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坚持“七重”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tony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28-0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朗读训练要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情感体验和语感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体现新教法?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 重情感朗读
  朗读是情感体验的基础和起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时,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句:天/灰蒙蒙,又阴/又冷。指导学生用低沉、悲伤的语调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人民对总理的哀悼之情。第二句: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挤满”、“长”、“多”三个词读重音,使学生在朗读中也和人们一样沉浸在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中。如此引导,学生品出了言中意,言中情,既丰富了语言库存,又陶冶了情操。
  2 重合作探究
  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可以诱发对言语的感悟,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
  3 重意境领略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教材中具有典型意境的文章很多,或如日明朗,或如月朦胧,或恬静如水,或悲壮如歌。教学中,我们应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体会其中蕴含着的优美意境。
  4 重自读自悟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感情、语言特点、精彩片段,进行符号批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让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问,有得而写,使思想得到启迪,灵魂得到净化,个性得到张扬。
  5 重质疑问难
  “学贵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质疑蕴含着创新的因素。让学生质疑,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提高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教《落花生》一文时,有学生提出:“落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象桃子、石榴、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个对比不科学。为什么?因为桃子、石榴、苹果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这不是一举几得吗?总比落花生只供食用不可观赏要好得多。虽然学生的理解与作者的表达意图有失偏颇,但能向教材挑战,就很难能可贵了。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进入“愤悱”的状态,也就达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目的。
  6 重情感体验
  “文从情生,情以文载”。任何一篇好文章,字里行间无不倾注着真挚浓厚的情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那种内在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亲历、体认和验证,对于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7 重实践运用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而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阅读教学是学生心灵的对话,重在以情激情,情动而辞发。”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吸收文本中语言与精神营养的同时,富有灵性的奇思妙想就会即时产生。这种情况下,结合写的训练会让学生更深理解课文,提高智慧,在丰富和发展语言的同时,提升精神生活。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以《假如小女孩生活在我们中间》为题写一篇文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心和助人情怀,而且会使课文的语言文字和写作方法得到一次切实的运用。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23-01  素质教育的实施给学校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体育的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仅仅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结合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开发他们的智力,调动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使他们在情愿的主动的状态下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但因学校的环境不同
【中图分类号】G6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21-01   “德育是各育的灵魂和方向”,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德育——把受教育者教育成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也明确指出“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基于此,把各学科的教学与德育进行有机的结合便成了时代所趋。而语文学科自古就有“文道合一”、“文以载道”的优良传统
本文首先按照披露非管制期(2001~2005年)与披露管制期(2006年),分别对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图解分析,透视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其后,分别披露
终南别业rn[唐]王维rn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rn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rn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rn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rn假如,你经过漫长的跋涉,走到了山和水的尽头.进,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0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25-01  作为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低年级英语教师,倘若仅满足于对单词、句型的概念化的解释和程序化的分析,而不求助于情景的感染和形象的描述,就会使课堂语言平淡、气氛沉闷,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中。那么,学生原有的兴趣和想学好英语的良好愿望就会很快丧失殆尽。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吸收直接教学法的长处,
【中图分类号】G2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26-0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指出: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调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26-01  一直以来,数学是一门单调、枯燥、乏味的学科。在课堂上既没有语文课中优美的句子,也没有音乐课中和谐的旋律。数学课就是老师耐心教,学生认真听。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面对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27-01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