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习作课《“美味”佳肴》引发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fla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最近在一所乡村小学听了两节苏教版第11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课。教材要求:“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美味,向大家介绍一下,再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突出它的色、香、味、形。”笔者就这位老师的习作指导课谈谈思考,这也是我们平时在习作课上经常遇到的问题。
  教学片段一:
  师:在今天这特殊的场合,同学们心情怎样?
  生:紧张、激动。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今天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很担心表现不好给老师丢脸,所以很紧张。
  生:如果我们课堂发言精彩也会给许多听课的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也很激动。
  师:今天这特殊的场合,老师和同学们的心情一样,也是既紧张又激动。下面让咱们消除一下这种紧张、激动的情绪。我们共同欣赏一段音乐。(于文华的《北京小吃》)
  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生:北京的特色小吃很多。
  生:小吃很解馋。
  师:刚才饱了耳福,现在让你们饱饱眼福。(出示一幅美食拼盘图)
  看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色彩搭配得很好。
  生:看起来好看,吃起来味道应该很好。
  师:你能具体说说都有哪些颜色吗?
  生:蛋皮呈金黄色,腊鱼呈褐色……
  师:能用一个词把你们刚才听到的、看到的概括出来吗?
  生:美味佳肴。
  生:色香味俱全。
  生:山珍海味。
  生:垂涎欲滴
  师:能给“美味”下个定义吗?
  思考一:习作之前的启发诱导谈话的目的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其实,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吃”。如果你和他们聊聊最喜欢吃什么,那么他们准会说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并且还会推荐最爱给你。老师如能顺势利导请他说说开始怎样被这美食吸引的,说不定还会有很有趣的小故事。他们可能会谈到这美食是如何吸引住自己的视线,外观上怎样与众不同,闻起来怎样使你挪不动脚步,吃起来会让你吃了一口还想吃第二口……不要老师说,他也会从色、香、味、形上去说。老师只要通过谈话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愿意、乐意与别人分享那份“最爱”就行了。像这位老师用北京的小吃来导入就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第一,地域不同,北京离安徽农村太遥远,无法激起学生的认同感。其次,小吃的名称孩子不熟,更激不起他们说美味的欲望。学生自己的馋虫都没被勾上来,你叫他说,也是干巴巴的,纯粹是按老师的要求从色香味形一个一个去说,那么作文的目的何在?学生习作的自主性又体现在何处呢?《课标》对习作要求的第一条就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与别人分享美味的感觉,让别人认同,甚至通过自己的介绍让别人也爱上它是多么让人骄傲的事,这不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吗?笔者认为这才是这篇习作指导的目标定位。教学建议:老师通过声情并茂地介绍自己最爱的美食,引发学生说美味的欲望,激发学生写美味的兴趣,同时在不经意间提供说的方法的引导。当每位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与人分享享受美味佳肴的快乐时,就是动笔写作的最佳时机。“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表达真情实感”,这才是习作之前的启发诱导谈话的目的。
  教学片段二:
  师:用笔描绘出来,有信心吗?有把握吗?老师替你们找了一个小领路人,让你们有信心把心中的美味展现出来,想看看吗?(出示习作3的内容)
  生:自由阅读。
  师:谁能有感情地朗读例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小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鸭血粉丝汤的?
  生:朗读例文。
  师: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生:例文先写了鸭血粉丝汤的味道好,接着写了它的看相也好。
  生:还写了它的做法和吃法。
  生:还写了它的配料。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做法、吃法、配料)
  师:你们听得仔细,总结得详细,现在有信心把心中的美味展现给各位看了吗?
  生:习作。
  ……
  思考二:例文引入的目的是什么?
