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新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255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方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阶段,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开展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方式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还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需要进一步对其展开研究,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师生交往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师生交往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交往互动是开展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生态课堂的建设,在此环境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促进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
  一、师生交往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师生互动的环境
  要想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学,老师就一定要为学生创建一种更加有效的互动环境。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座位安排、教学硬件等方面均没有满足教学要求,例如,大部分小学生座位安排采用的均是秧田式摆放,这样也就阻碍了学生们之间的交流。
  (二)缺乏师生互动的策略
  现阶段,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均是合作教学法,也就是将学生分成一定的小组,之后针对相关问题展开探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们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为老师与学生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条件。但是,在实际互动过程中,大部分老师只是关注了这种小组的合作形式,没有制定相关的互动策略,进而导致在开展互动教学的时候,无法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
  (三)缺乏师生互动的实效性
  在各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班级人数偏多、小组合作学习太过表面形式、教学方法单一、作业反馈不及时、学生主体活动太少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学,在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思考、知识共享等内容的交互,基本上还是处在学生单项倾听,老师负责讲授的教学形式中,学生们缺少真实的经验,进而也就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提高师生交往互动教学水平的措施
  (一)重视生态课堂的建设
  从生态学方面而言,课堂就好比是一个“生态场”。对这个生态场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要想提高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互动水平,就要加强对生态场的建设。从大环境而言,在布置教室的时候,一定要简洁、大方、优雅,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不要张贴太多的图片。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需要用到一些多媒体设备,一定要在课前进行准备,在播放音乐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音量,同时不要让屏幕挡住黑板,进而对板书产生影响。同时对窗帘的颜色与高度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教室具有充足的光亮,保护小学生的视力。在安排学生座位、分组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展开适当的调整,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提供便利条件。从小环境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相关用具一定要尽可能摆放整齐、有序,提前准备好教学所用的课件与材料,防止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阻碍师生之间的互动。在生态教学中,一定要创建一个轻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不仅只是依靠语言表达,还要充分体现眼神、肢体动作等方面的作用,向学生们传达相应的教学信息,增加师生互动的范围与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学习。
  (二)重视互动教学策略的应用
  首先,精心预设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一直都是围绕着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提高以及思维的扩散等方面展开的。所以,要想有效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水平,老师一定要精心预设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将学生们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当成是重点与难点展开教学,并且进行一定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重视亲身体会。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是对话与参与,其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和谐教学环境的建设。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加强对学生亲身体会的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全过程,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展开主动学习。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学习内容,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加准确的掌握数学知识。通过这样教学方式的展开,可以促使老师和学生在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中展开交流互动,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最后,关注个体差异。因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经历是不同的,其形成的思维模式也是不同的,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方式与接受能力也就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接受能力,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树立学习的信心,可以自主进行思考,并且可以学习知识的共享,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师生交往互动的水平,促进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重视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增强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有效合作的引导。比如,在课堂上一定要善于发现合作学习的契机,设置一些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在小组学习中给予一定的指导,老师一定要融入到小组学习当中,和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交流,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学习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开展一些学习评价,有利于了解學生的学习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在数学生态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学习评价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绪、情感以及态度,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学内容的展开,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的不断落实,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开展师生交往互动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惠芳.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新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1(04).
  [2]张世明.例谈数学课堂中师生的有效交往互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09).
  [3]刘从礼.对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若干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04).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是有机的整体,分析数学问题,要着眼于整体的数学题目。而数学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导和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需注重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心理方面进行引导,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审题习惯。小学阶段的数学审题能力,是一个学习、反思、积累、巩固的过程。本文就此对小学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数学审题能力;小学阶段;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动力。课堂提问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段来提问,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但是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如何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学生的年龄,设计提问的方式;另外,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是有一定的目的性,如何使提出的问题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何让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提问更有效,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课堂提问;低段数学;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興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不但要求人才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再从未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新课改已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的开展,它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肾毒性药物使用以及各种医学影像学检查的开展使其发病率不断上升。过度训练致急性肾损伤(ov
【摘 要】 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老师和学生都能深刻的体会到“以人为本”  的教学理念。沟通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桥梁,充分調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这已成为数学教育的重点,并且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下面就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来谈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思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4
目的:系统评价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庄子曾经说过:“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由此可见,古人在很早就注重美学的研究。就高中数学学科而论,作为理性思维与空间想象完美结合的统一体,不仅与美学知识密切相关,而且其自身也充满着美的因素,处处闪现着美的光辉。  一、数学家眼中的美  在普通大众的眼里,高中数学以其严格的逻辑论
【摘 要】 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永远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数学应服务于生活,关注现实世界中数学应用培养新一代具有数学应用意识的人才应是我們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责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长期贯穿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  【关键词】 语言;概念;例题;情景;作业;生活化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