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图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画图法”的主要含义是指在教学内容中以一种图形或者画面作为首要方式.这种画图法的教学方式,主要便于学生能够简单明了的接受和主动学习物理知识.同时画图法不仅仅展现着世上所有事物的迹象或是内涵的特色,引起学生的思维逻辑的创新,还可以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物理知识要点,使物理教学进程的教学决策快速的发展.并且画图法还可以使复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具体化、形象化,将杂乱无章的零碎知识点进行统一规范化,将繁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运用画图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提升物理教学成效和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致,因此,应该在学校物理教学中广泛推广。
  1画图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1.1运用画图法教学手段与物理教科书的内容相符合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初中各个科目改进了教学内容,包括物理教学内容.在当今的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中,不难看出图形亦或是图片的比例大幅度增加,书中插图大约占用了整个教科书信息量的40%左右,由此可见,物理画图是教科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自主学习物理教科书的内容时,还可以培育学生们的考察能力.比如在第八章“力”第四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图像中进行观察,让学生个人探索物理的奥秘.画图法的物理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我国的教学需求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1.2画图法与初中学生的心理需求相切合
  我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的大脑发展变化的基本特色为:学生的思维逻辑作为主导,占绝对优势,但是还是属于经验型的初中学生,并没有完全成熟.初中学生的思维逻辑时常要进行具体化的、最直观的认知经验的直接给予帮助.我国初中学生的思维逻辑是明显的抽象思维,但是有时候还需要具体的思维进行维持,所以右脑开发的潜力很重要.依据实验研究表明,人脑分为左大脑和右大脑并且左右大脑分工明确,左大脑是从事逻辑思维的功能,而右大脑是对事物图像的接受能力强,所以右脑是左脑的记忆总量的一百万倍以上.所以,具体化、形象化的画图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与初中学生的心理需求相切合。
  1.3画图法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准则
  画图法是图像或是图片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讲,这与对实物进行直观的观察是基本相似的,并且可以突破实物图直观的各种限制.对于物理教学中需要遵守的准则即是直观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教学准则.所以,合理的、正确的运用画图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知识量,以便开阔学生眼界,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理情绪,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促使图画法的内涵与规律相承接,所以画图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收缩式思维模式和扩散式思维模式。
  1.4物理教学画图法与当代科学技术相符合
  依据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学生进行学习的情况下,实际就是领受、保存、采用知识的一系列过程.其实,在语言能够传递知识的同时,图画也能够相对应的传递知识,但是对于繁杂的知识量来说,图片的传递速度比语言传递速度更快、更明了,内容量也更多.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运用画图法,可以将复杂错乱的、没有具体形象的知识进行统一化,是学生得到知识的主要来源。
  1.5物理画图法与认知能力相结合
  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学生学习物理的约束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应该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水准.传统的知识内容容量越多,转移能力越厉害,在你学习新的物理知识与转化它的有关知识的分辨度越高.这样看来,能够辅助转移并且躲避由于混乱导致个人受到打扰.由此可见,认知能力的正确发展相对于正在发展的初中学生来讲,运用画图法能够开阔知识要点的内容,提升知识的分辨率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互相帮助,获取知识要点。
  2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画图法的实际作用
  2.1通过画图法展现事物
  美国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一句话:世界上任何的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学生学习中,了解知识要点是从感知开始的.感性知识即使是对事物表层特色的认知,但却能够领悟信息化科学知识,这是每一位学生需要了解的主要基础内容.但是由于现有的条件和物理教学课堂时间的约束,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实践、测试、实物演示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对此,在物理教学中,运用画图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操作简单,同时减少对课堂教学的约束,不仅能够战胜教学条件不足,又能够对事物情境再现,辅助学生构建感性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初中学生的经验不足,缺乏实践知识,那么需要学生对事物的表层特点进行认知,领会科学灵魂,不仅要学习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还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2.2图画法代替实验测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实验测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但是对于缺乏教学条件的课堂,或是实验测试难度较高,即使采用实验测试,可见度也并不高.那么,教师可以运用画图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代替实验演示.或许运用画图法来模拟并没有实验演示那样直观、具体,但是画图法具有客观性事物的主要特点和巨大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图画法代替实验测试法。
  2.3画图法的微观与宏观
  在这个万物千变的世界上,还存在着很多纳米、原子、分子等微观亦或是宏观的事物,这些事物是学生无法捉摸联想的,如果教师只是运用阐述说明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知识.那么,教师运用画图法可以起到缩小或是放大、以静制动、化动为静的巨大作用,学生也可以进行全面的了解.比如在第二章“物态的变化”中第六节“水循环”中讲述,可以运用画图法从而体验水液面的流动,可以借助箭头进行标注,感受水面的浮动.学生可以通过画图法了解课程内容,加深教学印象。
  2.4画图法简言明了
  语言可以传递知识信息,图画一样可以传递知识信息.并且还可以节省大量枯燥乏味的文字讲述,同时简言明了、清晰脉络.对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画图法无疑是一种极好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消除对于繁杂知识的排斥心理情绪,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致和积极性的提升.比如在进行凸面镜成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画图法描绘三条光线中的任意两条光线作为基础画成像的光路图,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更快速、更有效的学习物理知识。
  实践证明,画图法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科学性.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还可以提升物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画图法也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首要途径.画图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这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最真实的、最有活力的心理变化.由此可见,画图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非常之大.
