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探索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uli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育即生活”。幼儿学数学更加需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数学不是脱离幼儿生活的抽象的概念、定义和公式,而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与幼儿生活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因此,数学教学就要以幼儿生活为本体,立足幼儿的生活实际,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出发,把幼儿学数学纳入到幼儿自然的整体学习之中,将数学教育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现实的世界”中学数学。
  由此可见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过度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从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实际意义。根据新《纲领》精神,我园尝试开展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探索,教育活动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寓教育于生活之中,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生活成为课程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实在情形之中。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 以“生活情境”导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我们以模拟的方式再现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得幼儿学习起来更感轻松、自然和真实。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对“钱”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如何将这个活动开展得有趣而又真实呢?我将在“认识人民币”分为三个活动来开展,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幼儿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课堂情境中,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我特别准备了一套真的人民币,为了使幼儿能够看得清楚、直观,我使用了幻影机放大给幼儿观看。 “这是什么?”我的话音刚落,孩子说:“这是钱,有1元、5元、10元、20元、红色的是100元钱。”“它的作用是什么?” “钱可以买好多东西。”“它能给予我们生活上很大的帮助。”幼儿分别举出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它们有什么特征吗?”“有毛主席头像,有数字” ……“那谁知道为什么叫人民币吗 ?”……孩子都说不知道。我就告诉他们:“每张人民币上都有中国国徽,这是我们中国人民用的钱。”通过这个活动我让幼儿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作用和特征,知道人民币有不同的面值,使幼儿明白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不再感到学数学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
  二、 过程活动化,在操作活动中发现数学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认识人民币活动二目标是通过开展“超市”游戏,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并在游戏中互相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学习数学是为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幼儿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这样可以促进幼儿探索的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幼儿的初步实践能力。在活动“超市购购购”活动中,分别由几名幼儿扮演收银员、顾客不同角色,并且还准备了1元、5元、20元的人民币,幼儿在选择完物品后结账,如一本故事书是4元,我付10元给收银员,要找回多少元?扮演收银员的小朋友突然愣住了,我在旁边悄悄地问:“10-4=?”他马上说“等于6”。这样来引导幼儿学习减法就会少走弯路。于是他找了一张5元和1元的给顾客,这就同时又学习了加法。虽然在这个活动中,部分幼儿对于买东西缺乏生活经验,接触的较少,但幼儿在玩中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并学会了简单的换算。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重要的是把课内外紧密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用幼儿能理解的数学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认识人民币活动三目标是通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我利用家长资源并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进行数学教学延伸活动。在“家园天地”栏中,以书面的形式告知与家长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希望家长和孩子一起去超市,真正体验购物中得到的快乐,充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形象感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数学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生活化,可密切数学与幼儿生活的联系,让生活问题走进幼儿数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生活化的数学教育不仅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还可以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从而培养幼儿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使他们学而不厌。因此我们主张“生活数学、快乐数学”,在活动中努力探讨设计生活化数学活动,建构自主学习和快乐学习的模式,促进幼儿能力有个性地发展。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幼儿园)
  责任编辑:祝维宁
其他文献
坐在家门外看书,偶见邻家小儿独自在水泥场上摸爬。我忽生童趣,拿起地上的拨浪鼓狠劲地摇打与之逗乐,小儿闻声,竟生生地站立起来,摇摇晃晃、欲将倒下。哦!他还没学会走路呢!我刚想上前搀扶,不料他却把身子慢慢蹲下些,弓着腰往前挪了两步才趴下。我想他也许要我去抱他吧,便不去理他,再以拨浪鼓摇打,并以口技发出鸟鸣声诱惑他。这回他重新站起来,竟然向前迈了三步才又趴下——我心头不禁一亮:这不正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  1.诱导学生去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儿童更是这样。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时,自主探索的欲望十分强烈。我们经常看到小孩子对自己的玩具车为什么会自动行走特别感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漠视儿童的“主观存在”,忽视儿童自身的知识经验、生活背景和心理特征。随着儿童心理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也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西方教育思想的融入,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教育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种漠视儿童主观存在,忽视儿童知识经验、生活背景和心理特征的现象被“尊重儿童、教育要从儿童真实需求出发”的声音所取代。由此,基于儿童视角的教育研究便大量涌现,“以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创编教学情
磁性高分子微球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并已在生物化工、细胞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和性质以及在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风潮席卷全球rn轻断食也叫“间歇性断食”,是指有时正常吃,有时少吃.目前,全球流行的轻断食主要分为4个类型:一是隔日断食法,一天正常吃,隔天食量降到25%~50%;二是5:2断食法,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借助多媒体的形式,利用色彩鲜艳、清晰的图像与悦耳声音的结合,不但有助于幼儿理解学习的内容,更赋予了教学活动一股清新的时代气息。  一、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眼界,丰富知识经验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