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探究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2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怎样适应当今的素质教育形势呢?唯一的答案——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科学领域,索取新的知识。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在教学中狠抓“预习”这一环工作。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古人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学生课前进行过预习,上课时思想比较集中,学生的自主性较强,在课堂上生成的东西就比较多,听课效率自然高。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懂得预习,特别是民工子女以及一些教育观念落后地方的孩子,他们的家长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往往造成他们的学习习惯比较差,或者是不懂得如何养成良好的预习方法。
  我在任教的学校中通过很多方法让学生进行预习,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经常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进了教室才慌张摸出书本匆匆地听老师上课,有些时候他们的自制力比较差,精力一下子无法转移到课堂上来,课文又没预习过,所以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迷迷糊糊地听完一节课。久而久之,学习兴趣逐渐降低,成绩也无法提升,随着年级的升高和课业的深入,他们这种学习方式已无法适应新课改要求,课前预习的养成和必要性在他们的学习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在我区实行高效课堂以来,我们学校也在学生的预习方面下了很多的力气,我在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也深深的体会到学生预习的重要性,并通过学校的几节公开课,学生的预习效果得到了明显的体现。通过四年多的实践与努力,我有了一套自己的预习的模式,在现在教学的班级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下面我就谈谈我的预习模式:
  一、预习方法
  (一)默读
  拿到一篇新课文,往往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
  1、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2、用横线划出生字、词和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词语多读一次。
  3、用波浪线划出不理解的句子、你喜欢的句子或者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并能写出自己的体会,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训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4、圈出后鼻音和翘舌音,默记。
  (二)查问
  1、查阅字典、词典,利用互联网,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读准生字字音,口头组词。
  2、用各种办法记住生字字形。(象形、会意、形声,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做动作,猜迷语,奇思妙想)这一点特别能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文素养,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
  3、理解要掌握的词语,口头说说词语的意思。
  (三)朗读
  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
  1、读课题,思考:我要知道些什么?
  2、大声朗读课文三遍:
  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
  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课文当中给我们透露出了怎么样的信息。
  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回答: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告诉我们的?
  (四)做好摘录笔记。
  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这点我从接手这个班来坚持了整整四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语文知识贵在积累,所以到了现在的六年级,我们班学生的语文预习做的游刃有余,毫不费力。
  1、不理解的词语(句子),预习后如果还是不理解就摘抄到本子上,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2、摘抄喜欢的和觉得写的好的词语(句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句子)或者为什么觉得这些词语(句子)写得好并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五)拓展
  1、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2、仿写句子或者段落,特别是一些现代诗歌。
  对于学生的摘录笔记我从开始就在坚持让学生做,这样几年下来,学生的积累就上去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预习设计。
  1、抓住共同特点,安排预习内容;注意学生差异,分层设计。
  1)一个班的学生,就学习基础和学习的素质来说是有一定差异的,也有共同的弱点。如即使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理解事物也往往是孤立的,不注意它们的内在联系。反映在预习上,理解支离破碎,抓不住重点,深入不下去。
  2)一个班的学生除了共同的弱点外,还存在新闻记者能力的差异。程度好的学生能自觉运用学到的预习方法按照目标去预习;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读书结结巴巴,生字还不会查,文章的段落分不准,主要内容根括不上来。根据这个现状,要变“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预习目标。
  教材中每篇课文,体裁不尽相同,训练重点各有侧重,所以设计预习还要从教材特点出发。
  一些铙有兴味的預习题,激起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尽管不少学生看过《安徒生童话》,然而学习该文时,兴趣浓,积极性高。不但学懂课文,憎恨黑暗的社会,并且在学习中掌握了童话的特点。
  是提出自己的见解,解决课后思考习题。
  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这部分内容我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让小组的共同讨论完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而实践证明,做读书笔记,对自学的情况进行整理,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总的来说,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一步一步的进行,不可操之过急,我相信,在一断时间的训练后,学生的预习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其他文献
2,6-氯吡啶的定向合成及结构测定研究赵增国张和王桂林郝金库(天津师范大学化学系300074)关键词吡啶氯代吡啶光氯化氯代吡啶是重要的农药、医药中间体。通常2-氯吡啶和2,6-二氯吡啶的合成是用吡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形象思维占较大优势,那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孩子们思维的发展。随着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运用水平的提高,我们幼儿园在教学中的运用也逐渐多了起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更进一步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在幼儿园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更是“盛行成风”,这其实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运用多种现代手段,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其传输信息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体
大穗型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6078ⅡYou6078,anewhybridricecombinationwithlargepanicle刘太清,潘生发,沈茂松(四川省重庆市作物研究所632160)Ⅱ优6078由重庆市作物所和四川农业大学合作选育而成,19... Large-spike hybrid rice Ⅱ You 6078ⅡYou6078,
丹尼斯凤梨由于花穗美丽,株型多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植株常发生茎腐病、根腐病以及心腐病,造成经济损失达20%~50%。本研究对采自广东鹤山市某花
作为传授知识的我,从事教学工作已有近10年,因为我非常热爱教育事业,更热爱学生,这也是我的职责,所以,在教学期间我曾精心的研究过应该怎样把握好课堂,怎样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我愿将我小小的成果与大家共享,望能供同行们参考与借鉴。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实验科学相结合的学科,是初中阶段一门必修课。  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必需推进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一、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初中化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是化学基础教育阶段,不仅仅要关心提高化学课程的理论水平。学科知识体系等学术性问题,还要特别关注每天都会接触到诸多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水、食物、环境保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但是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由于小学生刚接触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较低,于是许多老师会无意识甚至是有意识地喧宾夺主。这样的课不仅淹没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还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我们把信息技术和英语整合后,就可以结合教材,挖掘教材,利用和制作教学课件,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赛、
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但是提高教学的课堂有效性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广大基层教师共同探索,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向新方向,新阶段发展。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儿童,有着其不同于初高等教育的独特性,因此,提高教学的课堂有效性是必须实现的基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对学生完成基础教育的内涵,才能为国家培养符合社会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一定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要求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另外,阅读教学也是影响语文教学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生与文本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
课堂教学重在研究课堂教学规律。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可将学生按基础进行分层次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次教学,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从而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使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