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英语教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语音教学、语法教学和阅读教学,这三类教学中语音教学看似同后两者没有什么关联,但实际上语音教学与语法教学和阅读教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听”即为语音教学环节的第一步。我国多数地区在小学阶段就开始了英语教学,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多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方法,语音教学特别是听力教学往往被忽略。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可以看作是前一阶段英语学习的提升,也是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针对听力在高考英语中的重要地位,初中的英语教学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教师应该着力提升听力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通过正确的指导以及自身的努力提升听力能力。同城市中的中学相比,农村地区的初中学校在英语教学方式、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设备上较为落后,如何有效整合身边的教学资源提升听力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自身的竞争力,是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英语听力课堂存在的问题
1. 听力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
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的灌输为主,课改之后虽然教师已经注重从转变教学方式上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听力教学的方式仍旧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每周一次的听力课来实现。在听力课堂上,教师一般会选择一些英语材料以试题的方式让学生做,教师认为只有让学生反复练习才能知道学生的实际水平,才能发现问题所在。事实上,大多数学生以这种方式的练习无法获得听力能力的真正提升,而且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他们对听力兴趣的降低,甚至排斥听力练习。
2. 重视程度不够
同语法教学、阅读教学相比,听力教学被重视的程度远远比不上前者,而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语法能力提升了,才能做对更多的题,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这也造成了我国英语教育的一个独特现象:高分低能。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能够看懂英语却听不懂英语,出现这种现象与教师缺乏对听力教学的重视有关,多数教师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做到正确地认识,听力教学时间非常少,学生无法通过有效的练习来提高听力能力。
3. 学生缺乏自信心
由于没有有效的听力教学以及充分的语言环境的影响,多数学生对听力自信心不佳,学生宁愿多花时间做阅读也不愿意练习听力。例如,有些心理素质不佳的学生,一旦在听力中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就会心里慌乱,以致影响整个听力过程。还有一些学生由于不注意平时的练习,造成听力能力的低下,这些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听力存在抵触心理,认为自己听不懂。这些都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现,学生的这种心理问题的存在对听力教学的提升造成了阻碍。
二、提升听力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为了提升听力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恰当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 转变听力教学的方式
听力教学的方式应该是多样性的,不单单只有测试和做题两种方式,听力同说、读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将听、说、读、写有效结合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平时多听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英语内容,并尝试在听的同时读出来或者写下来。课堂上的听力练习教师需遵循由易入难的原则,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学生进行有系统的训练。除了专门的随堂练习外,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口语演讲,演讲的主题可由学生自己选择,除演讲的学生外,其余学生可以将该生的演讲内容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复述或者翻译,并由演讲者做最后的解释。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对于“读”来讲,指的是大声朗读,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时间安排,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堂阅读时间,比如每一节课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朗读一篇新的英语文章,且要求学生在朗读完之后对朗读的内容进行翻译。听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将听力同读和说有机联系起来,使之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2. 转变心态,提高重视程度
首先,教师要重新对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进行研读,重新认识和把握听力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随着教师对听力教学重视程度地增加,学生也会转变态度,重新对听力加以重视。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听力中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平和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听力中,让学生知道无论听力中出现任何问题,如漏听、杂音等,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心理学家的一些研究成果表明,当一个人的精神处于高度兴奋或者厌烦状态时就无法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为了让学生在听力中能够更加的专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听多练,以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作为下一步前进的动力。
3. 增加对英语语言文化的讲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我们可以了解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对于英语语言的国家来讲,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都会融入到语言当中。不同民族的不同表达特色、俗言俚语等都会在语言中表达出来,这也使听力具有了挑战性,许多学生听不懂材料的内容就是源于对对方文化的不了解。我国的英语教材多呈现的是美国或者英国的文化,因此,教师需要跟学生讲解一些这两个国家的文化,丰富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听力中的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
一、初中英语听力课堂存在的问题
1. 听力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
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的灌输为主,课改之后虽然教师已经注重从转变教学方式上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听力教学的方式仍旧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每周一次的听力课来实现。在听力课堂上,教师一般会选择一些英语材料以试题的方式让学生做,教师认为只有让学生反复练习才能知道学生的实际水平,才能发现问题所在。事实上,大多数学生以这种方式的练习无法获得听力能力的真正提升,而且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他们对听力兴趣的降低,甚至排斥听力练习。
2. 重视程度不够
同语法教学、阅读教学相比,听力教学被重视的程度远远比不上前者,而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语法能力提升了,才能做对更多的题,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这也造成了我国英语教育的一个独特现象:高分低能。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能够看懂英语却听不懂英语,出现这种现象与教师缺乏对听力教学的重视有关,多数教师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做到正确地认识,听力教学时间非常少,学生无法通过有效的练习来提高听力能力。
3. 学生缺乏自信心
由于没有有效的听力教学以及充分的语言环境的影响,多数学生对听力自信心不佳,学生宁愿多花时间做阅读也不愿意练习听力。例如,有些心理素质不佳的学生,一旦在听力中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就会心里慌乱,以致影响整个听力过程。还有一些学生由于不注意平时的练习,造成听力能力的低下,这些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听力存在抵触心理,认为自己听不懂。这些都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现,学生的这种心理问题的存在对听力教学的提升造成了阻碍。
二、提升听力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为了提升听力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恰当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 转变听力教学的方式
听力教学的方式应该是多样性的,不单单只有测试和做题两种方式,听力同说、读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将听、说、读、写有效结合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平时多听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英语内容,并尝试在听的同时读出来或者写下来。课堂上的听力练习教师需遵循由易入难的原则,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学生进行有系统的训练。除了专门的随堂练习外,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口语演讲,演讲的主题可由学生自己选择,除演讲的学生外,其余学生可以将该生的演讲内容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复述或者翻译,并由演讲者做最后的解释。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对于“读”来讲,指的是大声朗读,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时间安排,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堂阅读时间,比如每一节课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朗读一篇新的英语文章,且要求学生在朗读完之后对朗读的内容进行翻译。听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将听力同读和说有机联系起来,使之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2. 转变心态,提高重视程度
首先,教师要重新对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进行研读,重新认识和把握听力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随着教师对听力教学重视程度地增加,学生也会转变态度,重新对听力加以重视。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听力中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平和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听力中,让学生知道无论听力中出现任何问题,如漏听、杂音等,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心理学家的一些研究成果表明,当一个人的精神处于高度兴奋或者厌烦状态时就无法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为了让学生在听力中能够更加的专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听多练,以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作为下一步前进的动力。
3. 增加对英语语言文化的讲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我们可以了解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对于英语语言的国家来讲,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都会融入到语言当中。不同民族的不同表达特色、俗言俚语等都会在语言中表达出来,这也使听力具有了挑战性,许多学生听不懂材料的内容就是源于对对方文化的不了解。我国的英语教材多呈现的是美国或者英国的文化,因此,教师需要跟学生讲解一些这两个国家的文化,丰富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听力中的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