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k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实施以来,一直为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尤其是一线教师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也是困扰众多教师的一个改革关键点。怎样才能落实“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很多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也一直在研究这一问题,并根据自身的实验结果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分析。现以阅读教学这一大教学模块为载体,就如何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阐述自己的几点认知。
  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很多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往往将主要的关注点放在生字词的讲解上,此外就是讲解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情感等,却很少关注其中蕴含的文化。既忽视了对文化的挖掘,更忽视了对文化的传承。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不利于语文学科的持久、健康发展。作为语言类学科,语文在文化传承上面肩负重任。众所周知,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成长规律的名篇佳作,文化底蕴深厚。所以,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以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为导向展开阅读教学。例如,教师在给学生分析《慈母情深》《地震中的父与子》等课文的时候,除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故事,还要对故事中蕴含的亲情进行挖掘,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伟大的爱。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渗透“孝道文化”,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够体谅父母,感恩父母,孝顺父母,做一个好孩子,用爱去回馈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既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还能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阅读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指读者对文章中作者所描绘的人、事、物进行解读和感悟的过程,也就是品评和欣赏的过程。然而,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往往只关注学生掌握的生字词、文章内容、作者思想情感等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要改变这种滞后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对阅读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和优化,实现阅读教学高效化。
  在笔者看来,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这种电教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形象性更强、趣味性更强、直观性更强,它可以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乏味枯燥的内容,通过声、光、色等元素化为形象生动、容易理解、趣味性强的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对《桂林山水》这篇课文进行分析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桂林山水的风景画或者纪录片,让学生获得视觉上的享受,这对发展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习惯性采取灌输式教学法,也就是在分析课文的时候直接告诉学生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有什么样的寓意等。即使在小学高年级,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这种“大包大揽”的问题,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很容易让学生养成对教师依赖的习惯。这种情况下,学生自己独立分析文章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所以,新时代下语文教师应当本着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素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笔者看来,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课堂提问、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动起来,以此达到发展与提升学生思维的目标。例如,在对《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①鱼钩是班长用缝衣针做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鱼钩呢?②你觉得,“我”看到班长艰难地咽下草根和鱼骨头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③如果你是老班长,你也会这样做吗?④你如何去评价这位班长?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小组探究的方式分析这几个问题。这样的教学,既可以让学生从文章中获得更深的感悟,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教学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对学生语言能力进行培养,这是语言类学科的首要教学目标。在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既要讲解课文,让学生掌握文章大意,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不断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在笔者看来,语文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时,指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段落或句子进行仿写、改写、扩写、缩写、续写,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能够品位到作者的用词之妙,感受到作者的语言表达魅力;教师也可以在讲完课文之后,让学生将这篇文章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还可以组织学生朗诵课文。这些都是发展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的有效措施。
  语文核心素养重点是关注文化、审美、思维、语言四大类。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当综合这四大素养并做好协调工作,使优秀文化通过阅读教学得到传承,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阅读教学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语文思维通过阅读教学得到发展,使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阅读教学得到增强。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阅读教学,才是符合素质教育目标的教学,教师应当予以重视并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李作芳.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4):60-61.
  [2]狄成艳.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日常课堂教学设计[J].华夏教师,2017(23):41.
  [3]冯桂梅.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17.
  (作者單位:陕西省淳化县方里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科普读物指的是进行科学技术普及的书籍,科普读物一般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理论清楚地说明,能让读者大致明白其中的道理,具有深入浅出的效果。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果能适当地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将构筑自主学习的科学课堂,促使学生对科普学习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捕捉文本问题  在组织学生展开科普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尝试捕捉文章中的各种问题,并围绕其展开猜想和假设。笔者鼓励学生先阅读科普文章
前言 阳离子乳化沥青(以下简称乳化沥青)在我国引入至今已有二十多个年头,无论是对旧沥青路面,还是新铺沥青路面,无论是城市道路,还是乡村道路都能用该材料以较快的速度改善路况,使
各区县(自治县)林业局,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农委,万盛经开区农林局:《重庆市林地保护管理规定》已于2015年2月27日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查通过
非常高兴,能够被邀请参加“2019年中美人文教育高峰论坛”。当我们在倡导“人文教育”的时候,有可能背后隱有这样的逻辑:“人文”总是与“科学”相分相对甚至相反的。今天我们倡导“人文教育”,一方面需要直面这样的二分法,这是历史性地存在的,另一方面,更要试图超越它,走向融合之境。  关于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  1959年,身为物理学家、小说家,也是政府科技官员的英国人C.P斯诺,在剑桥大学发表了一篇题为“
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分析了道路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由于执行标准、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分析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形成、危害及裂缝的种类、产生原因,提出对裂缝
桥梁空心薄壁墩是施工技术难度较大、技术含量较高.是关系到桥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环节。因此有必要探讨桥梁空心薄壁墩施工技术.以保障高空作业环境下桥梁施工技术达标.保证
2009年.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9年元月共同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
建立超声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13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正己烷-丙酮混合液(体积比为1:1)为萃取溶剂,以氟罗里硅土柱净化,经DB-5MS色谱柱(30 m×0.25 mm,0.2
林业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提升,我国的林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传统的林业经营管理理念已经开始向可持续经营管理转变。经济在发
【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村土地的流转制度正式作为解决农村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这标志着中国农村开始掀起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的新一轮改革,也表明中国农村发展的中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