曾经说过:“美国人的成功之秘诀,就在他是不怕失败的。他心中想要做一件事时,赴以全力,即使他失败了,他会立刻站起来,而抱了更大的决心,向前奋斗,至成功而后矣。”困难不是我们的仇敌,而是我们的恩人,困难到来,可以锻炼我们克服困难的种种能力。正像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说,当他遭遇到一个似乎不可超越的难题时,他知道,自己快要有新的发现了。我们大家应该相信,高中的数学题它是能够求解的,它不会像哥德巴赫猜想那样难住我们。一道题多种解法,会让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尝试各种解题思路;设计最难的解题方案,会让我们创造力得到尽情的发挥,体会科学家探索过程,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相信刚跨入高中大门的同学们,一定会认识到这种衔接的重要性,不仅是知识上的衔接,更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思维品质上的过渡与衔接。顺利的衔接会为我们的高中数学学习铺平了道路。
  【注释】
  ① 王光明、杨蕊. 数学学习中的“懂而不会”现象,《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10.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武汉市江汉区北湖小学紧紧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武汉市“20+20亲近母语”的活动和江汉区“诵经典、习汉字、练运算”小学生素养提升工程,坚持
认错爸爸要我跟着他,妈妈说离不开我,可是他们两个却要分开,不愿一起生活。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不能像我和同桌,吵了架互相认个错,拉拉手重新讲和?婚姻是家庭的前奏,家庭是孩
听力部分一、听句子,听清每个人物的职业或所做的事情,并在下表相应的方格中打“√”。每个句子读两遍。(10分) Hear part 1, listen to the sentence, listen to each pers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编制习题,可避免低水平的重复,使学生拓宽学习领域,也可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其学好物理的信心。  关键词: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有效性;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50-1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习题课的基本目的是通过解题的形式来形成学生的物理技能,并通过解题
摘要:生成性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新的教学形式,但也存在种种误区。作者视野中的生成性教学是一种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对话生成的教学形态。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误区;生成;再诠释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23-1当前的课程改革中,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从教学思索的幕后走到历史的前台,它就是生成性教学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们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许多教师较之以往更加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扎扎实实抓好每一项
在建筑装饰装修中,用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切割拼接成的呈自然曲线图案的装饰,高档华贵,属建筑装饰中的上乘。但是,由于受到加工机具限制,现有的建筑物及其装饰只能以直线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 ”Chinese
近年来,山东边防总队威海海警专业兵训练基地始终坚持以兵为本,坚持从优待警,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全力维护和保障官兵利益,努力构建和谐警营,有力促进了部队的全面建设,确保了
我很早就认识了潘文彬老师。  2003年秋天,南湖一小,习作教学研讨,我第一次仰望潘文彬老师的儒雅,聆听他课堂的涓涓流淌。那时,他是高山,我只能坐在台下仰望。  2006年2月,春寒料峭,南京市小营小学。我有幸参加南京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赛课,执教《爱如茉莉》。潘文彬老师担任评委。据说,他对我的课,特别是“直奔”一词的教学赞不绝口。那时,他是我们南京小语人的偶像,而我,是他视界中一名年轻的小  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