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书生常说一句话: “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做到班上的事,事事有人做;班上的人,人人有事做,责任到人。”班上的工作、班级用品都有负责人、承包人,这样责任明确,便于管理。
笔者也常常以此为学习的榜样,但,面对一班天生好动、未懂世事的小学生要做到“班上的事,事事有人做;班上的人,人人有事做,责任到人。”的确不容易,要管好一个班级,笔者经过实践,总结如下几点。
一、勤
作为小学生的班主任最主要是勤。勤,让你更好了解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心理。
(一)勤观察
(1)观察学生精神状态。学生的精神状态如何,是否有身体不适,是否有身上有伤痕;(2)课后勤观察学生的行为。观察早读、课间、学生借阅图书、学生宿舍、课间操,在学生间走一走,交流一下,既拉近师生距离,又能获得学生更多学习、生活、心理上的信息;(3)观察课堂上每一个动作。课堂表现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表现。学生在课堂回答的问题、眼神、课本作业的清洁度、是否有小动作等;(4)看学生活动的表现。学生在学习活动的:看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投入、交流的表现,学生在一起的时候交流是怎样的,是否畅所欲言,是否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是否有组织能力等;(5) 观察学生家长到校时的表现。学生与他家长相处、言行、及家长的习惯会展示出学生在家的习惯。
(二)勤听
听,也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课堂上学生的回答问题是学生的内心表现,学生的回答包含了很多学生的想法和认知。小学生有事喜欢打小报告,从学生打小报告内容可以得知他当时是想向教师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活动,也是教师平时上课的一面镜子。有一些学生向你诉苦时更加要听,并帮助他解开心中的结。
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就是喜欢打小报告,每一次打小报告,他内心有一种无比的快感。刚做班主任时,笔者没有意识到,随便敷衍他一句,过了两天,发现他欺负低年级的同学,笔者找到他问:“为什么要欺负低年级的同学。”他说:“上一次高年级的人欺负我时,我向你报告,你不理会,我想‘这一次我去欺负低年级的学生你也不会理会的’。”
所以,观察学生和听学生说是獲取信息来源的一种,收集信息后要及时采取判断。
二、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笔者觉得,关爱学生是一种凝聚班集体的一种力量,也是学生对教师支持的动力。笔者每接一个新班时,会在开学注册时和学生家长交谈,尽量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优缺点,也会与上一次教过他们的老师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好计划。笔者经常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并和他们谈心、交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既要对成绩好的学生赞扬,让闪光点更光亮。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给与指导及帮助。笔者所在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偏低,有时一句问候、一个关心他的话题,一句鼓励他的话就可以改变了他。对待他们,笔者一视同仁,但对后进学生,只要有点滴进步就会及时表扬,引导他增加学习的兴趣,减少他对学习的恐惧。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更要保护他个人的自尊。
三、严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规则内是自由,在规则外是不可跨越。严格要求学生,把握学生人生发展的正确方向,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严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真心爱护学生。
爱与严没有冲突,严格要求应该是合理的、善意的、可理解的和现实的,即有尺度。严格是对学生真诚的爱和关心,严格是让学生少走弯路,在学习生活过中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而一个习惯影响他的学习效率。因此,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而规范其行为,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有利于学生学习及生活。
严,有利于学生培养耐心。做事先经过思考才敢去做,是一种人格健全的培养。
四、挖掘闪光点
有的教师认为后进生无可救药,将之拒之千里之外。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后进生也是一样,他们固然有缺点和不足,但也有优点,只不过他们的缺点多一些,而且优点往往被老师对他们的偏见被忽视了。因此,要转化后进生,就必须首先寻找他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信心并通过深入、细致、耐心的工作引导,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变。如,本班有个后进生,笔者是这样寻找和拨亮他“闪光点”的。虽然他各方面表现都很差,笔者对他并不冷漠、轻视,而是时时留心注意他身上可燃的“光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他画画很不错,于是,笔者把他的作品送到美术老师处,获得美术老师的好评,并发了奖状给他。从此,他不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了,他找到了目标,违纪的次数也相应减少了。
总之,班主任工作方法很多。但是,班主任一切工作的前提必须是要有一颗宽宏博大的爱心作为核心基础。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归纳、总结、实践,才能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做好班主任工作。
