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职高生信息技术素养简论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jieke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中,信息素养已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习阶段,要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形成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信息道德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提高职业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一孔之见。
  一、创建基于课程资源的学习环境
  基于资源的学习,简言之就是学生借助各种学习资源开展学习。随着机房设备的不断改善,在职业中学中,基于资源学习的条件已初步成熟,良好的局域网环境和互联网功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环境。在我校,所有职高班级的计算机课已建立两课时为一个教学单位的结构,因此可充分利用这个教学时间段开展资源学习。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把一个教学时间单位分成四个阶段:首先向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表明该任务的要点;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教材、局域网或INTERNET网中搜寻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完成搜集存储的过程;第三,在课堂中完成该任务,并在师生间进行传递和交流;最后,教师提升任务的难度,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综合运用并进行创新。通过这样的过程,教师成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信息资源成了学生的认知工具,学生会采取负责的行为,主动地探求知识。同时运用独立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进行调查、实验、资料搜集的同时可以发表意见,互相交流心得、商讨问题。通过这种基于资源的学习,学生的信息素养将会得到较大的提高,逐渐成为自主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同时也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
  翻阅我们现在用到的一些电脑教材,多是单纯对电脑技术的讲解,没有很好做到人文教育的有效引导和渗透。没有教材的规范和指导,信息技术教师的人文教育工作难有明确的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针对信息技术领域出现的各种教育问题逐渐完善信息技术教材,充实教材中的人文内涵,使人文精神在教材中得以體现。
  信息技术课教师要重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认识到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不是彼此孤立的,信息技术同样可以具有人文主义的内涵。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即科学技术的掌握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前提的,对于反社会、反人性的利用科学技术的行为要加以识别、摒弃。
  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走出校门,了解世界,扩大知识面,以适应未来对人才的要求,为此教师备课时更要多下工夫,精心为学生选择提供具有趣味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的优秀网站,使学生能够安全地在互联网里冲浪,领略到网络世界的美景,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这是通过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进而影响学生信息素养向正确方向发展的途径。
  传统的围绕课本转圈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而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学会学习,勇于实践。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学习、探讨知识的活跃场所,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愉快地获取知识信息。
  三、通过创新活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学生信生息素养的培养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学生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即创新能力,也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分析问题,并根据分析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算法、如何评价和完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用电脑设计班报、设计教室布置、成绩统计;用“画笔、Photoshop”等软件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等等。组织以电子报刊、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网页制作为主要内容的电子作品参加教育部门的评选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参加实践活动,这对学生网络信息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四、用“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课程中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向学生下达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发现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和在信息中获取相关知识,变被动接受或学习为主动开放式学习,一方面注意了新知识从其他学科知识或现实生活问题中引入,使学生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还安排一些联系实际、具有时代特征的综合性任务和实践作业,通过网络和其他各种途径获取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来处理分析信息,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协作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使学生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任务的设计有了明确的目标并尽量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这样的任务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
  五、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运用能力
  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质量。任何一件事情成功的关键都在于人的能力和努力。因此,要改变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必须从转变观念做起,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运用能力。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观念的转变首先来自于领导,领导重视是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实现的关键。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应转变角色观念,真正打破“传道,授业,解惑”的旧角色观念,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要及时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补充新知识,为学生能够解决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准备。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判断能力;适应性自我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则必须依靠自身的学习来实现,能在教学研究中解决问题,及时反思总结,通过不断的积累来完善自己,养成搜集和利用信息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总之,信息素养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人们要迎接社会的各种挑战,必须具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信息素养恰恰是现代人综合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可以说,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为富奥江森公司提高供应链优化问题,提高企业盈利问题。原本富奥江森公司的供应链体系带有一定的批量生产现象,即为推动生产。此种方式占用大量库存资金和库存面积,已经不符合于现代化物流理念。而客户(整车装配厂)对于富奥江森公司期望在不断提高,需求也不断地变化万千。因此需要富奥江森公司本身需要改换理念,即为采用全面拉动生产。才能以小搏大,以最小的资金赢取最大的利润。进入21世纪,企业的供应链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为了能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从2003年开始为了促进农产品出口,日本农业政策逐步由过去的“保守”型农业政策转变为“攻击”型农业政策。在新农业政策的指导下,日本开始积极发展出口贸易,2007年4月便与中
学位
梧桐漏下阳光的碎片,我小心地撷取,挂在枝头,明媚了整个季节。  漫步在菁菁校园,春色正酣。丝绦扶风柳拂面,耳畔紫燕的呢喃,屋檐的铃声,和着阵阵清脆朗朗的背书声,有如天籁,美妙的音符流淌在每一个角落。  我贪婪地享受着这一刻,因为唯有我知道,这动听的旋律中,有孩子们的声音,更有我的声音,我们共同把课堂谱写成一曲优美的音乐。  曾经的课堂,因为要求背诵而变得多么单调乏味。一直以来,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是我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146-01  学校开展的教育科研,我也积极参与其中。选什么作为近期研究的主题呢?我自然而然想到了提问。提出问题是学习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现实是,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有问题,不管是课上还是课后。教师们也常抱怨:学生太笨,我让他们提问,他们就是提不出来,我有什么办法!小城镇孩子就是不如大都市孩子。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
现代服务业总量不断的增长,社会投入急剧增加,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投入已经成为政府收入投入重要组成。伴随城市化要求,公共服务快速起步,成为新兴行业,服务领域不断扩宽。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140-03  朗读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有情趣而又愉悦的事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在讲求积累、感悟的语文教学阶段,更是不可或缺的方式。对学生来说,一个人朗读水平的高低,能看出他的语文表现力如何,同时朗读能力标志着他的文学修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高低。但是,我们有时在上课指导朗
摘要: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石,是创设富有生机课堂的必备因子。师生间融洽的关系,情感的深层次交流是获得地理课堂教学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无疑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这也是地理教育在培养合格公民,对社会负责的新一代的重要功能,也是全面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所以,新地理课程标准教育目标强化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摘要: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45分钟,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知识。教师应该把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和要求,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所体现的教学方法,转化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有效达到新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方法  教学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目的是为了顺利实现三维目标,教师应该把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探索中国教育出路的漫长过程中,综合了当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并结合实践,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为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