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love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发布以来,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成为了国家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及新目标,更加注重学生主体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又重新受到了关注,在如此的背景下,对于逐步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讨论便显得非常必要。
  【关键词】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发布以来,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成为了国家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及新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并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加注重学生主体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又重新受到了关注。在如此的背景下,对于逐步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讨论便显得非常必要。
  学生发展指导,即在学习以外,通过系列的学校安排为学生提供人生规划、社会、人际、个性等各方面的指导,这突破了过去的学校只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与成绩的观念。这一教育理念早在国外已经被提出并付诸实践,亦收获了相当的成果,故而国内此一教育目标的提出,一方面亦是中国教育国际接轨的重要步伐。
  高中阶段是学生接受发展指导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同时经历着剧烈的生理与心理的成长,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逐渐开始为自身未来进行思考。未接触社会且对未来规划尚处于模糊状态的他们,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亟需系列的各方面指引帮助他们完成阶段性的成长。以哈维赫斯特、金兹伯格和舒伯等人为代表的学者便曾提出“生涯发展理论”,此理论对教育界造成了很大影响,其强调通过了解个体的发展状况,以生涯评估的方式就个人潜能和问题进行综合积极地分析,便能够更好地促进个体一生的成长,最终实现其完满的人生。这一理论很好地描述了学生发展指导的基本方式,也是目前国内教育需要致力于的方面。
  而对于如何进行学生发展指导,学者胡健便提出了首先应关注学生发展的三种取向,分别是生命取向的学生发展观、社会取向的学生发展观以及整全取向的学生发展观。应当首先尊重学生作为人的本性,从生命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可能性而非定义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念,避免过于注重功利而忽视道德的发展。而社会性的培育可以说是时人最为关心也是最备受诟病的教育,因而也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方面。由于课堂知识与社会活动所需能力的脱节,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会会经历一段很长时间的适应期,且因此遭受许多挫折已经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而此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学校教育的缺失。
  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实现,在学校有意识地建立并完善指导制度前提下,首先最重要的当是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建立一支有力的发展指导队伍,这便要求了应对教师进行心理学等相关的培训,在观念和能力上能够达到实现学生发展指导的要求。但在现今的高考制度下,这必然会为广大教师带来不少压力,故而这要求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应当在一定规划下,逐步地实现,由简入繁。
  另外,学校自身文化的建设也尤为重要。实施学生发展指导, 要求普通高中学校必须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变革和转型。而这种变革和转型要求学校必须重新建设学校制度与学校文化,真正将学生及其发展作为学校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促进学校形成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文化,时刻跟进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新要求,并及时给予应答,才能为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校文化環境。
  总而言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意在扭转传统的“成败决定论”,转向关注学生主体作为完整生命的发展,这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建设刍议.教育发展研究,2010(72).
  [2]胡健.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现代趋向与价值分析.基础教育研究,2011(24).
  [3]朱益明.普通高中实施学生发展指导的行动策略.基础教育,2012(02).
  [4]方晓义、袁晓娇、邓林园、胡伟.构建适合我国的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谷洪波.学生发展指导——精彩人生,从这里起航.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6]束晓霞.学生发展指导:普通高中教育变革的新路径.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03).
  [7]唐薇.基于合作的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研究——以H中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2016.
  [8]吴来辉.基于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生涯规划教育——姜山中学生涯规划教育的构建与实践.基础教育课程,2017(01).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第一学段识字量大,学生年龄小且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小组合作  结合我校《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指导策略》的课题研究,我们将理论研究与实验研
魏书生常说一句话: “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做到班上的事,事事有人做;班上的人,人人有事做,责任到人。”班上的工作、班级用品都有负责人、承包人,这样责任明确,便于管理。  笔者也常常以此为学习的榜样,但,面对一班天生好动、未懂世事的小学生要做到“班上的事,事事有人做;班上的人,人人有事做,责任到人。”的确不容易,要管好一个班级,笔者经过实践,总结如下几点。  一、勤  作为小学生的班主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减轻学生课业的负担、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成为当前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紧迫的任务。近期,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al 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
英语对山区许多学生来说是一门不容易学好的学科。到了高中,一旦陷入学习误区,学生的英语学习将“苦不堪言”。怎样调动英语偏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有力、有效措施,从而帮助学生走出学习误区,提升英语能力,成为考察我们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试金石。就此,我谈一下我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一、找出原因,查出欠缺,指明解决之道  英语学习,不管是学习成绩还是应用能力,都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练就深厚
【摘要】本文从力学教学中总结了一些教学的“必杀技”:实验对比迁移、图像结合、情景教学、假设和分解受力分析、归纳总结结构图,对高效物理课堂教学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力学;实验对比;图像结合;情景教学  初二物理下学期全部是力学知识,对学生来说力学枯燥难懂,力学成为许多初中学生的“伤心地”,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会感到吃力。但是,力学在整个初中物理阶段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在中考的地位从来
摘 要:实践证明,质疑是培养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都是从问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会教、学生会学的方法之一。要使学生想问、敢问、乐问、会问,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质疑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学习数学知识,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学会创新。  关键词:质疑;创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基础的部分,这一部分的教学质量会影响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和理解能力。要想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们的文学水平,必须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探究,激励学生们大胆设疑,为学生们推荐合理的阅读内容,尊重学生们在初中阅读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攻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现阶段的初中教育要注重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初中语
传统的教学模式三个“一”(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了。因为它乏味枯燥,且不能很好地解决数学教学中某些抽象的概念,揭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展现关于几何图形之间 “动”的问题,限制学生思维,阻碍学生进一步学习。多媒体 CAI ( Computer Assisted intrusion,简称CAI ) 以丰富的表现手段以及灵活的交互能力,为学生创设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吟之咏之,可以修养身心,提高涵养。教育专家认为,道德品行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潜移默化,正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近几年来,我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让每一颗星星都闪光”的办学理念,将吟诵中华文化经典和“闪光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了“科研引领、课程支撑、文化熏陶,知行结合”的吟诵特色教育模式,学生吟诵于口,浸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体育课堂教学的探究性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变革;探究性;创新;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