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补充与一个更正——兼谈数学命题的严谨性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er40849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刊2010年第6期上一篇题为《几何题的“如图”之我见》的文章,仔细拜读后,很有感触:一方面折服于李老师对数学命题(尤其是中考数学试题)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本人也想借乘着“对此类问题的补充与更正”的东风呼吁一下数学命题的严密与谨慎. The article entitled “Geometry title ” Figure “My View ” article, after careful reading, very touching: on the one hand, impressed by the teacher Li on mathematical propositions (especially the test Mathematics test), on the other hand, I would also like to urge that the proposition of mathematics be rigorous and cautious by borrowing the phrase “supplementing and correcting such problems.”
其他文献
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210019  几何研究的对象是图形,“如图”是指题目中已画出图形,而“无图”则指题目未画出图形.同一个几何问题,有图与无图的结果未必一致,不妨先看两道中考题:  题1 (2009哈尔滨市卷)如图1,⊙O的直径CD=10,弦AB=8,AB⊥CD,垂足为M,则DM的长为______.  参考答案为8.  分析 连结AO,易求得OM=3,所以DM=5+3=8;而如果没有图形,则存在
在刚刚出版的江苏省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数学学科命题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不仅江苏如此,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考试说明上都谈到了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而且在高考试卷上也有所体现,如今的一张高考数学试卷中不仅要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检测,还要展现出数学应用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要求有哪些?怎样在一张高考试卷中体现呢?    1 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
追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在一问之后又二次、三次等多次提问,“穷追不舍”,它是在对问题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追问不是一般的对话,对话是平铺直叙地交流,而追问是对事物的深刻挖掘,是逼近事物本质的探究。就教学来说,追问就是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一系列问题,将系列问题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巧妙穿插,进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提问,以形成严密而有节奏的课堂教学流程。追问作为“关注过程”
1 教学案情rn这是一节市级评优课的导入实录,课题是新人教课标七下第六章第一课时.教者模仿幸运52设计了抽奖情境,用以导入有序数对的课题,下面是这节课开始部分的实录.
四边形(三角形)顶点落在一组平行线上这一类型的问题频频出现在近年来的各类考试中,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这类问题往往将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结合在一起,常涉及到分类讨论,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有些同学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困难,失分率比较高,甚至有的同学无从下手,特别是初学者尤为明显。本文以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顶点落在一组平行线上为例,分五种类型说明这类问题的解答对策
函数及其图象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命题的主要内容。本部分涵盖的知识点多,思想方法灵活,在平时解题和考试答卷中,学生出问题较多。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好本部分内容,笔者在认真研读2010年各地中考题的基础上,对本部分的基本知识点和重要思想方法进行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解分式方程一般都要通过去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来求解,但在去分母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繁难的计算,给解题过程带来一些麻烦.对于某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分式方程,只要我
题目: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相差Δt
初中几何教学中,下面三个基本图形(图a,b,c)频频出现。利用余角的性质找出其中相等的角可以解答一些问题。
课本中的习题,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典型习题的示范、启发作用,对于强化学生的“四基”(即基本知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