其他文献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对于其他文化课而言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内容.为什么要开设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呢?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目的在于借助于该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及对自我的责任感.那么,对于综合实验活动,师生角色如何定位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树立正
电学实验是每年高考必考的重点考查内容,是综合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该内容的考查可以提高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从而为进入高校进一步学习理科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学生对该内容得分率不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比较困难,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对数学知识的处理和迁移不够熟练.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 b,表达式中:k是斜率,b表示纵轴的截距.在电学实验,如测电源电动势中U=E-Ir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但是初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要想所有的规律都由学生自主探究获得,不仅耗时而且低效,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在明确学生学习主体的同时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因此,笔者提出了指导型探究教学模式,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认识,望能有助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  1初中物理指导型探究教学流程  [TP12CW122.TIF,Y#]  1.1教学流程图  初中物理指导型探究教
2014年全国高考各地物理试题出现了许多联系实际的好题,试题朴实新颖,时代气息强,命题专家别具匠心,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巧妙地联系起来,使枯燥的试题获得生命.这些试题将引导学生如何学以致用,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下面对2014年全国高考卷中联系实际试题进行举例分析,与同行共赏,希望对今后物理教学有借鉴意义.  1以体育运动为背景  例1(全国高考新课标Ⅱ理综卷第24题) 20
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科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想,建立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从而提高科学素养.科学方法既是科学知识发展的手段,又是科学知识发展的产物,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性,正如李峤所言“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风之无形,却有它独特的威力.而科学方法蕴涵于科学知识中,既似无形胜似有形,因此在科学的课堂中,如何巧妙地渗透科
长期以来,由于对“新”定位过高,有人对中小学生创新持怀疑态度.张宪魁教授就认为这里的“新”在两个层面上体现它的意义:一是“前无古人的”层面,亦即首创性的事物谓之新.其参照系为人类历史,因而这种“新”只有极少数人可以企及;二是“概率不大的”层面,就是在特定群体中是鲜见的,同样具有“新”意.可见,在前一个层面上,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可及者确实不多.但在后一层面上,尤以具体的学生群体为参照时,情形却不然.
1试题  这是一道有趣的高中物理运动学奥赛题:如图1 所示, 有一只狐狸以不变速度v1沿着直线AB逃跑, 一猎犬以不变的速率v2追击, 其运动方向始终对准狐狸.某时刻狐狸在F处,猎犬在D处, FB⊥L ,设v2 > v1问猎犬追上狐狸还需多长时间?  2高中一般解法  把这个追击过程按时间等分成很多个小段,每小段的时间间隔为Δt,设某时刻,猎犬运动到了E点,狐狸运动到了H点,此时猎犬的速度方向应该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睛.”在课堂教学中,“收口”和“点睛”便是课堂教学的结尾.布局合理、结构完美的课堂,不仅要有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的开头,还要有画龙点睛、精美收口的结尾,给学生以启迪和无穷的回味,激起学生对下一次教学的渴望.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对物理课堂教学结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艺术技巧进行了总结,仅供一线教师参考。  1课堂教学结尾的基本原则  1.1目的性原则  一堂好
例题如图1所示,滑块A置于水平面上与动滑轮相连,一根轻绳绕过两滑轮后固定在C点,动滑轮下方的轻绳水平,当以速度v拉绳头时,滑块A沿水平面向右运动,求当轻绳BD与水平面夹角为α时,则物体A运动的速度是多大?  分析该题属于牵引类问题,由于题目中细绳与动滑轮有夹角,因此要正确找出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不容易.  解法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根据牵引类问题的特点,任何时刻绳BD段上各点沿绳的速度均与绳头速度v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