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ch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实施情感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首先,教师应该明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效应及意义。其次,教师要理清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思路问题。再次,教师有必要采用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实施情感教育。只要始终坚持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必将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效应;情感教育;手段;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感情的熏陶、情操的陶冶。语文新课标的这一定位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之一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呼唤新的教育理念的今天,我们应该把情感教育贯穿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效应及意义
  “情感教学”亦称“乐学”、“愉快教学”。其内涵是: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以优化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乐学”是治学的最高境界。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涉及面广,内容多,是其他学科无法与之相比的。语文课本的编写者经过精心策划、筛选、编排,浓缩了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时文精品、科学小品等文质兼美的文章于课本之中,涉及到文学、科学、历史、自然、军事等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些文章,或喜,或怒,或乐,或悲;或语言犀利,或平实厚重,或流畅自然,或庄重典雅,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感情色彩。正因为语文学科拥有这一特点,所以更便于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
  二、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过程
  初中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饱含深情。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中实施情感教育关键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善于对教学内容作情感处理,充分展示情感因素
  所谓以情施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从而突出展示情知交融所产生的教学魅力。就教学内容而言,以情施教的一个主要方面,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富有情感地讲解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作情感處理,充分展示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以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内在感情,使其产生共鸣,领悟作者的心理体验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也要分析内容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便正确把握其中的情感因素。通过体验,教师首先要被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所打动感染;在教学中,教师再用这种感情去打动感染学生。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性、智能性方面的内容,也要备情感性、体验性的内容。
  (三)整体理解,领会课文内在思想,把握其寓含的深意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无师自通的能力。为此,学一篇课文首先应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琢磨,推敲,整体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即把握写作的思路,品味文中蕴涵的情感,进而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中所寓含的思想高度、深度、广度,抓住思想精华。
  三、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常用的手段与方法
  (一)以强化朗读来触发情感
  语言是感情的结晶,绘声绘色地朗读,能使学生陶醉其中,充分感受文章的情感信息,触发内心情感而引起共鸣,从而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的熏陶。 具体训练步骤可分为:
  第一,教师范读。范读,就是教师示范朗读(也可以借助录音带或者是多媒体)。朗读中,教师用语言来塑造形象,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教师要恰当地把握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从而以情传情、以情激情,往往把学生带进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之中。
  第二,正确指导学生诵读。朗读指导得当,既可帮助学生学好课文,又可提高学生的朗读技能。
  第三,精于朗读。精于朗读,就是要抓住重要段落、关键词句反复咏诵、玩味,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读出真挚的感情,读出应有的气势。精读时可以让学生自选,分不同的角色诵读,这样能使学生受到一种情感气氛的强烈感染,更好地体会出文章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二)以播放音乐来渲染情感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因此,语文教学中,创设情感氛围,播放音乐对渲染情感是一种重要手段。课堂上若能把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沟通起来,在意蕴近乎统一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去感受文章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唤起对人生和生命意义的思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观赏图片来诱发情感
  借助观赏图片可以再现文章情境,可以把文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文字是理智的,画面和色彩是情感的。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文章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的创造性。
  (四)以表情动作来激发情感
  表情动作又叫态势语。课堂上,教师的举手投足、面部表情、衣着打扮乃至于每一种眼神,都可以表现、传达丰富的情感,这种表情达意的作用是口语所不能取代的。当教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说声“上课”时,学生会觉得这个教师十分亲切,这无疑会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当学生回答问题犹豫不决时,教师用鼓励、关切的目光注视着学生,学生会觉得这个教师很慈祥,对自己特别关心;当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时,教师给予肯定、鼓励,学生会受到极大的鼓舞。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百学员,俩老师,刘主任,张老师,  为大家,用尽心,分食宿,引路线,  同乡人,勤联系,一车行,到北京,  师热情,安排周,京天气,不落后,  雷轰轰,雨啪啦,天和人,齐欢迎,  开班礼,领导牵,专家领,教师带,  刘老师,教大家,齐协力,共策划,  全学员,信心足,立目标,提口号,  大兴园,白淑新,办园所,思路新,  挖本土,开资源,废变宝,真是好,  总政园,张晓丽,保安全,策略高,  学法
期刊
日本心理学家说过:“在促进儿童的学习方面,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把对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反馈,继而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科目上,起到“爱屋及乌”的作用,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力求认识的倾向。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学生一
在这寒冷的12月里,我很荣幸参加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国培计划”(2011)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这次的培训,不仅是知识的更新,素质的提高,它更多的是一种交流,通过聆听专家、教授们的精彩讲座,名师们的教学活动,拓展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同时还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  这次的培训,使得我又重新坐到了教室里,睁大眼睛,开动思维做起了学生,在这难忘的二十天里,给了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思索
【何为胶银】  各种关于胶银(Colloidal Silver)的宣传,最后都指向同一种成分,就是纳米级的银粒。  和各个胶银厂商宣传的各种“独家技术”不同,学术界的纳米银作为一种在电子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开放性的、具有创造性的。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课堂教学源自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比如利用媒体展示教学图片、讲数学故事等,从
对于孕妈咪来说怀胎十月是一个既辛苦又期待的过程,小生命在孕育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营养成分才能够顺利的发育,这就好比一粒种子在埋进土壤后需要雨水和肥料的浇灌,才可以尽快
期刊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现在,学校实行五天制工作,这就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由于每堂课时间的减少和每门课总学时的减少,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也对原来教熟了的老套路、老方法提出了挑战。而对学生来说,进入中学以后,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解题的难度、广度、深度加大,五花八门的方法、技巧,再加上几次考试的
由于癫痫病症是一种慢性疾病,而且具有反复性,可见这种疾病只能控制并不能彻底治愈,所以治疗过程也比较复杂很漫长.因此,除了遵医嘱服用药物治疗之外,家庭护理也十分重要,尤
期刊
本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带来在2010年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上,对部分参展楼宇对讲和智能家居厂商的专访。在2010年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上,出现了很多楼宇
汉字拼音是学习汉字的重要工具,对以后学习语文知识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学生是“直嗓子”,说话直来直去,气息调控不够灵活,从而造成声调把握不准。面对枯燥乏味的拼音学习成了他们学习中的第一个难关,老师经常一堂课下来口干舌燥,而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率却不高。因此,攻克“拼音难学”这一难题,是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者应该重视的,还应努力找到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下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