  苏教版的习作小例文都是本年级的小学生的作品,笔者认为编者的意图不在于引路,不在于提供写作的模板,而是在于欣赏。在学生习作之前过早地呈现、分析其实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实践证明,后面学生在写美食做法时全都卡壳了,因为这与学生的经验不吻合,他们说起来“吃”可能会头头是道,要说“做”那得多专业。所以最后评价时,学生自己都说做法写得不具体,不知道,怎会具体?没有生活积累,凭空想不出来。有一个学生挠挠后脑勺说:“我只吃过,没看师傅做过。”其实这就是例文“惹的祸”。其实本篇习作只要抓住“美味”二字写得有声有色,让人垂涎三尺就是一篇好习作,至于怎么做的,笔者认为可说可不说。不要认为例文说了我们就必须也这么写。这是老师没有弄清编者编写例文的意图。笔者认为苏教版的习作小例文只适合在交流习作时使用,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此篇习作在写法上有哪些可供我们借鉴的地方,遣词造句上有什么特色,对打开习作思路有什么启发,对如何修改习作有何启示就行了,不必生搬硬套。
  习作3的这次练笔,笔者认为安排得非常好,学生习作的需要无非就两条——情感需要和实际需要。这次练笔应该都能兼顾到,“吃”是孩子的最爱,学生把自己最爱的美味说出来,这是学生的真情流露和个性展示,是最真实、自然、富于个性特点的自由的倾吐,自然成文。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能乐于分享、乐于交流,如能获得认同更是他们最大的快乐,至此,本次习作就会真正成为学生表情达意的工具,写作也真正成了学生交流的需要。至于例文里小作者的文采,那是平时的积累,在一次次阅读、一次次的练笔中慢慢形成的。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而定。   作文的源泉是生活,作文的关键是体验,作文的目的是需要。只要老师时刻牢记《课标》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么例文(更恰当的说法应是欣赏文)的适时呈现就不会成为桎梏学生思维的枷锁,而会成为学生的作品趋向完美的桥梁。
  教学片段三:
  师:欣赏了几位同学的习作,评价、修改文章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
  生: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重复,标点是否正确。
  生:可以在文中加上优美的词语。
  师:优美词语从哪里来?
  生:从课外积累中来。
  师:对,平时我们要注意积累,适当地应用在习作中就能起到增光添彩、画龙点睛的作用。
  生:作文语言不能太啰唆,也不能太简略,要详略得当。
  生:在文章里还可以用一些恰当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生:写文章还要有条理。
  生:题目还要选好。
  师:请同学们按以上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我的“美食大全”等着你们的习作呀!
  ……
  思考三:修改方法的指导应怎样落实?
  古人说“三分文章七分改”。叶圣陶先生说:“我们应当有个共同理解,修改肯定是作者分内的事。”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自写自改作文,那么怎样使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呢?笔者认为应该在具体的习作评讲中渗透方法的指导,不能架空泛泛而谈。就本篇习作而言,老师可以先出示一篇内容贫乏不具体的习作,大家共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这是内容层面的。对于文字表达、文章题目、结构层次、遣词造句层面的,可以挑选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共同讨论交流。他们的作文水平虽然有高有低,但是他们对习作往往是自以为把最好的写上去了,自己发现不了问题,修改不了。但是对于别人习作中的问题就比较敏感。修改方法的指导应该从易到难,从指导学生互评互改开始,先让学生修改老师挑选出来的、有代表性的、错误比较典型的习作。然后四人小组互评互改。最后,挑选优秀习作进行讲评,让别的学生以此对照自己的习作,分析和找出自己习作的长处和缺点,然后修改。针对实际,因势利导,激发学生自改的兴趣,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的过程中教会他们修改的本领,而不是总结几条修改作文的方法让学生修改,修改方法的落实应该是让学生在修改习作的过程中习得、悟出的,这才是有效的,落在实处的。教师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环境,采用各种方法,不断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训练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教学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学生能力 培养方法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训练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教学活动要立
语言表达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唯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达到。文本,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优质资源。文本中所选的课文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同时教材的主题式组合编排、口语交际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拓展空间,能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和创作精神。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用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语文的技能。
日本教育家上笙一郎教授在他的《儿童文学引论》中说:“所谓儿童文学,是以通过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将儿童培育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是成年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而创造的文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儿童的文学,是专门写给儿童看、为儿童服务的文学。儿童文学曾被人们认为是“小儿科”,但现在当它绚烂地走进儿童生活并占据当今小学语文教材80%以上课文,成为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肯定了儿童文学的重要
目的:研究分析对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社区综合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4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接受社区高血压疾病综合管理)与对照组(接受常规高血压三
“要把学生教得不懂。”这是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提出的一个重要论点。钱伟长还进一步说:如果把学生都教懂,这是教育的失败;只有把学生都教得不懂,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这才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此话初听,颇感费解,细细一想,发人深省,意味深长。  一  下面我们先看笔者教学课文《三打白骨精》(苏教版第十二册)时的教学片段实录。  师:同学们,通过两节课的学习,课文你们都读懂了吗?  生:都学懂了。(因为课文比较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9课《三个小伙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伙、伴、把、巴、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在田字格中美观规范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依据重点词句进行表演。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到困难时,大家只有各展所长,团结协作,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依据重点词句进行表演。  一、导入
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当前教育界研究领域的一个崭新课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充分展示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易于参与并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之一。为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试图探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规律。  一、创设氛围,让学生乐于探究。  现代教育心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近些年来我国的房地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对于经济有着重要影响,还对于居民的安全居住有着重要的影响,房屋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中房地产项目的健康发展,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