笔者也常常以此为学习的榜样,但,面对一班天生好动、未懂世事的小学生要做到“班上的事,事事有人做;班上的人,人人有事做,责任到人。”的确不容易,要管好一个班级,笔者经过实践,总结如下几点。
一、勤
作为小学生的班主任最主要是勤。勤,让你更好了解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心理。
(一)勤观察
(1)观察学生精神状态。学生的精神状态如何,是否有身体不适,是否有身上有伤痕;(2)课后勤观察学生的行为。观察早读、课间、学生借阅图书、学生宿舍、课间操,在学生间走一走,交流一下,既拉近师生距离,又能获得学生更多学习、生活、心理上的信息;(3)观察课堂上每一个动作。课堂表现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表现。学生在课堂回答的问题、眼神、课本作业的清洁度、是否有小动作等;(4)看学生活动的表现。学生在学习活动的:看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投入、交流的表现,学生在一起的时候交流是怎样的,是否畅所欲言,是否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是否有组织能力等;(5) 观察学生家长到校时的表现。学生与他家长相处、言行、及家长的习惯会展示出学生在家的习惯。
(二)勤听
听,也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课堂上学生的回答问题是学生的内心表现,学生的回答包含了很多学生的想法和认知。小学生有事喜欢打小报告,从学生打小报告内容可以得知他当时是想向教师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活动,也是教师平时上课的一面镜子。有一些学生向你诉苦时更加要听,并帮助他解开心中的结。
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就是喜欢打小报告,每一次打小报告,他内心有一种无比的快感。刚做班主任时,笔者没有意识到,随便敷衍他一句,过了两天,发现他欺负低年级的同学,笔者找到他问:“为什么要欺负低年级的同学。”他说:“上一次高年级的人欺负我时,我向你报告,你不理会,我想‘这一次我去欺负低年级的学生你也不会理会的’。”
所以,观察学生和听学生说是獲取信息来源的一种,收集信息后要及时采取判断。
二、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笔者觉得,关爱学生是一种凝聚班集体的一种力量,也是学生对教师支持的动力。笔者每接一个新班时,会在开学注册时和学生家长交谈,尽量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优缺点,也会与上一次教过他们的老师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好计划。笔者经常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并和他们谈心、交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既要对成绩好的学生赞扬,让闪光点更光亮。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给与指导及帮助。笔者所在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偏低,有时一句问候、一个关心他的话题,一句鼓励他的话就可以改变了他。对待他们,笔者一视同仁,但对后进学生,只要有点滴进步就会及时表扬,引导他增加学习的兴趣,减少他对学习的恐惧。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更要保护他个人的自尊。
三、严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规则内是自由,在规则外是不可跨越。严格要求学生,把握学生人生发展的正确方向,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严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真心爱护学生。
爱与严没有冲突,严格要求应该是合理的、善意的、可理解的和现实的,即有尺度。严格是对学生真诚的爱和关心,严格是让学生少走弯路,在学习生活过中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而一个习惯影响他的学习效率。因此,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而规范其行为,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有利于学生学习及生活。
严,有利于学生培养耐心。做事先经过思考才敢去做,是一种人格健全的培养。
四、挖掘闪光点
有的教师认为后进生无可救药,将之拒之千里之外。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后进生也是一样,他们固然有缺点和不足,但也有优点,只不过他们的缺点多一些,而且优点往往被老师对他们的偏见被忽视了。因此,要转化后进生,就必须首先寻找他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信心并通过深入、细致、耐心的工作引导,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变。如,本班有个后进生,笔者是这样寻找和拨亮他“闪光点”的。虽然他各方面表现都很差,笔者对他并不冷漠、轻视,而是时时留心注意他身上可燃的“光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他画画很不错,于是,笔者把他的作品送到美术老师处,获得美术老师的好评,并发了奖状给他。从此,他不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了,他找到了目标,违纪的次数也相应减少了。
总之,班主任工作方法很多。但是,班主任一切工作的前提必须是要有一颗宽宏博大的爱心作为核心基础。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归纳、总结、实践,才能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做好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