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与阅读指要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jmb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朗读,即有感情、有节奏、抑扬顿挫、吐字清晰、声音响亮地读。朗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方法。但是面对中学生朗读“万马齐喑”的境况,我们要改变学生们“久已不读书”的积习,我们还是需要采取一些方式方法使之开口诵读。
  1、逼出自发性朗读。很多老师常常感慨:幼儿园、小学的孩子朗读文章、回答问题时声音震天般地响,而中学生在这方面则随着年龄、年级的递增而越发“羞于启齿”,越发喑哑无声。每逢晨读,只要漫步走过高中的教室,教室里朗读的声音稀稀拉拉,有如消化不良的肚子发着沉闷的嘟嚷声一般,纵有几声高亢的读书声也受到周围沉闷气氛的传染而渐渐低落下来。
  每一个晨读,笔者游走在教室之间,每遇学生朗读懈怠,声音渐稀之时,便会数声断喝以警之:“朗朗书声何在?”“发出声来,大声一点!”“你们的声音在哪里?”有时兴之所至,笔者也会拿起诗文佳篇,放声诵读,每每读到酣处,不知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学生也会深受感染,扯开喉咙,大声诵读。如是而往,数月后,学生便能体会到情随文动、浑然忘我的妙趣,渐渐能从逼迫式的朗读转化为自觉自发地大声诵读,大声诵读的习惯日渐形成。每至这时,游走在班级间,听着学生们有节奏地朗朗诵读,笔者内心倍感欣喜,也倍觉安慰:朗读习惯既成,这一班的语文庶几可以无忧矣!
  2、逼出自发式阅读。读,有两类,一类是上述提及的朗朗有声之“读”,那是一种字斟句酌的细品,有如曲径寻芳,闲庭信步,一般选取的是可读性强、文学色彩浓郁的古今诗歌、散文;一类是此间要讲的目之所遇的“看”,这是一种一目十行的浏览,有如云飞万壑,风过百川,一般选取的是在文学史上有深远影响的古今中外名著。如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巴尔扎克的作品,其次《诗经》《论语》《孟子》《庄子》等诸子百家散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元杂剧也应该去广泛涉猎。再次一些名人传记也值得一读,因为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名人们是怎样奋斗的是怎样同命运抗争的,从而领悟到人生之真谛。
   大多数同学比较喜欢看像《读者》《意林》之类的杂志。看这些杂志,可以了解到许多独到的观点,看到一些内涵丰厚的文章,使自己也变得爱思考起来。尤其在写作时,也会常常受到它的启发。现在作文的一个很重要的评分标准就是是否有创新、有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的见解,往往不是凭空就可以产生的。它取决于你的阅历、你的人生体会。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简简单单的三点一线,很少有机会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因此读书看报就不失为一条捷径。而在时间金钱都有所限制的情况下,看这种杂志更不愧为捷径中的捷径。更何况,它也是我们放松自己的好伴侣。
  近年来,福建省高考敢为天下先,列出十二部文学、文化名著作为必考书目。福建省高考选取的这12部作品,虽不乏有人对它的代表性提出质疑,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名著都是一颗颗镶嵌在文学、文化史桂冠上璀璨的明珠。身为高中生,应该也必须去接受、了解、品鉴甚至继承这些人类先贤们留给我们的足以感动千古、惠及万代的精神财富。
  笔者认为,福建省此项举措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对普及名著以及引导学生大众感受经典、接受进而继承人类优秀的精神财富,功不可没。可是遗憾的是,在高考功利心的驱使下,相当多的老师并没有确实地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品读名著,他们对这种时间投入多、效果产出小的名著阅读失去了耐心与信心,只是迷信于一些快餐式的简述、简评方面的辅导书,堂皇的教室里充斥着“一意只谋高考事,无心拜读圣贤书”的氛围。虽然福建高考已明确提出学生通读原著的要求,但是纵然是身至高三,去阅读这些名著的同学依然是寥寥无几。
  有鉴于此,笔者在自己所带的班上不惜每周辟出一节课的时间,“逼迫”学生去阅读这些名著。高三复习的任务紧,课时安排也不充裕,但笔者寻思,老师滔滔万言的一节课,能让学生获多少益,并深远地影响着他们?笔者不禁汗颜,不胜惶恐。反观名著阅读,她能像潺潺流水,细细流淌,润物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田,对学生的心智、胸怀、视野、情操、修养能予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改造。那是千古的大师们对蒙昧心灵的亲切对话、深刻启发、循循诱导、谆谆教化。
  学生的朗读阅读习惯形成了,语文素养自然会提高,语文成绩也就自然会进步。
  
  江长茂,教师,现居福建清流。
其他文献
我们知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乐此不彼。因而,如果教师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那么,地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将牢牢掌握在教师的有效
随着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被内涵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取代。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小学学校体育整体改革介绍@牛晓$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进行习作自批、自改。【课前谈话】师:几天前我将蒋雪莹等同学的习作寄给了我们喜爱的刊物××杂志社,请蒋雪莹代表她们几位同学来谈谈现在的想法?蒋:我
为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和运输物品的安全,1995年1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联合中国民航总局、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布了《空运进出口危险货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申万英设计园林评析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人教版)第1页例1、例2;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的要求:1.基础知识要求.(1)使学生在建立"平均分"含义的基础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水马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的疾驶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了一个无生趣的囚牢。  ——朱光潜《谈美书简二种》  是的,生活是美的,世界是美的,这些美体现在中华民族悠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中更是身后沉重的。但是,这些积累沉淀的财富在那些匆匆而过
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形成良好的语感,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不可忽视朗读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朗读教学将重新获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本文主要从加强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塑造了一条璀璨的艺术长廊。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真正让古诗词鲜活起来呢?根据我的教学实际,我认为
一、钻研教材,明确目标这部分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三单元第二小节的内容,是在约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