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想像的翅膀开启思维的大门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j7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上,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题为“我们的太阳”的作业。所有的学生都很认真地将自己眼中的太阳画得五彩缤纷,充满了光明和快乐。但有一位学生却画得完全不一样,他出人意料地把太阳画成了黑色。黑乎乎的太阳,没有光明,没有快乐,也没有生命。同学们一见都嚷开了:“怎么能够画成这样呢?太阳怎么会是黑色的呢?你瞎画!”而这位同学却坚持说:“是黑色的。”面对此情此景,我没有批评和指责这个学生,而是说道:“我们请他自己谈谈为什么,好吗?”于是,所有在场的人都听到了这样一段话:“太阳是黑的,是因为它被污染了,是大家不关心它,让它变成这个样子……”
  我原以为所有的学生都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我原以为太阳就是一个样子、一个面貌;我原以为想像和创造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现在想一想,其实它就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就在他们的眼里,就在他们的笔下……就看老师怎样去挖掘、去引导、去发现。于是,我有了太多的想法……
  
  一、诱导学生认识生活、体验生活
  
  生活是平淡的,生活也是美好的。作为教师,要诱发学生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指导他们捕捉生活中富有表现力的每一瞬间。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留心身边的事物。第二,善于发现其中美好的东西。第三,找出其中的新、奇、趣之处。为此,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后,我都注意用生活中每一件小事来引导学生。
  橘子是我们经常吃的一种水果。我问学生:“橘子是什么形状的?(圆的)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学生回答:太阳、皮球、毛线团……我让学生把这些画下来。接着剥开橘子,继续问:“桔子瓣像什么?”……让学生通过观察具体的事物展开联想,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教学创作课“有趣的运动和游戏”时,我特意安排了一节室外课。课前让学生做好准备,拿出自己的绝招,看谁玩得最有意思。结果一上课,学生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时,我给他们拍下了几张有趣的照片。下课之前我布置了一项作业——有趣而运动的游戏,要求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活动,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启发学生构思,培养发散思维
  
  学生由于平时进行美术创作的机会较少,“构思”也就比较困难,他们常常打不开思路,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为此,我在课堂上采用“一问多思”“一题多解”等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如画“风”时,我问学生:“大风吹来时,会发生是什么样的情景?”并要求他们不必忙于回答,而是多动脑筋,然后把各自的想法画下来。结果,有的学生画树干被吹得弯弯的;有的画树叶满天飞;还有的画水面涌起大波浪……在此基础上,我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观察,然后进行评论和总结,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再如,在“有趣的运动和游戏”创作活动中,有些学生根据第一课时的活动,画了许多画,有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我及时表扬了他们,并将这些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并让他们走出校园,享受大自然中无穷无尽的乐趣;随后我播放了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们展开议论;最后,学生都比较成功地完成了这幅创作画。
  
  三、手脑并用,培养思维的集中性
  
  根据学生好奇、易兴奋、喜欢探究的心理特点,教师可创设一些以趣激情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手脑并用,使视听练结合起来,培养他们思维的集中性。教学“3分钟接力画”一课时,我在黑板上画了4个画框,在每个框的不同位置上画上不规则的形状,告诉学生别小看这些不规则的形状,它可能变成一片树叶、一枝花、一朵云,继而变成一幅美丽的画……游戏开始时,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第一位学生将框中形状添画出一种形象后,第二位学生接着画……当游戏结束时,由本组同学给画点题。于是,黑板上出现了“课间十分钟”“秋游”“春天到了”等画面。最后,我让学生结合画面说一段话。通过将绘画和说话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敢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创作观点的能力,让美术与语文等学科联系起来,培养思维的集中性。
  教学“彩墨游戏”一课时,我没有讲传统的绘画技法,而是带领学生拿起毛笔牵着一根线,让它自由行走,将绘画技法(中锋、侧锋、逆锋)蕴含其中。在这种行走中,学生们尽情地表达内心的感受,或缓缓流淌,或激情昂扬……通过这根线条,学生画出了许多异彩纷呈的图案,真是太神奇了。
  
  四、加强速写练习,提高构图能力
  
  构图是美术创作中重要的环节。我特别强调速效练习与构图相结合。我在指导学生创作“快乐的生活”画时,有一位学生想画自己赶集时的场面,于是他将平时速写画的各种人物组合起来,可总觉得不够生动,构图够不理想。于是我启发他,让他到集市上,并站在远处看看,再站在高处看看;然后简单画出一个场面,里面的人物不必细致刻画;回到学校再让他将平时的速写与这次的速写场面结合起来。有了一个完整的构图,他的创作画终于获得成功。在全年级的作业评比中,他获得第一名。
  美术创作是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积极参与到美术创作活动中来,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其他文献
音乐是一门灵动的艺术,也是一门抽象的艺术。我们的音乐教学只有把握音乐的规律,用音乐的律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才能让学生的心灵在音乐中自由驰骋,才能营造出一个让孩子喜欢的音乐课堂。    一、让各种感官动起来    “音乐不是一门单一器官的艺术。”贝多芬晚年耳聋了,依然创作出不朽的篇章。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学不能只限于耳朵和嘴巴,不能让学生只坐在那儿听,只坐在那儿唱。要让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充分地动起来,
实施素质教育是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课题。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以此影响他们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在教学目的方面,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而且还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培育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尤其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什么是勇敢的行为》一文时,教师设计了一道行为辨析题:“刘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向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计算机已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技术课成为小学生的必修课。那么,小学信息技术课该如何教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教学软件的选择要注意操作难度,所教内容要适当,而且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娱乐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产生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奋发的一种原动力,它能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激发兴趣是创造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学习产生主动的需要。因此,构建体育课堂自主发展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优化教学手段,注意利用一切适当的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它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时间,需要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然而,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学生们对于它的兴趣已不及以前那么强烈,课堂上已没有以前那么投入,但他们对于电脑游戏的兴趣却与日俱增。于是,如何把游戏运用到信息技术教学,就成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问题。    一、利用辅助信息学习,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是小学
传统的体育课堂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开展活动,教师则又围绕教材进行教学,模式固定,程式不变,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学效率低下。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要地位,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课堂教学的合作者,使教学活动变为师生双方共同探讨、共同创新的过程。本人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思想品德活动课是围绕着一定的教育目标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是思品课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效补充。通过思想品德活动课消化、巩固课堂教学所传授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自信、自主等个性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活动课关注的不仅是知识本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小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性品德的发展。实践证明,思想品德活动课使学生全方位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积极发展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